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财经中心 > 国内财经 > 宏观经济 > 中央一号文件发布 五大新政策强农惠农

中央一号文:跳出“三农”谈“三农”

作者:张艳玲 黄伟祥
2010年02月09日10:24

  本文来源于《新世纪》周刊 2010年第7期

  持续惠农政策之下,城乡收入差距却进一步扩大。根本解决之道在于“城乡统筹”,大力推进城镇化

  记者 张艳玲 实习记者 黄伟祥

  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在1月31日如期公布。这是中国自2004年以来连续第七年以农业农村

工作为主题发布中共中央国务院一号文件。

  这份被视为全年“三农”领域施政总纲的文件,首次在标题中强调“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其传递出的信息,也是今年经济形势的重要风向标。

  “一号文件”延续了以往惠农政策思路,提出“稳粮保供给、增收惠民生、改革促统筹、强基增后劲”,继续以往对农业和农村的政策倾斜和扶持,并适当增加基础设施等方面的投入,增加补贴范围和额度,扩大社会保障范围和力度。

  此外,和以往相比,这次“一号文件”在“推动城乡统筹”方面着墨甚多。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陈锡文指出,将“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的发展”作为城镇化的重点,提出将符合条件的农村人口转为“城市居民”,是今年中央农村工作两大重点。

  中国社科院学者党国英也指出,从2002年中共十六大提出城乡统筹发展以来,今年的“一号文件”传递出决策层将大力推进城镇化的明确信息。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办公厅主任张建军则解释说,文件最重要的主题是夯实农业农村发展基础,城镇化是重要手段。

  城乡收入差距持续扩大

  到目前为止,中国已经连续六年实现粮食增产、农民增收。但在农业部农村研究中心主任宋洪远看来,虽然2009年的“农业农村形势好于年初预期”,但这种增长已经遇到了瓶颈。

  一个不容忽略的事实是,近年来城乡之间的差距不但没有缩小,反而呈逐渐扩大趋势。

  从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看,这几年城市的收入增速始终快于农村。2004年城乡居民收入比为3.21∶1,收入差距6485.2元;2007年城乡居民收入比扩大到3.33∶1;2008年这一数值略有下降,回落到3.31∶1;2009年城乡收入比又回升到3.33∶1。

  国家统计局对全国31个省(区、市)6.8万个农村住户的抽样调查结果显示,2009年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5153元,比上年增加393元,增长8.2%,增速为近六年来最低;扣除价格因素影响,实际增长8.5%,增速同比仅上升0.5个百分点。与此同时,城镇居民收入增长达到9.8%。

  持续惠农政策之下,城乡收入差距为什么不断拉大?国家统计局农村司副司长王萍萍认为,主要在于来自农业的收入太低。王萍萍对本刊记者分析说,2009年以来,农村经营性收入增幅还有所下降。她举例说,占农民收入大头的生猪,价格下降了30%,但饲料价格没有下降,导致生猪收益下降;而粮食产量虽然略有增加,但增幅不大,价格和以往基本持平。

  受金融危机影响,农民务工收入也有所降低。2009年初,出现农民工“失业潮”,有1000余万农民工失去工作岗位,返回农村。之后,尽管沿海企业订单陆续增多,以及政府有关激励政策的实施,到2009年11月底,全国外出就业的农民工已经略高于金融危机爆发之前的水平。但经过这番波折,2009年农村居民外出务工收入不可避免受到影响。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经济研究部综合室主任郭建军认为,收入差距扩大体现了当前“三农”领域的主要矛盾,根源是中国长期向城市倾斜的二元经济体制和结构。他说,除了城乡收入差距扩大,公共服务差别也很大,包括农民子女教育、医疗、社保、农民养老等方面的差距都在扩大。

  惠农政策难奏效

  在城乡收入差距持续扩大的同时,政府投向“三农”的资金逐年增加。不但投入绝对额增长,增长的比率也持续增高。

  2006年中央政府对“三农”已投入3397亿元;2007年在此基础上又增加了800亿元;2008年,增加额度超过1000亿元;2009年投入7161亿元,比2008年又增加1206亿元,增长20.2%,而其中的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良种补贴、农机具购置补贴等4项达1230.8亿元,增长19.4%。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的“一号文件”不但强调要增加“三农”投入,还首次提出“总量持续增加、比例稳步提高”的原则。

  中央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办公室主任陈锡文表示,这12个字,意义重大,“以前总量每年或多或少都会增加,但比例有的年份可能还有所降低。今后不仅要求总量增加,而且比例也要提高,这是个更高的要求。”

  文件同时指明了支农资金的投向,包括继续增加各类补贴,支持农村教育、社会保障、医疗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加快发展,加强农村公共服务能力建设,积极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等。

  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唐仁健透露,今年“三农”投入会大幅增加,增幅有望高于财政支出增长幅度。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预测,在2009年的6000亿元中央财政支农预算规模基础上,2010年中央财政支农预算可能达到7000亿元左右。

  一些具体的领域包括,要求政府将花生、青稞、马铃薯等作物纳入粮食补贴范畴,扩大农业生产良种补贴和农机补贴的范围,增加产粮大县奖励补助资金;加大对农村的基础设施的投入、加大“家电下乡”支持力度,并将对农民购买建材实行补贴,鼓励农民的建房、进行住房消费。

