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财经评论 > 民生杂谈

事关国企的说法无外三类

来源:南方日报
2011年03月08日11:07

  “两会”是参政议政、民主决策之地,所有的言论特别是提案,都有可能被转化成执政理念和法律法规,所以必须慎之又慎!任何借“两会”的平台将各自利益诉求无限放大的做法,都将与我们的共同利益背道而驰。

  我们的社会因国企问题正在发生“板块式分裂”。

  在国企改革的几十年里,各种事件争论和理论交锋从来就没有停止过。但是在多数情况下,社会各界还能够站在不同的立场望着相同的方向,期望“我们的”国企走出困境,做强做大。然而情况正在或者已经起了变化。由于国企无所顾忌地按照自己的牌理强势洗牌、发牌、出牌,民众已然成为牌桌旁的看客,忍无可忍的矛头直指“他们的”国企。在近几年的“两会”期间,针对国企管理层与员工高薪和高福利、行业性垄断与腐败等问题,社会各阶层各利益群体代言人的纷争达到白热化的程度。国企改革处在歌舞升平与千夫所指的极端对立之中,并不断挑战社会稳定的底线。

  去年的“两会”期间,就曾发生过央企代表与民企代表拍桌子的场面。那么今年会不会继续拍?会再大力一点拍,还是直接把桌子掀了?这不能不成为我们的担心。

  可以预料的是,代表委员们的言论如果涉及国企,无非以下三类:

  一类是国企以及政府监管方。无外乎罗列出一长串令人眼花缭乱无法核实的数字,证明战略调整多少,上缴税利多少,保值增值多少。结论是“好得很”,未来所要面对的是“继续深化”。对于怎么“继续深化”则多数语焉不详。对待批评的回应将会更加强硬,或直接封闭理论探讨的可能,进而引发公众的民粹情绪。

  一类是以民企为主的工商界。呼吁破除垄断和打破“玻璃门”、“弹簧门”,把国企与民企置于此消必定彼长的假设上引导全民拷问。这一类已不仅仅局限在言论一下而已,而是以正式提案的形式逼近现实。

  一类是以学术明星为代表的理论界。拿出精心计算分析的数字,一一反驳官方统计,专等这一天“放卫星”吸引眼球,结论是“糟得很”。那怎么办呢?要么是换一种学术化的说法重申“继续深化”,要么被公众舆论所左右,进行情绪化的全盘否定。不管是“继续深化”还是全盘否定,其方案(有时候连方案都不是)多不具可操作性。正如世界上流行的对经济学家的调侃——— 他们讲的都很对,但是却没有用。

  尽管可以说,“两会”就是参政议政、民主决策之地,就是应该言无不尽、百家争鸣,但是需要提醒的是:正因为“两会”是共和国的最高议事殿堂,所有的言论特别是提案,都有可能被转化成执政理念和法律法规。事关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基础,事关全民所有的庞大资产,事关每一位公民的权益,所以必须慎之又慎!

  不管是“两会”代表委员,还是主导言论传播的媒体,以及各位发出声音的各界人士,我们都必须站在对历史负责,对党和人民的利益负责的认识高度上,抛弃各自狭隘的学派之争、利益之争和脸面之争,从历史唯物主义世界观出发,对国企改革的功过是非作出准确的分析和判断,对国企改革的理论基础进行深入研究和探讨,由此推动理性的制度创新。

  对于在“两会”期间可能发生的针对国企的言论,在此先做一个因篇幅而无法展开的回应———

  不要因为国企曾经或者现在没搞好的历史逻辑,就轻易得出国企一定搞不好的理论逻辑,更不要由此提出全盘私有化的任何主意。那会让曾经给俄罗斯设计私有化方案的西方经济学家都感到不好意思。

  不要因为国企现在的“伟大成绩”,就轻易肯定国企改革的理论及路径“完全正确”。也不要因为挤出了“伟大成绩”中的某些水分,就完全否定国企的历史与现实作用。

  不要因为国企垄断(特指自然垄断和行政垄断)带来的弊端,就轻易做出肢解垄断,让民企、外企进入而带来竞争性提高的幻想。因为这样的垄断总是存在的,如果让后者垄断情况可能更糟。

  不要因为国企的高薪酬、高福利,就将基尼系数增大的危险信号与之划等号。上述行为确实需要规范和监管,但这并不是我们社会贫富差距拉大的根本原因。千万不要因此打死国企这只“替罪羊”,而放过了城乡差别、阶层结构、财产性收入差距等“马太效应”这个真凶。

  不要因为某些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国企专注于公共服务领域,就呼吁我国的国企全面退出竞争领域。请务必思考一下,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的国企在本质和作用上有什么根本的不同。

  这里绝对不是反对对国企改革进行评说,笔者也曾撰文指出国企改革“仍在错误的轨道上慢跑”。我们需要的是科学、理性的探讨,和准确把握国情破解难题的方案。任何借“两会”的平台将各自利益诉求无限放大的做法,都将与我们的共同利益背道而驰。

  作者系广东省社会科学院科研处处长

  

(责任编辑:王霄)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