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上一财年出现较大的经营亏损,国际私募巨头KKR集团投资热度依然不减。作为“杠杆收购”模式的先驱、无可争议的老牌“并购沙皇”,KKR今年以来已在全球各地完成多起并购交易,涉及行业包括金融保险、资源能源、消费品等多个领域。
据最新数据,KKR集团2008年的税前亏损达11.9亿美元,而在此前的2004至2007年,其一直保持着9.26亿美元的平均税前经济性净收入。截至6月30日的2009年第二季度,KKR经济性净收入为3.45亿至3.70亿美元,管理的资产约508亿美元,包括375亿美元以上的私人股权资产和超过133亿美元的信贷资产。
“猎物”范围广
收益下降似乎并未对KKR在并购市场上的活跃度形成显著影响。据记者不完全的统计,近三个月来KKR已完成多笔并购交易,涉及金额总计超过20亿美元。
5月,KKR同意以18亿美元出价收购全球最大啤酒商——安海斯布希英博公司在韩国的子公司东洋啤酒。6月,KKR以可转债的形式向美国东部资源公司投资3.5亿美元,用于协助其开发储藏资源。7月,KKR表示将与德国媒体集团贝塔斯曼成立一家音乐版权管理合资企业,双方各持合资企业51%和49%的股权。分析人士称,已出版的音乐曲目能够带来稳定持续的现金流,这是吸引投资者驻足的原因所在。
不仅如此,KKR的触角还伸到了中国。6月15日,KKR宣布已最终完成对安徽马鞍山现代牧业的多轮股权投资,投资总额为1.5亿美元,其目前在现代牧业共持有20%-40%的股权。
历史数据显示,在全球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10大杠杆收购活动中,KKR主持或参与了其中6项。不过,KKR也因持续的大规模恶意收购而备受指责。分析人士提醒称,历史表明,每当实体经济低迷的时候,也就是恶意并购汹涌来袭的时候,形形色色的“公司门口的野蛮人”会批量现身。好公司同样可能有“地雷”,而资本市场一旦发现这一点,惩罚起来会更加无情。
“抄底”金融业
饱受危机煎熬的金融业也在KKR的目标范围内。因资金需求持续上升,“饥渴”的金融机构通过售卖资产套现的行为屡见不鲜,手握大量现金的私募基金藉此有了“抄底”金融业的机会。
美国国际集团(AIG)在台湾子公司南山人寿日前的招标案吸引了众多私募基金,KKR亦是其中之一。据悉,南山人寿的出售价格约为600亿新台币(约20亿美元),仅是该公司1.5万亿新台币总资产的4%。市场猜测可能会有私募基金趁股价相对便宜时进场抢筹,再伺机将其售予包括陆资在内的外资。
不仅如此,包括KKR在内的几家基金已被告知在9月1日前提交竞购花旗集团旗下Bellsystem24的初步报价,该交易预计价值约15亿美元。消息人士透露,KKR和欧洲私募股权投资商Permira“似是此次竞标中表现最有兴趣和最主动的竞购者。”
但在KKR内部人士看来,投资实体经济才是危机中的避险捷径。KKR(日本)公司合伙人兼董事长德雷克此前表示,KKR应对外部风险的方法是投资实体经济,用真金白银做长期投资。“我们的年回报增长率是26%,最低的一年也有12%……我们的投资模式经受了很好的考验。”他说。
提速登陆纽交所
美国爆发的次贷危机导致金融市场形势恶化,迫使KKR推迟了上市计划。
不过今年以来,KKR的上市进程再次出现提速。6月25日,KKR宣布与其在泛欧证交所上市的基金KPE签署协议,双方将进行业务合并,同时保留KPE在泛欧证交所的上市身份,KKR合伙人最终将持有合并后新公司70%的股权。而KKR此前计划与KPE合并后将推动该基金从泛欧证交所摘牌,然后在纽约证券交易所实现整体上市。
分析人士解释,保留泛欧证交所的上市身份将使KKR得以避免纽交所冗长的注册过程和公司治理规则,且泛欧证交所的现有投资者有权要求该公司在完成新交易一年后,寻求到纽约上市。
“我将此视为一项中间步骤。”投资分析师马克尔·金表示,KKR最终目标仍是在纽交所挂牌,与KPE合并是KKR的一项迂回策略,是为进军纽交所预留的伏笔。
我来说两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