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室热线 (023)8908926713883140846
本期话题
民企上市之困
主持记者:
罗恒
茶座嘉宾:
尹明善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企业介绍:2007年完成股份制改造后启动A股上市计划,但遭遇2008年底国际金融危机影响,期间曾
暂停IPO计划,2009年上半年又重启,目前已经进入最后冲刺阶段。
唐良平重庆陪都药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
企业介绍:2000年被市政府确认为我市直辖后首批扶持上市的民企。2002年完成股改后,陪都药业至今仍在为上市做着不懈努力。
彭建虎
新世纪游轮有限公司总裁
企业介绍:在进入上市辅导期的企业名单中,重庆新世纪游轮有限公司作为我市唯一一家瞄向资本市场的旅游企业亮相。从2006年牵手券商,启动上市准备工作,新世纪游轮已为向资本市场的冲刺做了近4年的热身运动。
场外嘉宾:
陈健市工商联副主席、民营企业上市服务中心主任
开栏语
“老板下午茶”今日开聊,这是《重庆商报》财经版块在新一年的全新奉献。每期将就一个话题,约请一位或几位老板就这个话题来分享他们的商业智慧、人生哲学、个性魅力。这里既是企业家说话的平台,也是企业与政府、社会沟通的平台。
话题背景
我市民企上市
存在四症结
前不久,重庆的火锅企业传出了扎堆上市的消息,且有关民企上市的新闻似乎已不鲜见。我市相关职能部门也在去年成立了民企上市服务中心,目前已圈定了5~10家民企,争取花2~3年时间,在政府扶持下上市。但近日市委统战部、市工商联对全市241家民企上市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调研调查后表明,民企上市远不是看上去那么美,困难、困惑还牵绊着民企上市进程,总体看,重庆民企上市存在四大症结。
症结一
经验欠缺
我市已上市民企数量少,可借鉴的成功经验不多,加上大多数拟上市民企自身知识匮乏、缺乏专业人才,导致在与券商、中介机构、战略投资者等洽谈合作时,往往受制于人,导致企业上市成本高、弯路多、时间长,而效果却不一定好。
症结二
改制较难
上市企业必须进行股份制改革,很可能被“翻旧账”,比如被查出有偷税漏税行为,面临补交巨额所得税等问题,致使许多民企望而却步。同时,改制程序是非常复杂的,标准严、耗时长,企业畏难情绪严重。这导致企业上市信心不足,犹豫不决,容易错失良机。
症结三
服务落后
目前我市很多区县和有关市级部门并未针对民企上市出台相应贯彻意见和配套政策,致使民企在改制上市过程中按规定可享受的优惠政策未完全落实到位;一些政府工作人员对政策理解有偏差,上市知识缺乏,不利于上市进程的顺利推进;指导和服务拟上市重点企业培育工作的政府部门较多,职能分散,统一协调难度大,上市工作“绿色通道”和重点联系制度尚未建立,无法做到特事特办。从而导致我市民企上市整体进度慢、效率低。
症结四
先天不足
调查发现,传统汽摩制造业、餐饮业、房地产业及建材业占到了80%以上。而目前全国申报国内创业板上市的企业,多集中在高新技术、医药、制造等领域,首批创业板上市的10家企业更以医药、电气、高新技术为主。两相比较,我市民企的产业结构“先天不足”,明显不占优势、缺乏竞争力,导致上市成功率低。本版稿件首席记者罗恒记者陈柯杨雪峰/文欧阳祖兵张路桥/图
本新闻共2页,当前在第1页1观念之困
主持记者:“上市”现在是热词,热词背后的现状是,我市上市的民企数量不多。10年前,我市民企上市开始起步,10年后,仅有5家民企上市。你们都走在上市路上,从你们的经历看,是什么让我市民企上市走了许多弯路?
