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财经讯 11月6日,首届财新峰会在北京举行,会议围绕“中国与世界”为主题,深入探讨全球化大变革背景下,全球经济复苏谜题以及中国如何认知与适应新角色。以下是搜狐财经从“金融新纪元:嬗变与机遇”分论坛现场发回的报道:
中信证券董事总经理德地立人(图片来源:搜狐财经 摄影:刘丹)
中信证券董事总经理德地立人:
我想讲在这样的金融形势之下中国资本市场怎样做的问题,谈一下我个人一点想法。现在对整个金融形势的判断,主要是美日当局目前采取了货币宽松的政策,还有美国最近公布的所谓QE2(搜狐财经注:第二轮定量宽松政策)直接购买金融资产,提高了这些资产的价格,旨在让投资者提高信心,进行对民间投资。这种方式对不对另当别论,我个人认为过于强调和依赖这种方式是不太好的。我认为系统风险出现的时候,主要是靠的是凯恩斯,经济发展的时候强调熊皮特,创造性的破坏,是靠创新来解决这个问题。总而言之,对与不对先不说,资金的流动性非常强,这是毫无疑问的,美国的股市、资产、黄金都有所提高。现在流动资金毫无疑问也流到了中国,对中国目前的流动性过剩带来一些变本加厉的情况,最近国家提高了利率,我认为是非常对的措施。
在这样的情况之下,金融机构怎样呢?首先看美国,大家知道美国尽管流动性过剩,但是由于危机之后监管单位监管从严,所以去杠杆化已经成为现实。我记得中信证券曾经考虑过买贝尔斯登的时候,查过整个杠杆率在30倍左右,后来大家知道,这样一些证券公司包括高盛在内陆续进入银行控股公司之后,杠杆率大大下降。但是就此而得到结论,说所谓杠杆业务是不是将来就不存在或者少了?我认为从程度上可能会少,但是最近上星期刚去了美国了解情况,很多所谓杠杆业务,包括股票的销售交易,固定收益业务和自营的部分,和用杠杆的部分、销售的部分完全混为一起,去掉完全不可能,这个角度来说,美国金融公司盈利模式本质上没有什么区别。
中国怎样?目前感觉在资金流动性比较强的时候,过大杠杆确实是需要注意的,我仍然认为由于中国杠杆本身实际上是过去基础比较低,再加上中国的经济发展当中是每一年可以吸收很多杠杆或者资金,因此在适当的有杠杆对健康发展是有好处的,尤其像中信证券我们的实质杠杆,抛去股东、投资者的保证金,我们的杠杆只有1.3-1.5倍左右,杠杆率非常低。
除此之外,中国资本市场目前有一个比较重要的问题,让中国资本市场金融市场当中的比例适当提高,大家知道目前中国的金融主要是靠银行,储蓄资金的90%以上也主要是靠银行,应该让银行减少一些负担,万一出现系统风险的时候,可以回避一些风险,而且也很有必要资本市场本身不能不断得让银行通过资本市场筹集资金,吸收资本市场的资金,久而久之,还是有些问题的。
这时候强调更进一步的发展固定收益,就是债券市场的发展。最近债券市场整个世界的比例,公司债比例越来越大,去年是7%,到今天为止有将近10%左右,仍然有发展的空间。因为各企业现在财务状况、盈利状况都非常好,可以通过市场,通过自己的信用,用市场有效资源分配的方式来去让他们自己筹钱,优胜劣汰,这很有必要,地方政府也可以用债券市场来发展。还可以多发一些新产品出现,包括信贷市场的证券化。
我们也可以发展一些国际业务,尤其像证券公司,大家都知道目前中国是在世界上筹钱最多的国家之一,同时也是提供资金最多的国家,这中间当中介的是外资,不是中国的内资。比如说中信证券完全可以在QDII,在海外运作资金的时候目前没有海外很好的管理公司,我们可以搞。这些地方都可以很好的发展。
我在两年前,参加了同样的会议,我提出对2009年的股市看好,后来证实我说的对,当时上市公司盈利不好,主要是金融政策刺激的影响,使得股市会提高。我对明年的股市看法仍然还是比较看好,这次不仅仅是由于金融问题,公司本身的盈利也不错,比较好的形势下特别重要的是进行改革,为中国真正的经济发展奠定比较健康的金融体系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