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用“以股抵债”的办法来解决大股东侵占上市公司资金问题,这对于那些一无还款能力、二无优质资产抵债的大股东以及相关的上市公司来说,无疑是一个非常现实的选择。但任何事情都是“一分为二”的,如果“以股抵债”被大股东利用来作为股权套现的工具,那么,它必将成为损害流通股股东及上市公司利益的利器。而从目前市场上所反映出来的情况看,不排队“以股抵债”暗藏有“十面埋伏”的危险。
一、不排除上市公司有调节“每股净资产值”指标的可能。在处理国有股问题上,国有股的定价往往不低于每股净资产值,如电广传媒(000917)(相关,行情,个股论坛)“以股抵债”的价格确定为每股7.15元,而公司的每股净资产值为7.12元,仅仅高出0.03元。也正因如此,这就为上市公司调控净资产值提供了空间,该报废的不报废,该提取的费用也不提取,尽可能地抬高净资产值,从而使得上市公司的股权可以最大限度地抵减所拖欠的债务。因为在上市公司里一切都是大股东说了算,所以进行这种帐务调节是很有可能的。
二、股份估值报告是否“公正”也是未知数。虽然证监会强调“以股抵债”价格的确定要建立在中介机构专业意见的基础上,需要进行价值证估。而电广传媒甚至还与控股股东分别聘请了独立的市场评估机构及财务顾问机构,对公司价值进行第三方公正估值,但由于大股东对上市公司的影响力,以及中介机构的利益驱动性,最后出具的估值报告到底有多少公正性还实在是个问号。
三、每股净资产值陷阱。国有股定价不低于每股净资产值,但这对于流通股股东来说,无疑是合法利益的被侵占。如电广传媒的每股净资产值为7.12元,而实际上在进行两次转增股本摊薄及三次红利派发后,国有股对每股净资产值的贡献只有0.442元;相反,流通股股东由于高价发行及增发,每股所做的贡献却高达13元,因此,按每股净资产值来抵债,这意味着国有股东对流通股股东利益的侵占。
四、净资产收益率提高的陷阱。提及以股抵债的“好处”,有一种常见的看法,就是能提高企业的每股收益,提高净资产收益率,如电广传媒称,“以股抵债”实施后,公司2004年中期的每股收益将由0.09元上升到0.12元;净资产收益率也由1.33%上升到1.72%。这种看法只是片面的,因为这种数据只是反映在过去的数据上,它对公司未来的影响其实是个未知数。在公司资金被抽空的情况下,谁也不知未来会发生什么。更何况对于亏损的公司而言,“以股抵债”所带来的并非是收益率的提高,而是一种“负增长”。
五、大股东承诺的陷阱。在电广传媒的方案里,我们看到有大股东承诺在“以股抵债”后不再侵占上市公司的资金,上市公司也为此拿出了相应的办法。但这种承诺是否可以信赖却是个大问题。因为上市公司在募资之时也是言称要用好投资者的资金的,可最后这些资金都到大股东的帐上去了。因此这种承诺是否真正有效,只有留待时间来证明了。
六、大股东套现走人的风险。对于那些只知向上市公司伸手要钱的大股东,将其驱逐出大股东之列虽是人心大快,但同时也会给上市公司带来较大的风险。一是大股东把上市公司掏空了,只留下了一个空壳,甚至外加一大堆的问题;二是谁愿意接手这个烂摊子也是个问题,由此给企业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也是不可小视。
七、新的大股东可能带来的风险。按照“以股抵债”的办法,不排除有的大股东会因此而被逐出大股东之列。于是,上市公司又迎来了新的大股东。然而,这新一任的大股东是否还会重复上任大股东的故事呢?是否也会把上市公司当作提款机呢?
八、独董向流通股股东征集投票权之陷阱。征集投票权是被视为是保护流通股股东权益的,但实际上的真正效果并不好。由于手续烦琐等原因,独董所能征集到的流通股股东的投票权往往都是很有限的。其实,网上投票系统已经测试成功,这种方便流通股股东投票表决的网上投票系统为何不运用到电广传媒方案的表决中来呢?如此一来,这所谓的征集投票权之举,是不是成了妨碍更多流通股股东进行投票表决的障碍了呢?
九、“回避表决”陷阱。按照规定,股东大会在表决以股抵债方案时,关联股东应当回避表决。但对于那些流通股股份所占比例很小的公司来说,这种所谓的“回避表决”其实是没有意义的。由于非流通股股东之间利益的一致性,特别是在那些二股东、三股东、四股东也都有“以股抵债”的内在要求的情况下,他们显然是偏向于大股东利益的。因此,即便是大股东“回避表决”了,但最后所表决的结果却未必公正。所以,如果真要充分体现流通股股东的意愿,就应该引入类别表决机制,让流通股股东真正行使自己的表决权。
十、“利好”风险。“以股抵债”试点的消息出台后,一些市场主力将其视为“利好”来炒作,一些所谓有“以股抵债”题材的个股为市场主力所炒高。但“以股抵债”是不能简单地用“利好”与“利空”来对待的,它必须视具体的情况而定。所以,市场盲目地炒作以股抵债概念,它同样也会给投资者带来一定的市场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