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双宁:探寻中国金融之根
来源:
金融时报
2010年05月05日09:30
如果把金融比喻为一棵大树,那么,业务是叶,管理是枝,体制是干,文化是根,而经济社会环境,则是它的土壤。
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土壤日趋肥沃,中国金融这棵大树已渐呈叶茂、枝繁、干壮之势。
改革开放三十年,中国市场经济体制已基本确立,GDP以年均9.8%的速度高速增长。根植于这片沃土的中国金融资产总量,也已由1978年的1151亿元增长到2009年末的90多万亿元。就连二十几年前捉襟见肘的外汇储备,今天已高达2.4万亿美元,雄踞世界之首。这是金融之叶。
三十年来,中国颁布了一系列的金融法律法规,纲目并举,经纬互见,使宏观调控有力,金融运行有辙,行业管理有据。这是金融之枝。
三十年来,中国的金融机构法人治理不断完善,股东大会、董事会、管理层各司其职,欧洲的监事会制度和美国的独立董事制度双重引进,形式上较之外邦已有过之而无不及。这是金融之干。
但是,尽管如此,不可回避的是,中国金融业目前总体还处于“初级阶段”,管理粗放,经营无序;发展失衡,服务不当;案件频发,风险犹存;软实力不足,竞争力不强……这当然原因种种,它的解决也需要一个过程。但是,这促使我们不能不去思考一下它的文化,不能不审视一下它的“根”。
我曾经说过,GDP,是一个国家的血肉;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灵魂。人不能没有血肉,不能魂不附体;人也不能没有灵魂,不能成为植物人。国家如此,金融亦然。发达经济体的金融业之所以发达,原因之一就在于它在走向发达的过程中形成了自己的文化。业务,靠人去发展;制度,靠人去执行;体制,靠人去设计;人,靠文化去影响。篇幅所限,我无法阐述对发达经济体金融文化的更多管窥,但职业良心要求我不能不指出这一问题。
对中国的金融文化,我曾想过很多、很多,我也说过很多、很多。我曾专门将中国的金融文化简单概括为“利法信义道”五个字。金融企业不讳言以盈利为目的,但“利”要以“法”为约束,要以“信”“义”“道”为前提。在目标体现为“利”,在行为体现为“法”,在他人体现为“信”,在社会体现为“义”,而在这一切之上(形而上),则体现为“道”。正所谓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也正所谓,小才通技,中才通策,大才通略,超才通道……
“ 道”是什么?非我辈所能悟透,更难尽述也。道可道,非常道。然有三例可供参考。一为正例。有一智伯分马的故事。某财主儿子有三,马十七匹,临终嘱长子分1/2,二子分1/3,三子分1/9。17匹马的1/2是8匹半,难道要杀一匹分肉乎?三人无奈之际请来智伯。智伯从自家牵来1匹,计为18匹,长子得1/2即9匹,二子得1/3即6匹,三子得1/9即2匹。9+6+2=17(匹),剩下1匹则物归原主,智伯牵回。此例表象为数学之谜,实乃蕴含多盈之“道”,很可为今天金融企业改革重组所借鉴。
二为反例。美国作家约瑟夫·赫勒有一著名黑色幽默小说《第二十二条军规》,其故事内容因时间关系不在此赘述,大意是某空军飞行员希望退役而不能实现。为退役,此君遍寻条例,条例规定“只有精神失常的人才不能飞行,但需要本人提出申请”,而条例同时规定“如本人能提出申请,就证明此人精神正常”。这种陷入死循环的逻辑陷阱似的规定,在今天的金融界不可谓不存在。这种过于具体的、造成互相打架撞车的技术规定,乃是缺“道”的表现。
三为中例。近来流传一短信,谓“两美国人商议,甲到中国旅游,用10万美元兑换68万元人民币。在中国吃喝玩乐一年,用度为18万元人民币,回国时希望人民币兑美元升值到1∶5,再将剩下的50万元人民币兑回10万美元。乙则计划拿10万美元兑换68万元人民币,在中国花50万元人民币买一套住房,吃喝玩乐再花18万元人民币,等回去时将房子卖得100万元人民币,换回20万美元”。对这等如意算盘,中国人需要一种“道”的智慧去应对。
说远了,诚然,宏大的中国金融文化体系,远非“利法信义道”五个字所能概括。但我相信,同为殷制,汤兴纣亡;再好的体制,如果人不得力,也难张其利;再有缺陷的体制,如果其人得力,也可借力补利。人固无完人,然体制焉有“完”体制乎?执法当应“必严”,然世上又焉有“完法”乎?法不是人之所定吗?法又不是人所执行吗?人与体制和法制的最佳结合,加之“土壤”大势所助,不失为金融的天时、地利、人和,不失为金融之“道”的某种诠释,亦不失为中国金融文化的一种追求……
忙忙碌碌的金融界朋友,或许你们现在正在忙于催生新枝嫩叶,或许你们现在正在急于打扫残枝败叶,但枝叶是短暂的,业务是眼前的,而金融文化、金融之道,才是永恒的,根本的。在忙忙碌碌之余,可否静下心来,认真思考一下这个问题?静为躁君,请君三思。
上网从搜狗开始
进口商品吸收国内“纯购买力”,恰恰有利于抑制通胀。
搜狐财经社区话题
不知道国家统计局统计的是哪部分人的CPI,反正和我无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