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大地震》票房突破6亿,但是这个成绩只能为其东家华谊兄弟传媒股份有限公司 (下称华谊兄弟,300027)在2010年下半年报上增添亮色了。
2010年8月19日,华谊兄弟的半年报出炉,这份半年报的成绩却并不令人欣喜,甚至有些 “难看”:2010年1-6月华谊兄弟各项
财务指标出现了大幅度下降,营业收入2.02亿元,同比下降22.29%,仅为2009年全年收入的1/3。华谊兄弟过山车的表现,与其对影视业务的依赖有关,而在影视业务中,对导演的依赖也过于明显。如何摆脱 “过度依赖症”,华谊兄弟的董秘胡明说道:“这个问题我们已经想了5年了,我们也在丰富我们的产业布局,使得华谊兄弟的业务越来越丰富。”
影视业务降低依赖
冯小刚对华谊兄弟的业绩贡献可以用“丰功伟绩”来形容:据专业娱乐咨询公司艺恩数据统计,2007-2010上半年华谊兄弟参与出品的电影票房收入共计13.52亿元,其中冯小刚作品票房收入5.75亿元,占总票房收入的42.5%。除身为华谊总监的陈国富凭借《风声》贡献逾2亿票房外,由非华谊签约导演拍摄的影片 《全城热恋》、《功夫之王》也获得过亿票房。其余作品则表现不佳,票房普遍在4000万以下,回报率较低。
有人称华谊兄弟 “很危险”,其原因就是对影视业务过于依赖,而对影视业务依赖的同时对冯小刚也过于依赖。“一旦冯小刚灵感不在了,没有那么大的市场号召力了,华谊兄弟该怎么办?”一位影视圈内人士质疑。
“这个问题我们想了5年了,”胡明说,“我们不想提到‘摆脱’对冯小刚的依赖,其实中国电影产业化的时间非常短,这么短的时间内我们华谊能够得到一位冯小刚,已经非常幸运了。当然,我们也在逐渐丰富华谊的其他产业布局,使得华谊的赢利点越来越多。”
除冯小刚,华谊也加强了与其他导演的合作,包括外国导演与港澳台导演的合作。其中今年上半年的《全城热恋》就是起用的香港和台湾的新锐导演,而下半年要上映的《狄仁杰之通天帝国》则是跟香港的徐克导演合作。
胡明认为这次半年报的业绩不好看与影视业本身的档期有关:“其实对于影视业而言,重头戏都在下半年,例如暑期档、国庆档和元旦档都在下半年,上半年只有一个春节档,所以这是上半年业绩不好看的重要原因。”
为了降低电影档期对业绩的影响,华谊兄弟也开始逐步降低电影在影视业的比重,根据2006-2010年的业务收入构成,电影业务收入比重从2006年的49.5%下降到2010年上半年的29.8%,电视剧业务从19.4%增加到40.2%。
圈内人士曾经指出,目前华谊的品牌力度还比较弱,人们很少因为是华谊的电影而进电影院。而美亚娱乐的副总裁邱洪涛认为这很正常:“就算迪斯尼也有赔本的电影,电影公司的品牌是很不稳定的,因为不确定因素太多。其实关键还是看产品本身。”胡明也说:“华谊在这方面也在努力塑造品牌,通过提高电影本身质量来提高成功率。”
丰富产业布局
除了在内容方面进行多产业的布局,在产业链上,华谊兄弟也开始进行布局。
据胡明介绍,华谊兄弟正在加大对影院的建设,一般会采用独资与合作两种方式,计划在重庆、上海、北京等城市开设6-8座影院,影院的定位是“高档次、现代化”,并希望在一些重点城市建设 “旗舰型”影院。此外,华谊兄弟于今年7月与长沙北辰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正式签订北辰·滨江华谊兄弟影院合作协议书。该项目建成后将成为华中、华南地区规模最大、档次最高的综合型影院和电影文化娱乐中心。
专业娱乐咨询机构艺恩咨询认为,华谊兄弟在二线投资影院非常明智,目前一线城市的影院投资市场竞争激烈,商业地产项目的前期投资成本过高且投资回报周期长,而二线城市的回报率相对一线城市较高,例如2009年西安和济南的票房增长率都超过100%。
此外华谊兄弟还收购了华谊兄弟音乐有限公司,以收购股权与增资的方式获取了北京掌趣科技有限公司22%的股权。胡明说,这些项目刚刚开展,目前并没有看到回报,“还要再等段时间才能知道这些项目的回报情况。”
除此之外,华谊兄弟的艺人经纪业务在行业内也位于前三的地位。在2010年上半年中,艺人经纪及相关服务毛利率高达64.11%,收入比上半年同期增长了35.78%。华谊兄弟2010年半年报中提到,华谊兄弟的艺人经纪业务主要依托公司自身丰富的影视资源和专业管理经验,其中丰富的影视资源无疑就是华谊旗下的众多明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