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低利率环境以及羸弱股市拖累,今年上半年的保险投资收益率为1.93%,较去年全年6.41%的投资收益率大幅下降。
今年新增保费和到期再投资资金增加较快,预计超过2万亿元,对于这2万亿元保险资金的投向,有业内人士对 《每日经济新闻》表示,尽管目前债券的到期收
益率处于下行趋势,但鉴于久期匹配的压力以及投资渠道的缺乏,债券市场仍将是保险资金的主要投资方向。上半年债券投资总体稳定
业内人士表示,2010年上半年保险机构投资于债券市场总体稳定。当前,我国保险资产的投资配置已接近国际通行水平:固定收益投资占70%~80%,权益投资占10%~20%,其他投资占10%左右。(美国寿险投资也以债券和股票投资为主,2008年两者占比合计达到80%。)
对于2010年上半年保险资金投向债市的情况,申银万国分析师孙婷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投资于债券市场的保险资产一直比较稳定。“今年上半年债券投资仍然比较稳定;因为保险公司的投资一直偏向稳定。”
孙婷称,目前保险公司80%左右的资产投资于固定收益类资产,总投资收益中有50%来源于固定收益投资所产生的利息收入。
在当前股市下行、银行存款利息较低的格局下,为了消化不断增加的保费收入,保险机构加大了对债券的配置,以弥补协议存款和权益类投资的不足。
而从债券市场的表现来看,今年上半年短期利率上行、长期利率下行,期限和信用利差都在收窄。
债券市场数据表明,2010年以来,中长期债券收益率下降40~50基点。与年初相比,10年期国债的收益率下降了30.8基点,10年期企业债和金融债分别下降了49基点和49.6基点。而超长期国债方面,2010年年初发行的50年期国债利率仅4.03%,较2009年底的4.3%下降了27个基点。
东北证券的报告显示,2010年年初以来,债券市场收益率曲线尤其是中长端呈震荡下行走势;短端由于受到资金面趋紧影响收益率曲线上行。年初到3月初期,由于新债供给不足和公开市场大量资金到期,即使央行两次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商业银行对债券配置需求仍然旺盛,从而带动收益率下行。4月中旬国家出台房地产新政和欧债危机升温,叠加效应放大了资本市场对全球经济复苏的悲观情绪。避险情绪带动中长期收益持续走低,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一度下探至3.2%。5月各期限收益率表现出短升长降的走势,收益率曲线明显扁平化。
而光大证券分析师肖超虎在最近的一份报告中指出,2010年6月,债券收益率曲线扁平化,虽然国债收益率曲线小幅上移,但上升空间有限;保险资金继续面临投资收益率低于预期的压力。
此外,从投资品种上来看,保险公司在债市的新增资金主要是投向了收益率可观的企业债。与年初相比,企业债与国债的利差增加了80基点。“因此,保险资金对债券的配置主要是对企业债的配置。”
下半年债券投资压力大
对于2010年下半年的投资策略,业内人士表示,由于对加息预期还存在分歧,保险机构下半年债券市场投资面临困局;但鉴于久期匹配的压力,保险机构对债券的配置量仍将增加。
孙婷称,2010年以来中长期加息预期明显减弱,“中期低息成大概率事件”。她表示,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尽管面临通胀风险,但由于宏观经济层面有较大压力,管理层短期选择加息的可能性不大。
国泰君安分析师彭玉龙亦认为,“从更长一点的周期的来看,由于我国进入一个相对低增长阶段,类似于2001年开始的经济周期,低利率很可能维持较长一段时间。”
而东北证券分析师赵新安称,尽管目前债券的到期收益率处于下行趋势,但鉴于久期匹配的压力,保险机构对债券的配置量仍将增加。
“自2010年初以来,国家实行了多项紧缩性政策,这些政策的效应在今年下半年可能会进一步释放。”
“在此阶段实施加息和上调准备金率的可能性不大,因此在这种预期下,大量资金涌入债券市场,导致债券的收益率大幅度下降。”
另外,他表示,由于银信合作被叫停,通过银行渠道发行的投资产品收益率下降,投资型保险产品面临的竞争压力减小,对保险资金的投资收益率要求随之降低,因此,尽管收益率下降,保险机构的债券配置量依然将增加。
不过也有业内人士认为,2010年下半年长端利率上行是大概率事件。中信证券研究部分析师黄华民表示,预计下半年针对地产以及地方融资平台的政策将完成最后一只靴子落地,信贷政策将比上半年相对宽松,市场担忧的利空因素将全部兑现,政策暖风将引导市场的风险偏好上行,长端债券市场利率有望步上上行通道。
黄华民表示,新增投资品种将提升除股票外的核心收益率。“随着新保险法的修订实施,允许保险公司进入不动产投资和PE等投资领域;在未来政策上应进一步引导保险公司拓展至相关领域。”
“未来如保险公司可以参与股指期货进行套期保值,或被允许参与融券业务,将给保险公司带来新的收入来源,稳定收益率并可以有效提高资产的运作效率,长期而言对保险公司是有意义的。”
昨日(7月20日),上海市市长韩正透露,上海市正在研究推进公共租赁房的建设和运营,而保险资金和企业年金有望进入这一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