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制造是循环经济3R原则当中再利用的高级形式,是将旧的机电产品或者零部件利用先进手段进行专业化修复,使其恢复到原有新品一样的质量和性能。和制造新品相比,再制造可以节约成本50%,节能60%,节约原材料70%。
在3月13日下午题为“再制造与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
”集体采访中,国家发改委环资司巡视员何炳光以他惯有的幽默作为开场白。“更多地宣传再制造,推广、使用再制造产品,我们再制造的春天就不远了。”再制造这个名词对于很多人还很陌生,在何炳光来参加发布会之前,甚至有朋友打电话给他说是不是把词写错了,不是“再制造”而是“制造”。但实际上,再制造是我国汽车产业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途径。
之所以如此定位,是因为再制造符合循环经济、节能减排的发展趋势。何炳光介绍说,再制造是循环经济3R原则当中的再利用的高级形式。是将旧的机电产品或者零部件利用先进手段进行专业化修复,使其恢复到原有新品一样的质量和性能。和制造新品相比,再制造可以节约成本50%,节能60%,节约原材料70%。
在国外,再制造工程产业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例如,美国的汽车回收已成规模,5万家再制造商产值已达500亿美元。德国汽车也有至少90%零部件可以重用或合理处理。例如宝马公司已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回收品经营连锁店的全国性网络。
在我国,“中国重汽富强动力发动机从2005年就投入生产,这是我国率先进入再制造领域的企业”,全国人大代表、中国重型汽车集团董事长马纯济说,这第一家汽车零部件再制造的试点企业不仅要做大,更要做强。
据介绍,重汽集团旗下济南复强动力公司正在和中国装甲兵工程院徐宾士等几位院士合作,应用世界最先进的再制造技术,使这个技术在中国重汽(实现)产业化。
目前,我国确立的再制造试点企业共有14家,陕西法士特集团就是其中之一。全国人大代表、陕西法士特集团董事长李大开对记者说,法士特集团主要生产的产品是汽车变速器和各种齿轮件,现在在国内重型汽车市场份额达到近80%。而且从绝对数量上来说,每年生产超过50万台,超过了世界在这个领域内位居第二、第三生产跨国公司的总和。
这一生产规模的意义在于,“如果法士特公司每年有1%能够得到再制造,能够再重新投入使用,每年将节省几千吨钢材”。
尽管发展较快,但再制造在中国的发展,现在仍属于起步阶段。何炳光说,先从14家汽车零部件再制造开始,下一阶段,将考虑到把再制造产业的发展作为我国推进循环经济的一个重要的内容。目前国家发改委正在按照国务院的要求,会同有关部门推进我们国家再制造产业的发展。
要使再制造产业能够健康有序发展,何炳光认为,一定要规划引路,通过编制全国再制造产业发展规划,来明确目标,找准重点,强化举措。坚持试点探路,要深化试点示范,研究扩大试点范围,也就是从汽车零部件的再制造试点,扩大到工程机械、矿山机械产品及有关的办公用品,来探索有中国特色的再制造产业发展模式。与此同时,要研究有关的财税政策,在资金、项目的安排上给予必要的支持。
此外,认知度较低成为制约再制造产业发展的重大瓶颈。从2005年国务院提出要支持机电产品的再制造开始,再制造这个词逐步地引入到我国,但更多地还是从技术管理上进行探讨推广,老百姓在购买汽车时仍不了解,甚至心存顾虑。
可见,“再制造这个概念还没有深入到每个人的心中去,说明我们发展再制造、发展循环经济任重而道远。”何炳光认为。实际上,汽车零部件再制造的质量性能完全能达标,只有提高意识,动员全民,真正通过宣传来提高公众的接受程度,能够形成全社会愿意用、敢用、会用再制造产品的社会氛围,再制造业才能真正实现发展。
在我国节能减排、循环经济大潮中,汽车工业无疑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正如马纯济所说,希望能通过再制造产业的发展,使我们国家的循环经济在这个突破口上取得辉煌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