只知流汗挣钱多是蓝领老板
原声摘要:几年前好多公司规模和力帆差不多,有的甚至比力帆还小,但通过上市或者其他资本运作形式,他们都跑到我们前面去了。
尹明善:前些日子,有媒体向我约稿,我写的就是重庆民企上市的数量远远不及发达地区,主要原因是资本运作意识滞后,行动滞后,效果滞后。
我跟国内许多上市公司的老总都是朋友或熟人,他们告诉我,上市公司最大的成功就是要“编好故事”,这个“故事”就是企业未来的发展故事,有了好的“故事”,就有了赚钱的上乘高招。拟上市的民营企业家,要认真编好企业发展故事。如果自己没有能力编好,就可以花个几十万请中介策划公司来编。
我们重庆的民营企业家很能吃苦,也讲诚信。但是重庆的民营企业家多数都只知道流汗挣钱,不善于通过资本运作去增值去获利,因此在全国的排位越来越往下掉。和北京、上海、浙江等地的民营企业家相比,重庆的民营企业家多数是蓝领企业家。举个例子,力帆在全国民企排名最早是第31名,但2009年已降到73名;而中国企业500强的排名,力帆集团今年虽然以125亿余元连续9年上榜,但排名也从最早的200多名,降到现在的425名。究其原因,主要是企业没有上市,融资能力差了很多。
我们不比他们笨,更不比他们懒,就是资本运作不如他们。我在此前的一篇文章中就写到,企业上市属资本运作的高端,上市不是去卖净资产,而是去卖你的成长性,卖你的发展前景。多少名不见经传的公司,一旦上市,市值比原来的净资产涨了几十倍。全国大民企中我有许多熟人、朋友。几年前好多公司规模和力帆差不多,有的甚至比力帆还小,但通过上市或者其他资本运作形式,他们都跑到我们前面去了。我是不甘落后啊,所以最近经常加班和中介机构一起准备相关文件,包括对2009年的经营情况进行审计、IPO申请书、招股说明书、律师意见书等,争取春节一过,就能向证监会提交申请。
担心别人控股不敢接纳投资
原声摘要:有员工直接找到我说:“我们上市干嘛?公司又不差钱,想上市的都是为了圈钱,我们是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不该去干这种事!”
唐良平:陪都药业其实还是重庆直辖后,政府筛选出来的首批上市培育民企之一。但因为我们对上市目的认识不清,两次和上市擦肩而过。那是2000年,当时共选出了五家,包括宗申、隆鑫等,我们被作为重庆民企上市的试点企业,如果成功,就会向全市推广。政府很快组织了专门的财务公司到五家企业摸底。至今我还清楚地记得,摸底完成后,财务公司老总告诉我,陪都药业资产质量是五家公司中最好的,而且其产业发展前景和公司经营理念都不错,“上市很有希望!”
谁知,我把上市的事儿拿回公司一说,来自管理层和员工的反对意见铺天盖地而来。甚至有员工直接找到我说:“我们上市干嘛?公司又不差钱,想上市的都是为了圈钱,我们是有社会责任感的企业,不该去干这种事!”我当时也觉得上市没有很大必要,也找不出很好的理由驳斥员工。最后,陪都药业决定:还是要上市。但公开表示:不是为钱,只是为了引进新技术和新的管理理念。
2002年4月,陪都药业完成股改,一些战略投资者闻讯纷纷找上门。这其中,包括正大集团。他们数次主动上门,但合作的条件是要求控股,这个我们不能接受!当时我认为:自己和员工辛辛苦苦把企业“养大”,凭什么让合作伙伴来控股?一旦被人控股,如何去确保企业的下一步发展?这个想法,相当于否定了所有愿意和我们进行产业合作的资产投资伙伴。当然也有不做产业,只瞄准高额投资回报的资本投资企业,联想集团旗下一投资公司就是其中之一,对方准备给我们5000万元的资金支持。合作细节基本已敲定,我最后说了一句话,告诉对方既然投资了,就不能撤资。谁知,对方代表回答:“我们公司奉行的是"肥猪政策",猪喂肥了就要杀!”我心里开始泛嘀咕:他们赚了钱就想拍屁股走人,那如何保证我们企业的健康发展?就因为这个“肥猪政策”,我把资本型合作伙伴也拒绝了。
战略合作伙伴无非两种,一种出技术、一种出钱,从2002年到2006年的五年间,我们接触了七八家,都觉得不踏实,时间一拖,上市这事儿就搁浅了。
陪都药业的上市计划搁浅两年后,2008年南岸区政府成立“上市办”,由政府出面扶持辖区内企业上市,陪都药业再次被列入培育对象。和第一次相比,我的观念其实并未发生根本性的转变,实话说,我每次去参加政府组织的系列上市培训都有点像“走过场”,因为那时的陪都药业,即使没有上市,公司的业绩增长也非常喜人。不过,耳濡目染久了,我也有点心动,觉得如果不费事,上市也可以。谁知2008年底,A股市场遭遇暴跌,看到别人以亿计数的资金一夜之间蒸发,我感到恐惧,股市的风险让我再次对上市产生了抵触。
