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措施遏制炒房热 防楼市风险向金融系统扩散
来源:
中国新闻网
2009年12月15日11:43
国务院周一召开常务会议,在强调保持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的同时特别指出,加快保障性住房建设,加强市场监管,稳定市场预期,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的势头。回想2005年“国八条”、2006年“国六条”时,“稳定房价”是主基调,此次提出“遏制”之说,可见中央决策层平抑房价的决心。
“不管你再怎么追,赚钱的速度永远也追不上房价上涨的速度。”《蜗居》中的经典台词是人们对房价过快上涨的无奈现实调侃。
仅仅在一年前,楼市成交几乎已经陷入“冰冻”,龙头房企举步维艰,产业链条几近断裂。为应对国际金融危机,更是为了实现保增长的目标,国家采取了一系列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的政策。这些政策对于提振信心、活跃市场、促进住房消费和投资,实现保增长、扩内需、惠民生的目标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销售持续回暖的带动下,房地产开发投资逐步回升。今年前11个月全国完成房地产开发投资31271亿元,同比增长17.8%。其中,商品住宅完成投资22369亿元,同比增长15.7%,比1-10月提高1.6个百分点,比去年同期回落9.5个百分点,占房地产开发投资的比重为71.5%。
房地产市场的回暖对相关产业链条的拉动是非常明显的,如水泥、钢铁、建材、家电、家具、装修等行业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回暖迅速走出了低谷。在房地产市场带动下,保增长的目标得以实现。
然而,部分城市房价的过快上涨引发的经济增长矛盾也日益突出。因此,国务院常务会议在提出遏制部分城市房价过快上涨势头的同时,提出了四点有针对性的措施,包括涉及增加普通商品住房的有效供给、防范各类住房按揭贷款风险、加强土地市场监控及继续大规模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等领域。概括起来,就是从源头、资金和供求上遏制房价的过快上涨。
遏制房价过快上涨需要多部门的协调配合,加强监管是为了使房地产能够更健康平稳地发展。
针对房价上涨过快,各部委已相继采取措施。如发改委上周就表示,将完善住房消费和调控政策,增加中低价位和限价商品房的供应,以抑制投机性购房。
近期国土部对开发商以及一些地方政府的囤地问题整治力度则呈明显加强之势,这是从源头上解决房价上涨过快的问题。
11月20日,国土部下发《关于开展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中“批而未用”土地核实工作的通知》,对“批而未用”土地展开核实,并要求各派驻地方的国家土地督察局负责对核实结果进行重点督查,形成督查结果。
不久前,国土部下发了《关于开展土地储备制度建设和运行情况调查的紧急通知》,调查内容包括建设用地供应总量、结构及来源于储备土地的情况等,调查目标直指囤地问题。而此前,国土部规划司司长董祚继明确表示,国土资源部很快将出台后续政策打击开发商囤地行为,并对重大违法案件进行曝光。
而最新的关于“农地入市遏止城郊别墅价格”的措施,也被认为是国土部遏止高房价的重要“新政”之一。
加强房地产信贷风险管理则是从资金层面对房价上涨过快进行遏制的另一重要手段。
1-11月,房地产开发企业国内贷款8994亿元,增长40.2%;利用外资413亿元,下降31.4%;企业自筹资金15909亿元,增长18.3%;其他资金22854亿元,增长76.6%。在其他资金中,定金及预收款13347亿元,增长66.5%;个人按揭贷款7009亿元,增长130.1%。
房地产企业贷款增速远远超过了固定资产投资增速,而个人按揭贷款更是达到了“天量”的规模。因此,加强房地产信贷风险已刻不容缓。以个人按揭贷款为例,下一步要区分不同类型的按揭规模。如居民自住和改善型住房消费需要继续给以优惠措施,而对于投资投机性购房除了在贷款方面更趋严格之外,还应在税收等方面进行相应地限制。
最后,需要明确的是,尽管未来会有各种各样的遏制房价过快上涨的措施出台,但其本意都是为了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绝对不能理解为是在打压房地产市场。(阎岳) (来源:证券日报)
上网从搜狗开始
进口商品吸收国内“纯购买力”,恰恰有利于抑制通胀。
搜狐财经社区话题
不知道国家统计局统计的是哪部分人的CPI,反正和我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