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财经中心 > 产业经济 > 房地产 > 地王凶猛 > 地王凶猛追踪

国企仍然凶猛 中海地产59.7亿豪取北京地王

来源:21世纪网-《21世纪经济报道》 作者:杨丽萍
2010年01月23日07:24

  国企仍然凶猛 中海地产59.7亿豪取北京地王

  1月21日,央企中海地产以59.7亿元的竞拍价格击败万科保利等十多家开发商竞得丰台区六圈A居住项目用地,该地块溢价率近200%,楼面价则高达每平方米17153元,再次刷新北京地王纪录。

  然而,此前的1月10日,国务院

办公厅发布《关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的通知》(下称“国十一条”)特别提出:国有资产监管部门要进一步规范国有大企业的房地产投资行为。在政府以往出台的房地产调控政策中,国资委被直接“点穴”,似乎还无先例。

  看来,房地产调控政策密集出台,似乎并没撼动以国有企业为代表的“地王冲动”,一场拉锯战正在上演。

  国企凶猛。他们已经成为全国土地市场的绝对霸主;他们握有雄厚的资金。有市场人士认为,当前政策性住房土地供应对商品房市场的挤压也是导致国企疯狂拿地的缘由之一。

  再现“国企”魔咒

  这只是国企魔咒的再一次上演。

  1月21日的竞拍现场,中海地产并不是唯一的国有企业,与之竞争的企业当中,除了龙湖和金地集团属于民企之外,保利地产、华远地产中国铁建、北京嘉益德、万科地产等均有国企背景。

  据北京市土地储备中心的资料显示,北京市丰台区六圈A居住项目用地位于丰台区花乡六圈村,规划建筑面积348037.9平方米。

  而在短短的半年时间里,由中海地产所谱写的“地王”已不在少数。

  去年9月10日,上海长风6B、7C地块出让,中海地产以70.6亿元的总价将之收入囊中,创造了上海新地王。

  去年10月28日,中海地产以38.2亿拿下佛山新地王,折合楼面地价6494元/平方米。随后一天,中海地产与九龙仓联合以总价41亿元夺得重庆江北嘴CBD体育公园地块。

  去年10月30日,中海地产又在沈阳出手,以35亿元的高价将著名烂尾楼“荷兰村”地块收入囊中,创下了沈阳土地交易历史上成交金额最高、土地面积最大的历史纪录。

  然而,实际上,从去年开始,以中海地产为代表的国企就全国土地市场跑马圈地,规模可谓空前。

  以北京为例,来自美联物业市场研究部统计数据显示,北京2009年出让的住宅用地中,民营企业拿地建筑面积为423.7万平方米,成交价167.9亿,楼面价每平方米3962.61元。而国企拿地建筑面积654万平方米,共计417.3亿,楼面价为每平方米6381元,这一数据相比民企分别高出54.35%、148.56%和61%。从2009年住宅类地块总投资来看,国企占到了71%,远远超过民企的29%。

  国企已经成为包括北京在内的全国土地市场的绝对霸主。

  资金充裕

  最近一个多月,国务院密集出台多项房地产调控政策,就是为了给高烧不退的楼市降温,特别是国十一条提出,国有资产监管部门要进一步规范国有大企业的房地产投资行为,国资委也于日前警示国企谨慎投资房地产,不过这样的口头警告似乎难以形成真正的约束力。

  “能拿地王,说明还是有钱。”1月22日,北京大学房地产研究所所长陈国强在接受本报记者时指出,企业中谁最有钱,当然非国企莫属。

  看来,资金的驱动力要远远高于政策的调控力。

  以中海地产为例。众所周知,除了其央企背景之外,在刚刚过去的2009年里,其母公司中国建筑刚刚完成上市,融资规模达到500亿元之多。而2009年,中海地产又借楼市火爆赚得盘满钵满。据了解,中海地产去年全年实现房地产销售额477.9亿港元,同比增长79.6%,销售面积476.8万平方米,同比增长76%。如此多的资金如何投资的确是一个现实的问题。

  北京首创集团董事长刘晓光表示,国企大举拿地由几个原因造成:一是2007年国资委严控,国企没有大举进入房地产;二是2009年信贷大规模集中投向国企,而相对于投资扩大实业生产,企业更倾向于投资房地产;三是目前流动性较高,社会有通胀预期,房地产是一个投资性产品,趋利使然。

