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两会来了,搜狐财经即日起为您奉上好看的“马上石说”,邀请著名评论人士马光远石述思点评两会细枝末节。今天,我们聊聊“金融改革”。
石述思:周小川绕弯子 悄悄给房地产商泼冷水
3月12日下午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国家外汇管理局局长易纲,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潘功胜,丝路基金有限责任公司董事长金琦就金融改革与发展回答中外记者提问。
著名评论员石述思认为这场发布会应该是两会召开以来最为“稳健”的发布会,但仔细推敲还是有几点信号值得关注。
石述思首先指出,中国的经济和过去若干年相比较增速低了不少,这时周小川坚称新常态并不意味着货币政策的改变。货币政策并不需要新的提法。中国将继续审慎的货币政策立场。这一说法背后意味着,2015年开闸放水的可能性很小,过去靠投资拉动的模式恐怕不会再出现,那些呼吁加大投资、超发货币来刺激经济发展的那些人恐怕要失望了,比如房地产商,依靠地产过日子的地方政府,恐怕都要失望了。应该说,周小川的这一表述给他们当头泼了冷水。
但同时,对于实现利率市场化,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周小川并没有开出新的药方,石述思认为这也说明金融改革之艰难,既得利益集团之强大。
而对于金融改革过程中的一些实际问题,例如中小企业融资问题,周小川回答说“低效率占用资金情况应该改进,基层金融服务要扩展,形成竞争。将进一步支持中小企业贷款。” 包括利率市场化,民营银行的发展问题, CPI引发通缩压力的问题,在石述思看来,周小川的回答也是绕弯子,并无新意。
石述思认为金融改革牵一发而动全身,是中国经济改革最关键的领域,这也意味着金融体制改革仅仅寄望于央行是不现实的,当下的金融改革还是在行政主导下进行,日后能不能破冰,推动市场化进程,将是一个尖锐的考量。
同时,石述思提醒说,丝路基金董事长金琦出席了这场央行的发布会,是一个特别的信号。我们知道一路一带除了能缓解一些过剩的产能之外,还隐藏着更多的机会。金琦出现在央行的发布会,这也表明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在2015年将迈出关键的一步。当下人民币的国际地位与中国经济发展并不匹配,不是主权货币,制约了我们的经济发展。那么一路一带将通过渐进式的方式推动人民币国际化的进程。这对我们企业走出去,获得金融支持,寻找新的市场空间将是很值得关注的一点。
不管经济增长发展的压力有多大,回到过去发展模式几乎不可能,但是金融改革要获得巨大突破,也不现实。石述思认为,通过这场发布会,可以看出周小川的“两难”,也是金融改革的“两难”。
石述思同时强调称即使自贸区这样的开放前沿探索性的阵地,金融改革的方案与现有的全面深化改革的其他方案还是有不匹配的地方,有很大差距,这也再次佐证了金融改革之难。
金融改革增量路已经到尽头了,现在必须动存量了。
马光远:银行“金饭碗”也有可能破产
3月12日下午,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新闻中心举行记者会,邀请了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周小川等人答记者问。在记者会上,周小川就存款保险制度、货币政策、利率市场化、互联网金融的监管等方面回答了记者的问题。对于其中的存款利率市场化,经济学家马光远认为这是中国金融改革迈出的一大步,是里程碑事件。
马光远认为,央行的记者会最大的价值就在于,以后银行的存款利率可能会完全放开,而且可能性非常大,如果这一步完成,这意味中国金融改革市场化的最终要的一步就迈出去了。以前中国的金融比较慢,反映在两个方面,一是价格管制,也就是存款、贷款利率的管制,贷款已经放开了,如果存款利率也放开,银行之间就会产生竞争。二是是准入的管制,这是谁能办银行的问题。这两方面都放开了,金融改革的一大部分就算基本完成了。
马光远还说,如果存款利率放开,对于现有的银行,既是机遇也是挑战。银行要通过利率高来吸引用户,这样的话有些银行就会拉不到储户,就只能破产了,这也是正常现象。所以,下一步还要解决的就是设立金融机构破产的相关制度。我们现有的破产法,还不足以完全这方面的问题。这么几步下来,中国的市场化程度将会大大的提高。
精彩推荐
我来说两句排行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