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盈率同为20倍的酒业公司和煤炭公司,你选哪家心里会更踏实?”
一个抛向《华夏时报》记者的反问代表了当下投资圈人士内心的纠结。
由于新一年的行业配置主线目前还不清楚,是转向消费还是转向周期,在东吴新创业基金经理王少成看来,皆有可能。
“长期投资就不存在这个问题的纠结,如果考察三年时间,无疑买消费类公司更踏实,但基金经理不能仅注重三年后的结果,每年的排名压力也会让基金经理更注重今年的过程。”
《华夏时报》记者新年第一周对券商、基金等机构投资者进行调查显示,去年12月A 股先扬后抑再扬,使得多数机构情绪浮躁,对于趋势判断的分歧也日益显现。
这种分歧让市场重回去年的“纠结轨道”。典型的表征是,2011年开门红中地产板块率先发力,但短短两天后,1月6日主力资金出现中等规模流出,股指回调;同时另一个现象是,在基金们普遍唱多大消费、新兴产业的同时,地产板块再度处于主力资金流入榜首。
平静的态势背后,暗流涌动。
流动性悖论的短期影响
目前的A股市场已处于历史估值的低点区域。整个A股市盈率为20.54倍,但板块估值结构性差异较大,深市中小板市盈率是沪市A股的2.87倍,创业板是沪市的4.61倍。
王少成在1月6日晚告诉记者:“大盘周期性股票和小盘非周期性股票估值差持续扩大已有一年多时间,现在这一问题依旧很纠结,因为市场状况和去年相比更为复杂。”
在他看来,地产板块的逆势表现,很大程度上是对估值的修复,未来是否有新一轮的表现尚不明朗,但那些资金周转率较高的地产股可能存在交易性机会。“整个市场在犹豫,是选择低估值但始终难有表现的周期类股票,还是选择近期表现持续较好但从估值看风险较高的成长类股票?现在还没有到选择的最后时期。”
北京一位基金经理也向记者透露,由于对宏观指标的判断不一样,所以他们对周期性股票的配置在公司内部有很大分歧,有些基金经理在去年11月份就开始增配一些周期性股票。
王少成也指出,对于周期类也会慢慢加大一些配置,前提是通胀水平还在可控范围,经济增速还有向上空间。不过除了经济增长指标,王少成现在还有一个最大的担心,“如果1月前两周信贷投放过快,达到六七千亿,整个1月达到万亿水平,政策肯定会进一步收紧。现在通胀压力大,对流动资金的需求就会增加,实体经济就会更缺钱,信贷投放很难收住。”
国信证券研究员毛甜认为,通胀问题仍是目前管理层面临的首要问题,2011年一、二季度控制通胀将是货币政策的重点所在,这意味着流动性的收紧,同时不排除在一季度采用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等手段,来应对一季度的信贷高投放。
在王少成看来,这是一个死结。
“1月信贷不可能不多,多了以后就会调整。但是,1月下旬,市场将逐步把注意力转向基本面和流动性改善的因素上。”
中邮证券首席分析师田渭东也认为,1月A股市场可能先扬后抑。在他看来,新的信贷额度开始发放,机构为了新年的收获而重新开始布局,在人民币升值的背景下,国际风险资金会再次青睐中国这样的新兴资本市场,而目前大盘的动态市盈率又处于历史较低水平,因此,在众多压抑的情绪释放后,大盘短期会出现上涨行情。
中小盘股依旧是热点
记者注意到,王少成强调,今年监管部门还是会把中小企业上市作为重点,所以从这个角度看,中小板和创业板等中小盘股票还会是今年的一个投资主线。
2010年,IPO市场的一个亮点是中小企业板和创业板的融资表现首次和主板分庭抗礼,这种现象预计还会继续。
普华永道中国主管合伙人林怡仲向记者指出,由于未来出现大型企业IPO的可能性不大,预计2011年全年新股发行将达到320宗,其中30宗在上海A股发行,金额为1500亿元,其他290宗将在深圳中小企业板及创业板发行,融资总额预计为2500亿元。
在长城中小盘成长基金拟任基金经理杨建华看来,在经济转型期,传统产业将越来越多地受到资源、劳动力等多方面因素的制约,而中小市值公司多属于新兴行业,有政策支持,未来有望会有一批优秀的中小企业在“经济转型”的机遇中脱颖而出,成为中国经济未来的增长引擎。
他向记者坦言,投资股市就是投资企业的未来,所以追求成长性是股市永恒的主题,未来投资重点将会聚焦于大内需和战略新兴产业,这里面有很多属于中小盘成长股。
“现在具有高成长性的中小盘估值相对较高,因而市场存在一定的担忧情绪。但是,投资中小盘股的风险并不在于高估值,真正的风险在于企业的业绩增长能否达到预期,如果企业盈利增长能够达到预期,市场就会继续给予较高估值,所以投资中小盘股的要点在于甄别公司,需要通过研究和跟踪把握住这些公司的经营状况和业绩变化,控制风险,充分享受成长性。从这个意义上讲,投资中小盘股的进程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