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财经中心 > 金融观察 > 高盛再陷“欺诈门” > 高盛欺诈门最新消息

高盛欺诈门:华尔街火山云压顶

来源:投资者报
2010年04月26日11:34

  欧洲大陆上弥漫着冰岛火山灰, 而华尔街上空是高盛火山云压顶。很多人认为高盛罪有应得,这家华尔街最具实力和争议的公司会得到所谓的报应吗?

  4月16日,星期五,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对高盛集团和它的一名副总裁Fabrice Tourre提出民事诉讼,指控他们欺诈投资人,状告高盛此前在美国房地产市场风雨飘摇之际,没有对于一个与次级抵押贷款相关金融产品的极端重要信息进行披露。受此影响,高盛股价重挫,并拖累整个市场。

  高盛欺诈门

  遭到质疑的产品,是通过高盛设计与营销的债务抵押证券(CDO),该产品的表现与住房抵押支持证券相关。高盛当时告诉它的投资人(其中包括许多欧洲的银行),这些捆绑在一起的证券是通过独立的第三方——ACA管理公司挑选,从而形成的这种CDO产品。

  但是,SEC宣称高盛没有对另外一家公司进行披露,这家公司就是保尔森对冲基金(Paulson & Co),实际上它同样参与了该CDO产品构成证券的挑选工作。

  这是一个致命的疏忽。因为保尔森对冲基金的管理人是John Paulson,而他曾经在2007~2008年通过做空房地产市场赚过数十亿美元。他当时持有该CDO产品的空头头寸,也就是说,如果该产品表现糟糕,他将大赚其钱。因此,SEC的执行部主任Robert Khuzami说,“虽然这个产品新颖、复杂,但是这种欺骗和诡计非常老套和简单”。

  高盛认为该项指控“毫无根据”,并且声称他们有足够的抗辩理由。保尔森对冲基金还没有被起诉,这家公司发表的申明说,作为间接第三方管理者,ACA公司有唯一选择该CDO产品构成证券的权利。其后,在一篇有更多细节的回应中,高盛表示它自己在这项交易中也亏了钱,并且坚持对该投资组合的买主进行了详尽的信息披露,而且这些买主是有风险意识的成熟投资者。

  根据起诉书,保尔森通过买入信用违约互换(CDS)的保险合约,做空他参与设计的该项高盛公司的金融衍生品。SEC指出,正是这些衍生品激励了保尔森基金选择容易违约的抵押证券。而且它们后来的确出现违约,这项交易于2007年4月结束,而到2008年1月末,该投资组合中99%都被信用评级机构降了级。

  该CDO当时的名称是ABACUS,高盛副总裁Fabrice Tourre是其负责人。他的罪状是,不仅知晓保尔森的未披露空头头寸,而且有嫌疑误导ACA公司相信保尔森对冲基金在该产品中投入了约2亿美元。

  一场金融监管改革

  这项指控对高盛来说,时点真是糟糕透顶。高盛一直处在风口浪尖,早在2008年,其衍生品交易对手——保险巨头AIG集团的几乎倒掉,高盛就因巨额支出得到纽约联储的担保而遭到质疑。

  而且在去年一系列文章中,高盛被指责为口是心非,一切行动都是于自身有利;而且安插自己的亲信进入财政部和其他机构以保证自己的利益。让人印象深刻的是,有人比喻高盛是一只“表面仁慈的巨型吸血乌贼,哪儿能闻到钱味,它就无情地把吸血触角伸向哪儿”。

  高盛依然坚持,他们的运营好过其他对手的理由是明智的风险管理,并不是因为倾轧和欺骗。高盛的CEO,Lloyd Blankfein在最近给股东的信中回应了对公司的行为的质疑。

  但是,很多人都对该指控幸灾乐祸。怀疑者会说,这正好印证了他们的猜测:所有帮助其顾客承诺(Blankfein在信件里56次提到“顾客”这个单词),高盛都是为了他们自己和那些有特权的交易伙伴。来自风险分析机构Institutional Risk Analytics的Christopher Whalen说,SEC对高盛提出指控标志着“揭露华尔街倾轧公众利益战斗的升级”,并且会揭露华尔街任由交易商欺骗一部分顾客而利惠另外一部分,这一“讽刺与残忍”的文化。

  这项指控同时预示了金融监管改革。美国参议员已经就范围更为广泛的改革法案进行了热议,其中的核心部分就是关于场外衍生品交易,特别是针对被很多人认为是加剧金融危机的导火索——信用违约互换(CDSs)合约。美国参议员农业委员会的领袖就提出建议,强制要求大型银行剥离其衍生品交易部门。而此次的高盛事件并不会对推迟这些严酷措施起到正面作用。

  如果被认定有罪,高盛面临的惩罚金额可能会达到数千万或者数亿美元。而且,SEC还在寻求对非法所得的追回作为补充惩罚。而投资CDOs产品的投资人声称其损失超过10亿美元。但给高盛带来的危害还会更大,如果最近几个月的负面消息让高盛声誉下降,那么这个事件恐怕会让本就飘摇的高盛声誉扫地。市场对于此次民事诉讼的看重程度,从高盛股价暴跌15%的事实中可看出一斑。

  高盛的竞争对手们也不用过早得意。SEC一直在加强其执行部门的人手,这次的高盛案例就是其新的结构性产品组提出的,所以应该不会就此作罢。在一次记者会上,SEC的Robert Khuzami说,他们的团队正在检查其他结构性工具,无疑会有其他公司的设计产品。高盛的竞争对手们长期地妒忌着它的强大,但是其中的一些也许会很快体会到它目前的困境。

  (来源:《经济学人》 李剑译)

转发至:搜狐微博 白社会
责任编辑:田瑛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