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北京讯(记者侯美丽) 11月20日,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在《商业周刊》2009年全球CEO年会上表示,今年国内高速增长的信贷规模有效支持了实体经济发展,而银行体系需要有一定的利差使其在为实体经济服务的同时自身也得到加强。
在谈到如何制定央行政策时,周小川表示,要保持金融系统向实体经济提供服务的压力和动力。“这次危机过程中我们观察到,存款利率过低或者将近零利率有时会减少金融机构对实体经济进行服务的压力。之后宏观调控当局向金融市场投入了大量的流动性,还是有囤积现金的现象。这里面有多种多样的原因,其中一个原因是负债方的利率太低,囤积也不会占用太多资源,不放出去压力也不大。”
经过去年的连续下调,中国的存款基准利率已降至2.25%。“金融机构拿到了存款就一定要考虑用出去,如果不用,因为要付2.25%给储户,这样就有压力。”周小川认为,目前的存款利率水平需要维持。
周小川指出,通过股份制改革,商业性金融机构都有相当强的获取利润的动机。首先考虑股东利益,其次考虑自己的持续性。如果利差过小,金融机构内部部门之间的关系会发生变化。“可能大家觉得信贷赚钱太少没意思,还是交易部门赚钱,人也不多,结果交易部门膨胀得很厉害,信贷部门处于萎缩的状态。”
周小川表示,中国的大型金融机构经过亚洲金融风暴以来的注资和股份制改革,改善了公司结构,目前资本金充足,有能力继续向实体经济提供有效服务。
周小川说,由于一些常规的制造业出现了产能过剩,必须在投资方面找到新增长点,而城镇化过程中产生的大量投资需求正被金融界密切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