我现在总结,自己遭遇了上市的观念之困,当初对资本市场认识不清,没领会到资本的逐利性,直接导致选择合作伙伴时受到局限,陪都药业也因此错失了两次上市机会。
专业人才匮乏摸着石头过河
原声摘要:我们的材料都递交到证监会审查了,哪晓得券商保荐代表人跳槽,券商由于保荐人数无法达到规定数量,丧失了保荐资格,所有的工作前功尽弃。
彭建虎:专业人才匮乏,是我们目前在筹备上市工作最棘手的问题之一。现在我们上市工作推进全部是内部高管自己亲自来搞,大家以前都没有什么经验,4年来,全靠自己摸着石头过河。
去年下半年,我们的上市辅导都已经走到了公示,材料都递交到证监会审查了,哪晓得一直与我们合作的券商保荐代表人跳槽,券商由于保荐人数无法达到规定数量,丧失了保荐资格,所有的工作前功尽弃,而这个是与我们合作的第三个券商,我们也只好再次开始寻觅新的券商。当然,这不是我一家企业遭遇,我所了解到的绝大多数企业都经历过四五次券商更换。这样的变更不仅增加成本,而且消耗了企业积极性。
对这一块,我一直在分析。首先,保荐代表人匮乏。在上市辅导过程中,一个保荐代表人只能辅导一家企业上市,对于券商来说,保荐代表人完全是行业内的稀缺资产,像小的券商,甚至可能由于保荐代表人跳槽,整个机构不复存在。然而,对大券商而言,辅导一个大企业上市可能盈利上亿元,但是辅导一个较小的民营企业上市,可能只有千把万的收益,他们也不愿意接这样的业务。同时,这个人群的流动性相当大,据相关方面统计,他们平均3年就会跳一次槽,实际上,一家企业的上市准备工作远不止两三年。
另一方面的人才问题来自企业本身。重庆的上市企业数量并不多,金融业并不发达,深谙此道的证券人才或者企业管理专业人才也相当稀缺,同时这些人群身价极高,根本不是一般企业能够承受的。4年前,在刚开始启动上市计划的时候,我们也考虑过四处挖人,甚至跑到证券公司去游说,哪晓得对方开出了数十万的年薪。在我们看来,上市能否成功都不清楚,现在就开始花这么多钱,到底能起到怎么样的作用我们根本不清楚,只好作罢。
改制之困
主持记者:前一段时间不少企业放出风来说打算上市,等媒体想详细采访的时候,又耐人寻味的低调,有的到后来就听不到什么响动了,原因是什么?
管理缺乏规范影响企业改制
原声摘要:重庆许多民营企业都是家族企业,企业本身还不是很规范,缺乏系统的、现代化的管理体制,离上市公司尚有不少距离。
尹明善:上市说起来简单,具体到细节,困难不少。重庆的许多民营企业都是家族企业,企业本身还不是很规范,缺乏系统的、现代化的管理体制,离上市公司尚有不少距离。这些经营管理缺乏规范化问题影响了企业股份制改造和上市积极性,如企业法人治理机制不完善,股权较为集中,企业运作透明度较低,经理层与董事会权责界限不分明,所有权与经营权未分离等。还有部分老板认为一旦企业上市,怕对企业失去控制,这些因素都导致了民企“不敢改制”。
力帆上市出于两个目的,第一,为公司建立现代化的管理制度,第二是为公司募集后续发展资金。
拟上市的企业找好了战略投资伙伴可以带来许多好处。首先是战略投资伙伴可以给你钱做上市成本,降低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其次大的战略投资合作伙伴具有上市经验,具有先进的管理经验,他们都希望上市,对助推上市会起到积极作用;第三,大的战略投资伙伴知名度、美誉度都比较高,可以把企业的影响力提高。希望重庆拟上市的民营企业胸怀宽广一些,主动让出股份和战略投资伙伴共同走好上市之路。
我们在2007年就完成了股份制改造,随后引进了美国AIG集团、上海冠通等战略投资者,我的持股比例已经下降了许多。美国派福特汽车的公司条例规定,福特家族成员永远拥有福特公司49%的表决权,实在太巧妙了,我也要学习这样的模式。如果我的子女或者孙子有能力,他(她)就可以做董事会主席,如果他没有能力,可以只当股东。董事会主席可以是家庭成员和职业经理人轮流做。
害怕翻出旧账民企不愿上市
原声摘要:在准备上市前,改制很有可能面临的就是要补缴巨额税金,甚至在以前发生的不太好的事情,都会在这些过程中被翻出来“回锅”。
彭建虎:很多企业对最终能否上市没有信心。在市场经济发展的初期,部分民营企业大都有一些不太规范的行为,这也是为什么一些富豪榜变成“杀猪榜”的原因,做大了做强了,台子站高了,监督的就多了,查的就多了,社会就开始拿着显微镜来找问题了。
上市也是一样,在准备上市前,改制很有可能面临的就是要补缴巨额税金,甚至在以前发生的不太好的事情,都会在这些过程中被翻出来“回锅”,对于很多老板来说,面对这些还是需要相当的勇气。作为内陆城市,重庆民营企业的竞争方式依然停留在较为原始的阶段,在此之前,我和很多筹备上市的企业打过交道,而且也在坊间有所耳闻,因此在上市前大家都表现得相当低调。有朋友曾让我做好准备,一旦进入公示,就会出现很多中伤或者举报,也许在过去的一些不规范都会在这个过程中揭露出来,经常一家企业开始公示,几十封检举信就发到了证监会。不过我觉得很正常,上市的过程,是民营企业蜕变的过程。
