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御用商”3M在中国

2009年08月17日17:27 [我来说两句] [字号: ]

来源:经济观察报
  经济观察报 记者 段寅燕 一起几年前发生的受贿案上月28日终于审理完毕,一经曝光引起轩然大波,其中各方角色令人玩味。

  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最终处理了这起发生在中国的行贿(受贿)案:鉴于美国不干胶巨头企业艾利丹尼森(下称“艾利”及“艾利中国”)主动上报与其达成和解,处以艾利20万美元罚款,并收缴27.3万美元非法收益和4.53万美元利息。
无锡市的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下称“公安部研究所”)否认了受贿行为。

  这似乎成了一起没有受贿者的行贿案。经过本报记者了解,“艾利行贿案”或许并非个案,而是掀起了反光膜行业“潜规则”的冰山一角。

  谁是政府订单的“御用商”?

  SEC的指控文件表明,艾利中国通过公安部研究所获得了两项政府合同,这两项合同总销售额约为67.75万美元,预计产生利润36.4万美元,但是艾利却为此罚款和返还非法收益共51.83万美元。

  看似艾利中国反光膜部门通过和公安部研究院的往来,获得了不少的订单和市场。但据赫经理透露,艾利其实在国内的市场份额并不大,数额最大的是美国企业3M。赫经理的企业在上海,从事反光膜产品的经销代理和其他道路安全产品的生产。

  3M是一家全球性多元化科技企业,其产品在医疗产品、高速公路安全、办公文教产品、光学产品等核心市场均占据领导地位。1984年11月,3M中国有限公司在上海注册成立,在中国投资超过7亿美元。

  包括反光膜在内的高速公路标识及安全产品只是3M一个产品分支,3M在松江建立了反光膜生产基地。

  据赫经理介绍,世界上生产反光膜的企业主要集中在美国、日本、韩国和中国,而中国又集中了美、日、韩企业的生产基地,是主要生产国,所以国内的反光膜市场竞争尤为激烈,并形成了一种怪相:高端市场被美国的3M、艾利占领,而中国企业的产品大多出口印度、中东甚至欧洲。

  赫经理告诉记者,这一方面是因为质量差异,一方面是因为国内大订单都来自政府招标的路桥工程、大型企业或政府订单,而招标时所设的产品标准门槛往往“比实际需求高”,或者“指定品牌”,排除了很多品牌和企业,国内企业只能做些国内零售市场,或者出口。

  “中国反光膜的年总产量能达到上亿平方米的规模,包括高端和低端,”赫经理说道:“而3M的份额能占到70%-80%,他的生意好到有时一个工程招标,比如一条高速公路要装标志牌,做这个工程时要求要达到的标准,只有3M一家能达到。”

  另一位北京的经销商孙经理称,其实大部分工程并非真的要求反光膜产品的标准如此之高。“钻石级的反光膜在高速路中的使用也很少,只用于轮廓标,但是国内高强级和工程级的产品和国外产品质量已经相当了。”

  据国内生产反光膜的龙头企业,常州华日升的一名销售经理介绍,反光膜主要有工程级、高强级、超强级、钻石级等几种等级,国内企业已经引进了超强级和钻石级产品的生产线,但产品还在调试中,其余级别的产品国内已经具备不错的生产水平。

  虽然质量不差,但外资企业,如3M仿佛有了御用的光环和几乎垄断的地位,价格自然比国内企业的产品翻了翻。赫经理告诉记者:“相同质量的工程级产品,3M要卖到70-80元,国内卖30多;钻石级外资要卖到300元左右,但有的厂家的成本才50元一平方米。”

  为什么选你?

  从50元的成本到300元的价格,利润有6倍。“但是这里的利润厂家也没挣到,反而还要多缴税,可是为什么这么多厂家偏偏选你呢”?孙经理反问道。

  赫经理称:“此行业和政府部门必须有关系,否则根本做不进去。”他提到前段时间有关部门出了个标准,卡车周围必须贴红白相间的反光条,“政府每推动一个项目,对公众也有好处,但是中间企业游说政府一些部门,规定要用谁的东西,这是行业的潜规则,这个行业的水很深”。

  赫经理称,这次上海因世博建设更换道路交通牌,使用了不少3M和艾利的产品。

  据孙经理介绍,基本每个省、地市、县级市的交警大队或者是车管所因为分权不同,都有不同的要求,内部指定牌子、厂家的事情并不鲜见。

  设定门槛最直接的就是进行合格产品认证,有必要的话对单个工程中使用的产品标准进行限定。“如果用检测标准来卡国内的产品,那国内的厂家一点办法也没有,因为多多少少还是会有差距”,孙经理说道。

  目前国内唯一一家反光膜产品检测单位,是公安部交通安全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这家单位是国家道路交通安全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挂靠在公安部交通管理科学研究所,也就是此次艾利案的受贿单位。

  在该检测中心的网站上,每年都会公布合格产品名单,记者看到了艾利、3M,以及国内反光膜生产商常州华日升、常州华威、合肥百瑞得等公司的名字。

  在检测中心网站上的一篇内部学术文章中,介绍了国内反光材料检测标准的乱象。

  这篇署名为邱红桐等三人的文章中提到,我国缺乏逆反射材料或产品的国家标准,虽然各部委都有具有行业特色的产品,也制定了相应的标准,但就某些广泛应用于各行业的产品而言,制定国标是非常必要的。

  国内有许多部委,包括公安部、交通部、铁道部、国家机械工业局、国家轻工业局等都在行业内大量生产或使用逆反射材料,到目前为止,各部委在逆反射材料的标准物质方面仍无统一基准。

  记者致电该检测中心主任,证实了该检测机构是国内唯一,但说到检测部门与企业的关系时,主任认为:“艾利的案件和检测中心没有关系,不知道什么行业"潜规则"。”

  对于行业潜规则一说,记者也联系到3M中国总部的传讯部门,得到其新闻发言人的答复:“在这个时间点,3M对同行艾利及行业内有关问题不予评论,3M是以很高的商业道德要求自己,并在商业道德中保护自己、客户以及同行。”
(责任编辑:克伟)
[我来说两句]

搜狗搜索我要发布

以上相关内容由搜狗搜索技术生成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欢迎您注册发言。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搜狐博客更多>>

精彩推荐

搜狗问答更多>>

最热视频最热视频更多>>

美容保健

搜狐无线更多>>

茶余饭后更多>>

搜狐社区更多>>

ChinaRen社区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