  不过,一些学者也认为,尽管“三农”投入的力度不断加大,但受制于农业和农村的弱势地位,其效力恐怕缺乏进一步的支撑。

  郭建军分析,持续增加的惠农投入之下,城乡差距进一步扩大,根源在于现有制度安排并不真正支持此次一号文提出的“资源配置向农村倾斜”思路。

  具体表现在四个方面:一是资金流向不平衡,四大国有银行撤出农村,相关的投资都流向城市;二是人才流向不平衡,青壮年和有技术有文化的农村人才都流向城市,农村只剩老人和孩子,变成了空巢;三是信息流向不平衡,城市资讯非常发达,而农村的信息流通相对落后;四是劳动生产率不平衡。其原因,既有生产方式的影响,更重要的还是制度障碍,如农村的教育、社会保障水平远远落后于城市。

  李国祥表示,目前收入贡献率高的要素几乎全部流向城镇。以土地为例,政府从农民手中低价征地,高价卖出,所得款项大量投入城市基础建设,最终还是城镇居民受益。因此,和投向城市的资金相比,农村投入虽有增加,仍无法和城市相提并论。此外,农村人口基数大,如果落实到人均,投入就更少了。

  陈锡文则指出,农村投入需求非常大,但目前国家的财力偏紧。短期内 “三农”投入无法超过城市,光靠增加财政投入缩小城乡差距,很难解决根本问题。

  出路在“城乡统筹”

  正是因为在持续加码的惠农政策之下,城乡差距反而扩大,农业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宋洪远说,今年的一号文件终于首次提出应“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

  李国祥进一步分析说,“一号文件”如此表述,体现决策层的思路已经有所转变,开始跳出“三农”问题谈“三农”。

  所谓“城乡统筹”,按陈锡文的解释,在“一号文件”中体现于两方面:一是促进城市各种资源要素,如资金、人才、技术更多向农村覆盖;二是要打破城乡之间的藩篱,使更多的农民及时转为市民。前者主要涉及促进要素配置的均等化,后者则加速提高城镇化。

  陈锡文说,中国农村人口数量巨大,相当长的时间内还会有相当数量的农民继续在农村生产和生活。要努力使得基础设施从城市向农村延伸,国家提供的公共服务逐步实现均等化,让农民能够共享改革发展成果。

  李国祥则认为,“一号文件”首次写入鼓励农民工进城落户,是一个可喜的进步。他表示,让农民工进城落户可拓宽增收空间;城市为农民提供更好的服务,可以引导更多农民进入城市;同时也有利于挖掘农业增收潜力,农民只有被城市接纳,才可放心手里的土地流转,最终农地逐步向农业大户聚集,形成规模效益。

  各界普遍认为,上述思路转变是明智之举。宋洪远说,在中国经济增长开始更加倚重内需拉动之时,加快推进“城乡统筹”,不仅可以缓解社会矛盾,更可创造激发农村的消费潜力,消化过剩产能,使产业结构调整方向更加明确。由此而来的城市公共建设和实体经济发展,也有利于吸收金融体系巨大的流动性,防止资产泡沫膨胀。同时,引导农民工进城,也可提振农村需求,刺激消费。

  事实上,农村内部近年来也在逐渐发生一些影响深远的变化。随着从农业剥离出来的劳动力逐渐增多,中国农民工数量持续增加,目前共有农民工2.3亿人,他们大多已脱离农业,多从事二三产业。除了东南沿海地区“离土不离乡”的8000万农民工,中国“离土离乡”的流动就业农民工约有1.45亿。但这个庞大群体至今在子女受教育、工伤和医疗保险、养老保险、住房保障、选举权等问题上备受歧视,无法与城市公民享受同等待遇。

  更为重要的是,在现已转移就业的1.5亿外出农民工中,有60%左右属于八九十年代出生的“新生代农民工”。唐仁健分析说:“他们出生后就上学,上完学就进城打工,对农业、农村、土地、农民其实不是那么熟悉。而他们又渴望进入、融入城市社会,享受现代城市文明。城市在很多方面还没有做好接纳他们的准备。”

  凡此种种,使推进城市化的需求显得格外迫切。中国高达30多万亿的经济总量中,农业总产值目前只占11%,但中国农村户口的居民还有9.7亿,占全国人口的70%左右。这意味着必须有更多的劳动力从农村转入城市,从事二三产业,才能有效缩小城乡差距。

  要解决这些问题,必须尽快推进配套的制度性改革,加快公共服务向农民工全覆盖。

  如今的共识是:中国要实现健康的城市化,必须把“农业劳动力转移”作为核心。这要谨防两大误区:一是以“土地城市化”替代“人口城市化”;二是人口“落地”,公共服务“不落地”。

  在中国现有的政治体制下,由于土地和城市规划缺少有力制约,农民产权不完整、司法保障不力,农民的土地财产权利经常受到侵犯。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研究员刘守英认为,如果不能改变现有的土地管理体制和行政决策机制,地方政府利用“土地财政”发展城市的动力机制便无法消除,他们主导的城市化,很难不演变成新一轮的“圈地”热。解决此问题的关键在于,通过确权赋予农民完整的土地财产权利,使农民能够在制度上实现自我保障。即使农民真正留在城里后,仍然可以自由处置手中的土地。

  此外,决策者需避免农民工进城后,城市公共服务却不“落地”的误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研究员崔传义指出,倡导在流入地解决农民工子女上学问题,时日已久,但目前仍有大量农民工子女难以进入公立学校的门槛。原因在于农民工并没有被看做城市发展的主体。这种将农民工当作过客的做法,不仅少有制度性突破且为颇多执政者认可。在新一轮城市化推进中,改革户籍制度、促进农民工落户并享有当地居民的同等权益,已是政策着力点。

  城乡收入差距沉疴已久。方向已定,但真正实现城乡统筹发展,仍是漫漫长途。

  

责任编辑:克伟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