我个人认为,上市对民营企业来说,确实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可以快速获得资金,同时通过规范化经营规避一些不必要麻烦,另一方面民营企业在经历高速发展后,如何面对规范化经营带来的高成本。这将改变整个民营企业的经营方式和发展态度。
经营传统行业的民企确实受体制限制很大。汽摩、旅游、餐饮……传统行业有一个很致命的弱点,就是大家都是劳动密集型企业。上市讲究的是盈利能力,讲究的是利润率。以餐饮为例,餐馆发展一家连锁店需要用上百个工人,如果在IT行业,十多个人就可以是一个公司。庞大的用工队伍,带来成本压力不可估算。而且传统行业想要每年出现持续30%以上的利润上升,这种可能性相当低。比如说旅游业,目前还是看天吃饭居多,每年有淡旺季,你想增长都增长不起来,受制就很严重。
唐良平:害怕被“翻旧账”的确是许多民企老板不愿进行股改、不愿上市的一个因素。一些固定资产,在股东权属发生变更后,会相应产生规费,一家公司的资产如果非常庞大,涉及的费用就越庞大,这对民企老板来说,是很难跨出的一个槛。政府如果想积极引导民企上市,可以在这方面适当给企业“松包袱”。
政策之困
主持记者:民企上市尤其还需相关职能部门的扶持,各位在这方面有无切身体会?
政府指引不够企业自力更生
原声摘要:我们企业准备上市准备了4年,到现在我都没有机会见一下主管这类事情的某部门一把手,上市完全处于完全的“自力更生”的状态。
彭建虎:呵呵,这个我举个例子,我们企业准备上市准备了4年,到现在我都没有机会见一下主管这类事情的某部门一把手,当然下面有专门的处室在对口管这个事情,工作也很尽心尽力,但是不能和一把手面对面沟通,我们怎么知道我们提上去的问题是不是得到了重视,会得到怎样的解决呢?
还有就是,政府机关工作人员对上市认识上和知识上能不能对企业起到一个很好的引导作用相当关键。重庆有个区的副区长曾有过在证监系统工作经验,关于上市的一些思想准备或者动员工作,该区很多年前就开始抓了。但是这样的领导毕竟是少数,而且领导也有任期满的时候,你想,如果重庆各级区县部门都有这样的领导,那会是一个啥子情况呢?
我认为,和沿海发达城市相比,我们政府对民营企业的关注仍然还需要加强。现在民营企业上市完全处于完全的“自力更生”的状态。如果政府能有一个专门的领导班子抓民营企业上市这块工作,定期开个见面会或者工作会,了解一下企业的情况,让企业晓得有什么思路,上市的工作将会顺利很多。
程序繁杂死板企业耗时耗力
原声摘要:我们想新修一个研发中心,中间涉及到一块土地的调整,仅有一百多平方米,跑了一年多,现在都还未完全解决。
唐良平:我们在上市过程中,遭遇到的繁杂程序和死板条例简直是不胜枚举!就说一件事,为了夯实公司产业基础,我们想新修一个研发中心,中间涉及到一块土地的调整,仅有一百多平方米,跑了一年多,现在都还未完全解决。政府没有给民企上市开通“绿色通道”和“一站式”服务,要让企业自己挨家联系和拜访,耗时耗力不说,还难以达到效果。政府要加强为企业推荐优秀的战略合作伙伴、券商等中介机构的能力,而且针对企业上市的一些优惠扶持政策也应督促落实到位。
话题延伸
民企上市最高有望获奖300万
针对民企上市问题和困惑,本期话题场外嘉宾市工商联副主席、民营企业上市服务中心主任陈健对政府的措施做了相关介绍。
为解决民企上市过程中的政府服务缺位之困,我市已筹备组建全市民营企业上市工作领导小组,统一解决民企上市过程中遇到的困难。领导小组有望春节前成立。此外,民企上市还有望获得最高300万元、最低50万元的政府奖励,该奖励制度已形成议案,在刚刚结束的两会上提交。针对重庆民企上市经验不足等问题,相关部门正积极搭建政府、中介和企业之间的信息平台。定期开办讲座、培训,请上市企业或者中介机构专家为渝企答疑。政府相关部门还将积极推动民企的科技创新,重点培育一批科技含量高、竞争力强、成长性好、商业模式新、拥有核心知识产权和自主创新能力的民营中小企业进入市级上市企业储备库。
从去年到今年,重庆市民营企业上市服务中心三摸“家底”,最终确定了约40家具备上市资格的重庆民企,力争在2~3年时间内扶持5~10家上市。目前,包括民生能源、力帆集团等在内的8家重庆民企已进入上市辅导期,20余家民企已进入股份制改造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