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财经中心 > 财经评论 > 经济茶座

王惠余:让低碳经济更低碳

来源:大洋网-《赢周刊》
2010年01月22日10:39

  王惠余:让低碳经济更低碳

  王惠余 简历

  江苏日利达太阳能有限公司董事长,中国太阳能热利用委员会常委,中国新能源商会副会长,扬州市政协委员。1991年赴非洲尼日利亚从事技术外援工作5年,1995年回国创业,参与创建扬州新星太阳能热水器厂,时任技术厂长,在新星日趋辉煌之时,为实现自己的第三梦想——创业梦,毅然离开新星,创建了日利达公司。数年来,凭着他丰富的管理经验、不断摸索的科学精神和强烈的科技创新意识,这个初创时十几万元的微型企业快速发展到拥有固定资产5000多万元、年产值过亿的企业,并成为扬州市民营科技企业的佼佼者。

  60岁,正是大部分中老年人开始颐享天年的时候,王惠余却为了他的“逐日梦”而乐此不疲。“最近几年来,我对所从事的太阳能事业的热爱与信心更加充分,我要将毕生的精力都献给太阳能事业,为我们的子孙后代开创更加低碳的生活。”在2010年度全国优秀经销商年会上,王惠余的这番言论令人动容。

  从三间草房的小作坊干起,在这个被他称为“草根经济”的太阳能行业,王惠余像对待自己的小孩一般,付出了十几年的热情与坚守。

  这番坚守,让他终于等到了太阳能行业加速发展的机会。在刚刚结束的哥本哈根峰会上,温家宝总理指出,中国的太阳能热水器是世界第一的。这让王惠余兴奋不已。“这意味着国家、世界都在关注这样一个产业,我们的发展机会来了。”王惠余说,GDP每增长一个百分点,都伴随着能源消耗与污染排放。“作为节能减排行业,我们有责任第一时间站出来支持温总理提出的目标,这是一种责任,而不是空话。”

  而借着国家力推节能减排、大力发展可再生新能源的东风,此前采取稳步保守策略的王惠余,开始从“走路式发展”向“跑步式扩张”转变。为此,技术出身的王惠余引进了一批营销精英与工程精英,开始向规模化扩张发力。日利达就像一个蓬勃向上的青年,而太阳能行业的未来显然就掌握在这些充满活力的企业手中。

  □赢周刊记者 陈纯丽

  太阳能行业的春天来了

  赢周刊:低碳经济是最近很火的一个关键词。奥巴马访华、哥本哈根峰会等,更让低碳经济变成了一个时尚的经济概念。您作为低碳经济的倡导者与践行者,是如何看待低碳经济的?

  王惠余:以前我对什么是低碳经济并没有多少概念。但当我们了解到什么是低碳经济后,我才意识到我们本身所从事的行业就是低碳经济的典型。

  就可再生能源行业来讲,太阳能行业有两个主要发展方向:一个是光伏发电,即现在到处推行的太阳能阳光屋顶计划,用太阳能发电;第二种是光热利用。低温部分主要是太阳能热水器,提供生活用水与部分工业用水。而太阳能光热利用更有前景的是中温与高温的应用领域。即太阳能空调和用太阳能热发电。而我们在做的是太阳能热水器。

  现在政府和社会都在号召发展低碳经济,这是太阳能行业发展的机会。我们能做到比低碳经济更经济,因为使用太阳能无需消耗常规能源,又能做到零排放、零污染。

  有关专家算了一笔账,如果让全国13亿人每天洗上热水澡,就要多建两个三峡电站,并且所有的电都用来烧热水,才能保证每个人都能洗上热水澡。这是很可怕的。显然,太阳能热水器这个行业对国家节能减排的贡献是非常大的。

  赢周刊:有没有具体的数字来说明这个结论?

  王惠余:太阳能利用的预期节能率可达到60%以上,以生活热水估算,每平方米太阳能热水器的年平均获热量大约是1200kWh电、500公斤煤和180公斤液化气通过相应装置得到的热量。

  太阳能热水器产生的环境效益更直接。2008年,全国生产9000万平方米的太阳能,共减排二氧化硫356万吨、二氧化氮178万吨、烟尘275万吨、二氧化碳2789万吨。

