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财经中心 > 财经评论 > 金融评论

过早释放加息信号不利于经济和股市稳定

来源:中国资本证券网-证券日报 作者:董少鹏
2010年01月21日08:50

  昨日沪深股市大幅度跳水。上证综指收报3151.85点,较前一交易日跌95.02点,跌幅2.93%。一种说法是,传言“央行为遏制过快的通胀预期,决定将于本周五加息0.27个百分点”导致了市场恐慌。我认为,这个说法并不可靠。而这样的谣传之所以有市场,说明近期市场信心的基础不稳,需要政策加以呵护。

  那么,近期到底需不需要加息呢?展开有关近期该否加息的讨论有何危害呢?

  首先,中国经济面临的核心矛盾决定了近期加息是“乱弹琴”。

  目前,无论中央决策者还是实业界、金融界,乃至国际国内学术界,都普遍认为经济结构调整是中国经济的核心矛盾。而中国根据自身需求,要在保持一定增长速度的基础上实现结构调整。这就要求,金融体系务必保持适当的流动性支持,不能轻言“适度宽松货币政策退出”。

  如果此时加息,有可能导致关于货币政策转向的猜测,不利于稳定公众对于宏观经济政策的信心。按照常理,央行不至于擅自使用这一手段。

  其次,调节货币供应节奏不等于改变政策基调。

  今年 1月12日,央行已宣布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1月19日,央行发行240亿元1年期央票,再次调升央票利率8.3个基点至1.9264%,创14个月以来的新高。这些收紧货币供应的措施引发了人们的猜测。但是,临时性、针对性收缩货币供应,掌握调节一下节奏,不等于转向。

  央行将会主要使用定量手段来控制货币供应量和信贷,当此类工具无法达到效果时,才会采取提高利率的措施。

  第三,正确对待外来的对于中国货币政策的舆论干预。

  外国政府和专家对于中国宽松的货币政策早就是一片质疑声了,简直是“蛙声一片”。在外国专家看来,中国过度充裕的流动性是十分糟糕的。由于近期将公布2009年12月的经济数据,一些专家学者揣测CPI走高将导致中国收紧货币政策。世界银行高级经济学家高路易已经多次建议中国调整宏观政策,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和积极的财政政策,变成中性稳健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

  对于这样的建议和干预,我们务须理性对待,一要倾听反面声音;二要坚定自己的选择。因为,中国的经济结构调整需要相对充裕的流动性。这是与发达经济体最大的不同之处。

  其实,严格说来,即使近期有进一步收紧货币供应的措施,股市也不至于产生如此过度的反应。股市借传言调整,根本的还是其内在结构性缺陷和供需矛盾所致。管理层应当进一步做好相应政策的调试工作,传递宏观经济政策和资本市场政策仍将保持稳定性连续性的明确信号,减少不必要的猜测,避免市场信心出现过大的波动。

  需要强调的是,尽管认为近期不宜加息,但如果中国依据自身经济发展需要,在年内采取加息措施,也并非不可理解。就近期而言,由于市场信心不稳,各种猜测仍将干扰市场走势,值得倍加注意。

  

责任编辑:李乔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