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是外资行存贷比达标大限。对于像张在荣这样的外资行行长而言,管理好流动性是一项必须完成的任务。
2008年底星展中国的存贷比为147%,2009年底降至140%,目前为80%。“今年一年来我们在吸收存款上花了不少心思,力度也很大。”张在荣说。
但张并未感到轻松,在其看来,2011年存款市场的竞争会更加激烈,他们的对手不仅仅是存贷比未达标的外资行,还包括实力更强大的中资行。
因此未雨绸缪势在必行,除了大力吸存之外,张在荣表示,他们已申请在内地发行15亿-20亿元人民币债券,以进一步增强流动性管理能力。
目前该申请已获银监会批准,正待央行批复。
存贷比:从140%到80%
《21世纪》:今年星展中国存贷比砍了近半,但今年存款竞争市场激烈,中资银行也面临存贷比的高压线,高息揽储屡见不鲜,你们是怎么做到大幅降低存贷比的?我们听说有一些外资行,是靠压缩贷款增速达到的。
张在荣:我们存贷比的改善,通过存款的增长而非压缩贷款的方式来满足。今年我们在吸收存款上花了不少心思,力度也很大,整个存款今年增加超过80%。
我们主要是依靠存款本身结构调整,一个是加大了银行网点的铺设力度,吸引零售客户的存款。另外大量增加了企业存款及保险公司等机构的大额协议存款。
《21世纪》:增加企业存款和大额协议存款,你们的“武器”是什么?
张在荣:企业存款方面,我们主要是发挥星展在亚洲地区网络和关系优势,星展银行母行在新加坡,在香港地区有子行,在台湾地区有客户群,在印度、印尼亦有业务,这些海外客户在中国也有一定的业务量,这就是我们新的业务增长点。
例如,我们新加坡的客户经理可以推荐他们新加坡客户将其内地存款转移到星展中国。通过类似合作,我们今年企业存款大增。这也体现出我们的亚洲关系。
大额协议存款方面,主要是与我们之前在海外有业务合作的一些外资保险公司的拉动。
《21世纪》:就我们所知,外资保险公司大额协议存款的利率成本比较高。
张在荣:大额协议存款利率确实比较高,所以我们也不会做得太多。但其期限通常是5年以上,稳定性比较好。监管层要求外资行存贷比在2011年底达标,因此这种协议存款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帮助外资行跨过2011年这个门槛。所以尽管成本较高,也必须吸收一部分作为应对之策。
《21世纪》:2011年是存贷比达标的最后期限,你对明年的存款市场竞争状况如何看?
张在荣:我个人看来,2011年市场上的存款业务竞争会白热化。一方面外资行要达标,必须大量吸储,另一方面,中资行会争取上半年早放贷款。而贷款集中发放也就意味着他们需要在市场上吸收越多存款以保证存贷比,这更会加剧存款市场的竞争。因此我预计到2011年,我们真正的潜在竞争对手是中资行。
拟发人民币债
《21世纪》:星展中国曾有计划在内地发行人民币债券,现在进展如何?拟发债的规模有多大?
张在荣:我们是第二批申请在内地发行人民币债券的外资行,申请在今年9月获中国银监会批复,现在在等待央行批复。具体什么时候发行,还取决于监管审批进度和市场的状况。
我们计划发行的人民币债券规模不是很高,最终视市场情况而定,可能在15亿-20亿元之间。
《21世纪》:发行人民币债券是出于什么考虑?与降低存贷比目的是否相关?
张在荣:目前来看,发行金融债并不能降低存贷比。但发行金融债的一个好处,是能确保银行在一段时间内保持一定的流动资产,有足够的流动性比率。
星展中国的流动性资产比率原来并不是太高,因此最初考虑发行人民币债券来增加流动性。但现在我们的流动性资产比率相当高,发债的紧迫性有所减弱。不过,最终决定还是要发行,是因为人民币债券是三年期限,它对外资行跨过2011年的存贷比挑战还是有间接的帮助。
《21世纪》:此前三菱东京日联银行发人民币债券,主要是解决存款和贷款期限匹配的难题。很多外资行90%以上的负债期限低于1年,但资金运用中中长期贷款占比却非常高,你们发债是否也有解决资产期限匹配问题的考虑?
张在荣:缺口是存在的,但不是很大。很多银行都存在这个缺口,因为存款期限短,贷款期限长,银行可以收取更多利差,因此总是会存在一定缺口。但反过来缺口不能太大,这会引起流动性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