  实际上,看看2009年房企拿地数据便可了解这种趋势。以位居销售前三名的房企为例,2009年万科拿地耗资241.8亿元,保利地产则达400亿元左右,仅去年12月保利拿地投入就有百亿。

  潘石屹也向记者表示,中国的经济好似“夹生饭”,火上面是冰凉的实体经济,而下面烧糊的是房地产。如果实体经济跟不上,资金难免会流向房地产,让房地产越来越糊。

  为了说明现在房地产的资金充裕程度,潘石屹还向记者透露,据SOHO中国公司的统计,眼下房地产企业现金相当充裕,包括SOHO中国在内的上市房地产企业七成以上手中握有现金超过100亿元人民币。“更不用说那些国企了。”

  国企所表现出来的资金充裕以及流动性过剩或将成为下一阶段调控的难点所在。

  潘石屹指出,相比土地政策,虽然信贷的调控效果要快一些,但因为收紧信贷特别是加息对于实体经济打击会比较大,政府在这方面还会比较慎重。潘石屹也坦言,眼下的中国经济严重依赖房地产,在地方实体经济还没有发展起来之时,若想摆脱房地产来拉动地方财政恐有难度,“这个‘瘾’一时难戒”。

  土地难题

  “地王”显然是目前宏观调控下最不和谐的音符,但之所以“地王”敢这样逆势而为,除资金原因外,最主要的一个原因还在土地源头。潘石屹认为,增加土地供应是最根本的抑制房价上涨的手段。

  但显然,目前的土地政策还难见这个方向。

  1月21日,国土部发布《国土资源部关于改进报国务院批准城市建设用地申报与实施工作的通知》提出,保障性及普通住房用地占比不得低于70%。甚至在去年12月1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也提出,增加中低价位、中小套型普通商品住房用地供应。其中,“中低价位、中小套型”的说法与“90/70”政策似有相似,业界也由此判断,“90/70”政策或将重出江湖,以增加房地产市场的有效供给,更好地满足房地产作为消费属性的需求。

  然而,也有业内人士担忧,“地王”是会随着加大保障性住房供应而应声而落还是会在商品房用地受挤压之后再度揭竿而起呢?

  “加大保障性住房用地或许会对商品房用地市场产生一些负面影响。”1月22日,首创置业副总裁胡卫民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指出,之所以在宏观调控加紧之时,“地王”还在产生说明还是“土地供应的问题”。

  据了解,目前,全国各地都在制定2010年的保障性住房用地计划。1月21日,北京市住保办主任王成国表示,今年本市土地供应量将达2500公顷,其中对政策性住房的投入将占50%,达到住宅用地面积的五成。

  对此,华远集团董事长任志强日前在公开场合就指出,“你要加大保障性住房,另外增加土地指标,你不能在增加保障性住房时,去挤商品房的土地用地指标,这种挤的办法最后商品房的供给越来越少,投资上不去产量上不去,供不应求的现象越来越严重。”

  陈国强十分赞同任志强的观点。“在商品房用地市场供不应求的情况下,地价和房价都有了上涨的理由。”

  陈国强建议,不能一味地增加低端市场的土地供应,而要中低端和高端市场同步进行,这样才不会导致商品房市场的市场环境恶化。

  据了解,一直以来土地市场都倍受供应不足的困扰,受此影响,地价和房价都在不断攀升。

  而对于国企拿“地王”现象,中国房地产协会会长朱中一则指出,如果地王是在保障性和普通住房占用地79%之外的30%也是无可厚非的,“毕竟余下的30%是属于完全市场行为。”但朱中一指出,实际上,土地供应主要还是地方政府的事,“土地供应数量、位置的具体情况都是由地方政府决定”。

  潘石屹则直言,地方与中央一直都是房地产行业的一组博弈主体,这也是为什么难见土地调控效应的关键点。

  中国房地产研究会秘书长顾云昌则指出,目前没有看到房价下降的迹象。“无论是土地市场还是楼市,目前还处在一个供不应求的阶段,地价和房价还会相对平稳。”

  看来,地王冲动绝不仅仅是简单的理不理性的问题。

责任编辑:侯力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