6日,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正式启动———中行上海分行收到了中银香港汇来的中国第一笔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业务款项,同日,香港汇丰银行也与
交通银行合作为上海一家进出口公司办理了人民币跨境结算交易。
人民币国际化重要一步 在金融危机的大环境下,这应该是条令人兴奋的消息。
从短期来看,这项政策的启动不但有助于推动中国与周边国家的贸易合作,也有助于相关企业规避风险。去年以来,由于作为主要贸易结算货币的美元汇价大幅波动,令全球贸易受到影响,也使中国外贸企业损失惨重。实行人民币跨境结算,对外贸企业降低成本、规避汇率风险是个利好。清华大学中美关系研究中心高级研究员周世俭说:“中国对外贸易80%以上都是用美元结算,在美元结构性贬值已不可避免的情况下,这样做能够规避美元等货币的汇率风险。”
从更长远的角度看,这不但标志着人民币在国际贸易结算中的地位已经从计价货币提升至结算货币,也是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迈出的重要一步。一般而言,一国货币要实现国际化,通常要走过结算货币、投资货币和储备货币三个步骤。此前,虽然人民币已经在边贸中作为支付结算货币使用———估计目前在中国边境地区流动的人民币现钞达300亿———但还是“小打小闹”。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人民币要想真正被国际接受,就需要在国际贸易支付结算中被使用,而通过电子流来进行的商业银行的跨境贸易结算,属于贸易结算的主流。”
怎样才能成为“硬通货”? 不少分析人士用“里程碑式的意义”来形容人民币跨境结算正式开通的这一刻。那么,在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后,人民币要真正成为世界货币,还必须具备哪些条件?
如果从世界主要国家货币国际化的历史经验来看,那么,最基本的条件是经济的发展规模和开放程度。
一方面,中国经济占世界经济的比重必须足够分量。周世俭认为,中国GDP占世界GDP的比率至少应达到10%。此外,还必须有充足的黄金储备。美元之所以能成为国际储备货币,一定程度上也是因为美国当时的黄金储备占全世界的70%,就是现在,美国的黄金储备也占世界储量的三分之一,而中国只有1000余吨,太少了。
另一方面,资本市场的开放度也是条件之一。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研究员甄炳禧表示,要实现人民币国际化,必须开放人民币资本项目,允许国外资本入境后能自由流通、进出,这样利于人民币从软币变为硬通货,但同时也需兼顾外资进入后的风险,加强政府的管制和调控力。
连平还指出,作为催生国际货币的条件,除了需要发币国自身经济运行稳定、企业具备强劲的竞争力、国际收支保持平衡以使货币不贬值但也不大幅升值外,金融市场也需要不断完善,如发展人民币汇率、利率的衍生产品交易,资本市场则可开放长期、短期债券的流动等。
追赶美元欧元还有长路 人民币国际化将有利于我们参与国际资源的配置,有利于拥有国际金融话语权。当前,金融危机的打击使美元式微,而中国自2008年以来,已经与多国签订了金额达6500亿元的人民币互换协议。那么,人民币国际化的前景如何?能够同美元平起平坐吗?
除了经济规模与美国仍存在巨大差距外,要成为被普遍承认的储备货币———指一国政府用来平衡国际收支、干预外汇市场、偿还外债的国际通用的货币资金,就必须是普遍被接受的、被国际社会广泛使用的货币,而人民币目前的市场接受度还很有限,要成为市场愿意使用的货币,恐怕还有一段过程。连平说,“人民币成为国际货币至少要十年,而要真正成为与美元、欧元并列的三极中的一极,恐怕十年还不够。”
事实上,就连起步已经10载的第二大世界货币欧元,也因配套措施不尽完善而尚未能撼动美元霸权,当然,发达国家也不会愿意有新的货币来挑战他们的货币地位、分享他们的份额,会用经济、政治等手段千方百计维护其既有地位。从这个角度视之,则人民币的国际化道路虽然迈出重要一步,但要真正汇通天下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杨立群廖勤) (来源:解放日报)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