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10月份宏观经济运行数据的发布,关于CPI(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的讨论变得格外热烈——无论是关于数据准确性的争论,还是对对加息的预估,毫无疑问,通胀管理的压力明显加剧。
通胀与宏观调控压力都在增加
国家统计局11日发布的10月份国民经济主要指标显
示,10月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3.1%,比9月份回落0.2个百分点;1-10月份,城镇固定资产投资187556亿元,同比增长24.4%,比1-9月份回落0.1个百分点;10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285亿元,同比增长18.6%,比9月份回落0.2个百分点。与此同时,10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上涨4.4%,涨幅比9月份扩大0.8个百分点。宏观经济的几个主要方面都出现了环比的回落,而CPI却向上猛蹿,扣除物价因素,二者的落差则更加明显。似乎“低增长,高通胀”——这种经济运行的最不好的情形已经越来越成为可能。“估计这种情况将一直延续到明年一二季度,这对宏观调控和管理通胀造成两难选择。”民生证券首席经济学家腾泰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说。
事实上,在此之前,年内还将加息的判断已成市场共识。央行近日在公开市场发行的320亿元一年期央票,中标收益率调高5.24个基点至2.3437%。作为银行利率调整的风向标,这一调整加剧了市场的忧虑。而11月10日晚,央行决定自11月16日起上调存款类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一连串的货币政策,针对的目标无争议地指向通胀走势。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也表示,虽然目前的CPI是结构主导型的价格上涨,但非食品类价格也开始出现上涨现象,这需要引起重视。
美国启动新一轮的货币宽松政策以后,释放了大量的流动性,进一步推动了资源、原材料和农产品价格上涨,这对中国经济发展造成的影响最主要的就是加大了通胀预期。
“物价上涨压力在加大,宏观调控压力也在加大。”盛来运说。
防止对通胀的误读
对于当前通胀走势的分析,人们曾经十分熟悉的“结构性通胀”的说法似乎仍然合用。
从统计数据看,食品类价格和居住类价格上涨是10月份CPI上涨的主要推手。10月食品类价格上涨10.1%,为CPI贡献了74%,居住类价格上涨4.9%,为CPI贡献了16.6%。
对于食品价格上涨的原因,盛来运认为,主要原因除了成本推动和流动性比较充足之外,一方面,来自国外农产品涨价以及大宗商品涨价影响了国内食品价格,特别是由于部分国家干旱,粮食减产导致农产品价格上涨。同时,国际原材料价格大幅上涨,特别是原油价格上涨,直接影响到包括农产品在内的生产成本增加,尤其是三季度以后国外的流动性进一步推升了价格。另一方面,自然灾害多发、重发,如10月重要的蔬菜供给地海南发生洪灾,这也对食品价格上涨产生很大影响。
“CPI4.4%的增幅,实际上不能反映普遍的物价水平”,腾泰认为,“占三分之一权重的食品类价格变动,对CPI的整体水平造成了一些‘假象'。事实上目前核心CPI增幅还在1%以下,应防止对通胀走势的误读。”
其实,关于CPI权重和真实性也是近来颇多争议的问题。11月9日,中国社会科学院一份研究报告称,2006年1月至2010年5月间,中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系统性低估超过7%。这份名为《数据和主观感受:CPI是风动还是帆动》的报告说,据测算发现,在5年中,按照CPI常规的编制程序,有-7.53个百分点无法用8个分项指数及其权重来解释,“可以被视为人为调整的痕迹”。
对此,国家统计局城市司副司长庞晓林认为,通过数学模型推算出来“被低估7%”的结论,仅仅是一家之言,CPI不是用模型推算出来的。庞晓林表示,价格指数计算公式有很多种,如拉氏公式、派氏公式、理想公式。同样的基础数据,利用不同的计算公式计算出来的结果存在一定差异。由于调查成本以及基础资料来源的局限性,目前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采用拉氏公式计算价格指数,每五年调整一次“商品篮子”。我国价格指数编制也是每五年调整一次“商品篮子”,每年则根据城乡居民12万户消费调查资料及相关资料调整一次权数。“CPI被低估”的结论“是主观推断,与事实不符”。
腾泰则认为,食品价格占三分之一比重是否准确值得讨论,在欧美国家,这一部分的权重占16%—20%。而在最近的一次学习班上,国家统计局人士也表示,CPI构成的权重,也将根据中国居民的实际生活情况进行必要调整,比如降低食品类权重,增加居住类的权重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