  低碳没有最小值

  赢周刊:在去年高交会的十国部长会议上,您提出“让低碳经济更低碳”的理念。究竟怎样实现“让低碳经济更低碳”?请结合您的企业谈谈如何做到这一点。

  王惠余:比低碳经济更低碳,有两个层面的意思。从广义宏观层面来说,太阳能行业是零耗能、零污染的,因而节能减排的贡献甚于其他一些新能源。

  从狭义的行业层面来说,太阳能热水器产品在使用过程中是零耗能零污染的,但其对太阳能转换成热能的效率高低,决定了其在生产过程中消耗同样的常规能源所得到的热能量是不一样的。

  太阳能热水器的能效比是指在同样环境下,热水器所产生的热水量最大,则属于能效较高的产品,反之则属于能效较低的。目前市场上很多能效低的太阳能品牌,主要原因是仅仅停留在单方面保热或吸热技术层面。

  而一台太阳能热水器有三大功能,吸热的功能、导热的功能与保热的功能。我们专门成立的太阳能研究所,就是专门研究如何生产出“吸热强、导热快、保热好”的太阳能热水器。低碳没有最小值,我们通过技术,能够使能效比达到一个全新的高值。

  太阳能热水器企业都在跑马圈地

  赢周刊:目前中国太阳能行业的发展情况以及未来发展趋势如何?

  王惠余:2008年,全国有5000多家太阳能热水器企业,总的销售额为430多亿元,这一数据在2009年达到570亿元,增长很快。

  太阳能热水器的市场份额也在持续上升,2008年占了半壁江山,2009年就达到57%左右。2010年市场份额会快速上升,因为山东、江苏、北京各地的同行老总们,都在大量跑马圈地,大量招兵买马扩充产能,争抢市场份额。

  赢周刊:这主要得益于太阳能热水器下乡的政策?

  王惠余:是的。家电下乡政策的影响还是很明显的。这中间有个小插曲。2009年3月份,在家电下乡的招标结果中,政府以太阳能行业比较混乱,没有行业标准为由,将太阳能热水器赶了出来。我们当时就极力向政府争取。把电热水器送下乡意味着把“电老虎”送下乡,因为农民的电网很脆弱;如果把燃气送下乡,燃气管道建设将会是一项很大的工程;而如果把太阳能送下乡有一个好处,太阳能随处都有,能保证农民洗上热水澡。

  实际上,整个2009年运营下来,太阳能热水器还是比较受农村市场欢迎。

  而全国好多省市,如广东、江苏、济南、烟台等地区,都开始出台地方法规,明确要求12层以下新建建筑要全面推广和配置太阳能热水系统;合肥、邢台、江西等地政府都出台了一系列补贴优惠政策,大力支持太阳能的发展。尤其以往最难攻克的北京市场,当地政府也在出台相关的政策。

  但整个太阳能产业还很弱小,节能减排贡献大,但全年销售额还不及一家大的家电企业。

  赢周刊:太阳能热水器行业似乎比较分散,还没形成品牌集中的格局,原因何在?

  王惠余:5年前,不少家电行业巨头就曾介入到太阳能热水器。当时在一个行业会议中,一个家电品牌还信誓旦旦地说会在三年内做到太阳能热水器行业的老大。但是5年过去了,也还没能做到老大。

  实际上,前20强所占的份额不会超过35%,做到最大的企业规模也没有超过20亿元。不过今年开始出现品牌集中向大厂家的迹象。资源整合是必然的,但面临不少问题。如大量的房地产开发商在选择建筑配套时会选择当地的产品,因为异地厂家物流成本高。这一定程度阻碍了品牌集中与行业整合的进程。

  日利达今年产能将入前四强

  赢周刊:日利达2010年的目标是什么?

  王惠余:我们2009年的销售额是一亿多元,2010年要确保80%的增长目标。产能要比2009年扩大一倍,翻一番挤进全国四强。

  我感觉我们的机会来了。经历了十几年的稳扎稳打后,我们开始加快速度。其他同行都在跑马圈地,我们也应把握好机会争抢市场。我们引进了专业的营销公司,帮我们进行品牌市场策划。同时引进优秀的营销人员、工程人员,扩大内部销售队伍。以前是生产为主,推广为辅,现在则会更加重视推广营销。

  但是,我们并非盲目扩张,而是巩固大本营,再进行跑马圈地。不排除以后会通过收购的方式进行扩张,但是其中涉及的人员、技术、小厂的产品质量问题等都是企业在扩大过程中要考虑的。企业内部需要有一个扎实完善的运营系统,否则很容易拖了企业发展的后腿,甚至导致企业倒闭。浙江一家太阳能企业就这样,因为有钱上马很快,投了几十条生产线,但是由于生产人员、技术人员跟不上,最后得不偿失。

  

责任编辑:侯力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