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四大国有商业银行中唯一尚未上市的大型商业银行,中
国农业银行同时肩负着服务农村、农业、农民的使命。姓“商”更姓“农”的农行股份制改革,既是四大国有商业银行股改上市的收官之战,也同样事关服务好“三农”的大局。
你的浏览器不支持此功能,请点击这里访问
经济频道。
农行将如何实现面向“三农”与商业运作的有机结合?如何下好服务“三农”这盘棋?9日,中国农业银行董事长项俊波就农行扎根农村、稳固城市、走出去以及股改上市等人们关心的问题,接受了新华社记者的专访。
扎根农村:用“三农”金融事业部制改革解决“水火”难题
“别人经常开玩笑说我们农行是"泥腿子",我不介意。这个定位是准确的,"泥腿子"根在农村。”项俊波强调,面向“三农”是农行义不容辞的责任,服务“三农”是农行永恒的主题。
不过,作为一家准备上市的商业银行,农行服务“三农”须坚持商业运作,实现商业可持续发展。项俊波坦言,这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服务“三农”和商业运作,常被一些银行业内人士形容为“水火不容”。
“农行改革,解决好面向"三农"问题是前提。拿不出服务"三农"的方案,股改就无法进行。”2007年6月,项俊波调任到农行时,即开始探索大型商业银行服务“三农”的有效模式和实现途径。
用项俊波的话来说,就是要找到“水火”之间的内在联系,从根本上解决“水火”之间的矛盾。
“如果在火上加个锅,水火就不是不容的关系。通过烧火,锅里的水会烧开,矛盾就会迎刃而解。”项俊波说,“最终,我们找到了这口锅——"三农"金融事业部制。”
2007年农行开始推进金融服务“三农”试点,2008年又展开了“三农”金融事业部制改革试点。两年来,总行董事会和高管层分别设立“三农”金融发展委员会和事业部管理委员会,组建“三农”金融事业部,在中后台部门成立了六大“三农”支持中心。从今年11月开始,事业部制改革向全行推广,农行全部2048个县级支行将改造为“三农”金融事业部的基本经营单元。
“通过事业部制改革,"三农"业务利润单独核算,经营计划、经济资本、信贷规模、费用配置和固定资产指标单独下达。现在农行有近53%的网点和46%的人员在从事"三农"服务,大刀阔斧的事业部制改革收到了成效。”项俊波说。
今年1至10月,农行涉农贷款累计投放达8025亿元,同比增加3561亿元,增幅达80%,涉农贷款余额11446亿元。截至11月26日,农行为3145万户农户发放了惠农卡,惠及1.5亿农民,贷款余额达633亿元。
对如何扩大服务“三农”的成效,项俊波说,农行已确立一系列解决方案,使农村金融服务到位、风险可控和发展可持续。比如,在完善自身组织体系建设之外,与农村供销合作社、邮政储蓄银行合作;培养农户使用POS机、ATM机、电话银行、手机银行等现代科技手段进行交易,计划3年为1亿农户发放惠农卡;建立流动服务点和聘请代办员等。
今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夯实"三农"发展基础”“加强对农民创业的金融和财税支持”。对此,项俊波表示,下一步将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在体制、机制、产品、服务等各方面寻求突破,加大服务“三农”力度。 (来源:新华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