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财经讯
11月6日,首届财新峰会在北京举行,会议围绕“中国与世界”为主题,深入探讨全球化大变革背景下,全球经济复苏谜题以及中国如何认知与适应新角色。以下是搜狐财经从会议现场发回的报道: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扬(图片来源:搜狐财经
摄影:刘丹)
中国社会科学院副院长李扬:今天的主题是是经济新格局,讨论新格局,必须知道旧格局是什么,以及它为何不可持续。所以,我今天重点讨论旧格局不可持续性,以及要走向新格局需要作些什么事情。
所谓旧格局,在全球经济的一体化背景下,主要体现全球经济失衡,由于全球经济是一体化的,所以从全球各国之间关系、观察中可以看到的失衡,就等价于世界各国国内经济也是失衡的。所以,我们说旧格局,就是一个失衡的格局。这种失衡的,我们可以从两大主要的国家集团、国内的结构看出,在发达经济体这一侧,我们可以看到他们的失衡也是相当严重的,大致上可以从四个方面分析:
第一,他们的经济发展方式是一种需求导向的,甚至是过度需求。过度需求超过了储蓄,于是就是过度负债,负债从私人部门扩展到公共部门,造成了整体经济的一种负债运行的状态。我想这是他们的第一个特征。这个特征从美国的次贷危机,然后到欧洲主权债务危机,表露无遗。
第二,经济结构是失衡的,表现为服务业的过度发展,特别是其中金融业的过度发展,表现为国内的劳动力市场结构的失衡,也就是国内劳动力市场中对于劳动力的需求并不能够完全由其国内市场来提供。
第三,金融机构失衡。也就是说,他们的金融结构失衡的主要表现,就是过度的杠杆化,以及过度的支持消费。
第四,国内财政的总量和结构的失衡。总量失衡表现为财政赤字,表现为政府的赤字,对外表现为主权债务的危机,从结构上来说,也是过度的社会消费。这样一些状况,应该说是造成了发达经济体的国内的经济结构失衡。
另一方面,以中国为主要代表的发展中国家和新兴市场国家,同样存在着国内经济结构失衡的问题。在我们这里,第一是长期的高储蓄,由于高储蓄不可由国内完全吸收,于是国内一方面的高投资伴之于高出口。
第二,我们的经济结构低端服务业、低端制造业。
第三,金融服务业过度支持生产和过度支持投资,金融结构过度的间接融资。财政结构应当说是过度的支持生产,而其中的社会消费部分比重过度的小。
在亚洲金融危机之后,这两类国家的集团之间的关系大致上是贸易失衡、资本项目失衡、货币的过度失衡。这样一种情况,造成了一方面在发达国家是高的利差、高的债务,发展中国家是高的顺差和高的外汇储备几率中间存在一个实体经济不可平衡的差额。这样一种不可持续,在加州金融危机出现端倪,在美国纳斯达克股市的狂跌显示出深远性。一直到此次全球金融危机,最终提出了要调整的目标。
所以下一步,我们所谓走向经济的新格局,显然既要在全球层面上平衡各国之间的关系,贸易关系和金融关系,而且需要参与全球经济的世界各国都必须进行调整,我们看到在发达经济体已经在进行调整,刚刚说了四个方面的主要问题,在这四个方面都进行了调整,美国已经提出所谓再收购、再制造、再平衡的目标。在一定意义上,经济复苏的乏力是调整所致,这种调整我们不能幸灾乐祸,不能因为它调整导致经济复苏无力,不是这样的,经过调整以后,会以更加充沛的活力出现在世界经济体中。
因此,中国要走向经济的新格局,必须改变经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必须加快经济发展方式,概括一下,这种调整对内,我们主要是要平衡出口、投资和消费的关系,第二,我们需要创造转变为创新导向的经济增长方式,第三要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的格局。第四,需要在城乡综合一体化的新框架下,推进城市化进程。这是最重要的。
对外,一,我们要努力平衡我们的国际收支,第二,我们要积极地参与国际经济秩序,包括货币秩序,新规则的制定。目前这样一种状况,恰好引证了中共中央的长期判断,我们现在仍然处在可以大有作为的战略机遇期,但是转瞬即逝,我们调整结构发展方式,才能有结构的新格局,重新引领世界经济的发展。
独家声明:搜狐财经独家稿件,版权所有,请勿转载。如确需使用稿件或者更多资料,请与我们联系获得授权,注明版权信息方可转载。联系我们可致电010-627268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