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财经中心 > 财经评论 > 金融评论

“创盈7号”巨亏43% 华夏银行谁之过?

来源:时代周报 作者:黄梅
2010年03月11日11:27

  2009年1月12日,白雪(化名)建立了一个维权群。10天后,华夏银行正式对旗下理财产品“创盈7号”展开清算—此产品当时面临高达43.6%的巨亏。

  白雪是亏损的投资者之一,这笔投资的亏损,使其不得不推迟了买房的计划。在几度找华夏银行“说理”不成之下,她成立了

维权群,希望集合遭受损失的投资者集体维权。但由于种种原因,白雪及其群友最终还是与华夏银行签订了展期2年的合同。

  时隔一年,白雪却发现自己似乎进入了一个死胡同—在2009年上证综指大幅反弹超过80%的情况下,“创盈7号”的累计净值增长率竟然仍高达-37.8%,仅比上年同期略微反弹了5.8个点。

  销售时忽略风险提示之过?

  在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的统计中,“创盈7号”成为2009年亏损最严重的银行理财产品。这支理财产品成立于2008年1月,发行期一年。华夏银行通过该产品的募资所得,将投于平安信托设立的“华夏平安福1号单一资金信托”,资产配比为0-95%证券投资基金、5%-100%新股申购等。

  白雪告诉时代周报记者,其母亲经华夏银行销售员推荐,看到宣传单页上注明“预期收益达30%”,从而买入“创盈7号”。亏损了20多万,网名为“幸福日子”的投资者则是被华夏银行员工的亲戚拖下水。两个案例相似之处是销售员在销售时不约而同注重宣传“创盈7号”的高盈利预期,而回避了可能遭致亏损本金结果的高风险。

  “创盈7号”属于非保本浮动收益人民币理财产品,且为固定期限理财产品,这意味着风险度很高。专家称,其目标客户群应为拥有成熟投资理念、良好投资心态,并有较大风险承受能力的投资者。然而时代周报记者采访发现,该产品不少投资者为退休老人、刚迈入社会的毕业生和家庭妇女。

  业内人士指出,如今不少银行在理财产品的销售上,直接将指标落实到个人,销售员为顺利完成销售指标,往往将目标客户群的标准一降再降,从而将部分非目标客户群纳入了客户范围,有误导客户投资的嫌疑。

  发行主体“不作为”之过?

  华夏银行相关人士对时代周报记者解释说,“创盈7号”是投资于二级市场的基金宝产品,亏损的很大因素是受2008年股票市场巨幅波动的影响,为了避免让投资者的亏损继续放大,因此2009年初决定进行两年展期,到2011年1月为止。

  不过在白雪及其群友看来,上述说法无法洗脱华夏银行及平安证券在投资中的“不作为”之嫌。白雪指出,协议上写明,如遇到市场剧烈波动对产品有重大影响,将提前终止—从2008年1月31日上证综指4383点,到2008年12月31日的1820点,大幅下跌58%,“这算不算剧烈波动?巨亏45%算不算重大影响?亏损近一半了还不及时终止,华夏银行算不算违约?”

  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王伯英认为,“创盈7号”的发行主体未能发挥主动管理能力,在市场出现剧烈波动时,没有及时调整资产配置,最终导致投资者的巨亏。

  有讽刺意味的是,该产品说明书称其具有“投资品种灵活配置”的特点,可望“以本金安全为前提,在不同市场行情下为客户获取超额收益”。但显然,“创盈7号”的发行主体没有做到。该产品的资产保管人是华夏银行、投资顾问为平安证券、信托计划管理人是平安信托。

  投资经理判断失误之过?

  王伯英表示,“创盈7号”2008年亏损的主要原因,是发行机构对投资对象的走势判断错误且资产配置不合理,对风险较高的证券投资类基金的配置过高,而对低风险的稳健型现金类资产的配置过低,使投资银行理财产品的风险与直接投资基金无异。

  投资报告显示,2008年上证综指从年初开始大跌,但“创盈7号” 直到8-10月,才开始大幅降低股票型基金、封闭式基金、场内ETF等高风险基金的投资比例,且基金投资比例仍高达93%。对大势判断失准、反应速度太慢,最终导致该产品巨幅亏损。

  华夏银行曾在2009年初承诺“将更换投资经理”以期扭转亏损。但原投资经理李林岭仍持续为“创盈7号”服务到2009年12月,才更换为投资风格稳健的王增财。与此同时,在2009年A股市场大势向好的情况下,“创盈7号”并未出现明显好转的迹象。“创盈7号”新任投资经理王增财在2009年度投资报告承认,为了保住产品净值不再向下亏损,该年年初投资过于保守,未能抓住底部建仓的时机,导致错失上半年的有利行情,投资业绩改善不明显。

  如今,“幸福日子”已经下狠心断臂求生—赎回了投资。而白雪及其签订了展期合同的群友则陷入进退两难的尴尬境地—若提前赎回,那么前面两年的投资时间白费了,而且投资依然巨亏37.8%;若不赎回,谁知道未来一年里,会不会亏得更厉害?

  对此,银行理财分析师提醒说,由于这类产品的设计较为复杂,许多投资者很难清楚地理解所设计收益与亏损的原因,因此不能简单地看收益率,而更要注意该类产品的高风险因素做到理性投资。

责任编辑:李乔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发表评论前请先注册成为搜狐用户,请点击右上角“新用户注册”进行注册!
设为辩论话题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