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从表面上看,是股价在不断地破位,股指在不断地下跌,市值在不断地缩水,而实质是股市的功能在消退,一方面是投资者的投资不但得不到回报相反的是损失惨重,而另一方面股市的筹资功能也在受到威胁,新上市公司股票不断跌破发行价,甚至上市当天就使认购者成为赔钱的套牢族,如此下去,还能有谁再认购新股呢?要“稳定发展”的股市却在功能消退、在崩溃,怎么办?管理层目前能好不容易拿出来的对策也就是这个《关于首次公开发行股票试行询价制度若干问题的通知》了。
可是这个被一些人看作是重大利好的救市措施能救得了离崩溃越来越近的股市吗?现实是如此快地就作出了回答,虽然当天也刺激了一下股市的神经,股指跳空高开20来点,但是这个可怜的跳空高开缺口第二天就补上了,而第三天本来就摇摇欲坠的股市大盘即破位下行,创下了五年来的新低1303点。
股市的基础是什么?是投资者。一个股市把投资者都盘剥干净、斩尽杀绝了,这个股市还能有吗?在股市行将崩溃、“圈钱”受阻的时候,抛出了《关于首次公开发行股票试行询价制度若干问题的通知》的征求意见稿,从表面上看似乎是很民主的,是很市场化的,是又一个“改革和创新”,但是这个《通知》从骨子里就没有把股市的基础??真正的投资者放在眼里。征求意见征求谁的意见?能征求中小投资者的意见吗?电广传媒(000917)(相关,行情,个股论坛)就是由股东大会的由占1。7%的流通股东的91。28%的“多数”表决通过那个一刀宰去流通股东4。3亿资产的“以股抵债”方案的;发行股票又是向谁询价?《通知》里已很明确,那就是“向机构投资者询价”。
在中国股市,谁是真正的投资者?所谓的“机构投资者”是投资者吗?对于这个问题,本人看到了近日《搜狐财经》刊出的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博士、助理研究员尹中立的一篇文章,其中的一段已很能说明问题,特大段摘录如下:
“ 从投资机构行为看,投资机构包括证券公司、上市公司、基金、国有企业、私募基金。这些机构是操纵股价,导致股价扭曲的最重要的力量。为何我国资本市场中,操纵市场和证券欺诈行为非常普遍呢?究其原因有两点:
一是“老鼠仓”。拥有机构资本控制权的人在操纵股市之前,以个人名义以最低价格大量买入将要被操纵的上市公司的股票,然后用国有资本大肆拉抬股价,在最高价位卖出属于自己的股票(即所谓的“老鼠仓”)。个人获利丰厚,至于国有资本的盈亏已是无关紧要。这是中国资本市场有别于其他国家资本市场的重要特征之一,这也是中国股票市场投资者为什么无视风险的秘密所在。
二是锁仓和接盘。在我国资本市场上,锁仓和接盘已经非常普遍。所谓锁仓,就是利用自己手中掌握的资金,暗中与别的投资者合作,买入特定的股票,并将该股票锁定不卖。这样就可以减轻该股票上涨的压力,帮别人锁仓,可以得到对方给予的好处。
接盘与锁仓类似,只是介入的时间不同,锁仓是在股票还没有大幅度上涨之前完成的行为,而接盘则是在股票大幅度上涨之后才发生的。
在我国资本市场中,锁仓行为经常发生在基金的投资过程中。锁仓和接盘在证券行业内部早已是公开的秘密。之所以会频繁发生这类事件,关键在于我国与证券有关的金融机构的国有产权占控制地位,对于高风险的股票市场而言,国家无法对这些国有资本实现有效的控制。在股票市场,大量国有资本的存在,使它成为股市泡沫的主要最终买单者。
……”
就是这些“机构投资者”,事实上已是中国这个脱离本色、犹如赌场的投机股市的最大的投机者,成为左右股市的操纵者。他们可以制造出一个个蓝田股份、银广厦、东方电子(000682)(相关,行情,个股论坛)、中科创业、亿安科技、琼民源(000508)(相关,行情,个股论坛)、中关村、郑百文、德隆系、……等等,等等;还可以在中小企业版上市的当天,上演抬轿的好戏,把大族激光(002008)(相关,行情,个股论坛)高举高打推高到每股48元的天价,然后就接连地打压至目前的18元左右;还可以在《国九条》出台投资者满怀信心进行“价值投资”时,又疯狂地抛售蓝酬股,使股指跌去了近500点;还可以在联通实施大规模配股前得到“勾通”而悄悄地减仓,从而在该公司的前十大流通股东名单中一下子消失得无影无踪,然后是联通公布配股方案股价从5元多逛泻到3元多。
就是如此的这些“机构投资者”,就由于因为他们“拥有一批专业的投资研究和分析人员”,就“能够对发行人销售的股票提出反映市场需求的报价,其报价对新股发行价格的确定有着较强的约束作用”吗?现实在以往已不无证明,一个个的增发不都是采用“累计投标询价方式”的吗?又有多少增发不是遭受了“用脚投票”的命运?那些“拥有一批专业的投资研究和分析人员”、“对新股发行价格的确定有着较强的约束作用”的“机构投资者”,在增发、配股的包销中成了“对新股发行价格的确定有着较强的约束作用”的最终被束缚者,承销商变成大股东的现实见得还少吗?
在中国股市,真正的投资者是中小散户,只有他们与股价的市场化有切身利益关系,并决定“其报价对新股发行价格的确定有着较强的约束作用”。可是管理层总是无视他们的存在,在决定股票价格的关键时刻却抛弃作为市场主体另一方的真正投资者,又怎么能够做到真正的市场化?
也许不用多长时间就能通过“征求意见”而正式发布《通知》,并按新政策安排新股发行,“圈钱”是可以继续了,而一些人所希望的市场化,也许就象三年前的“市场化”国有股减持一样,被某些权威人士标榜为的“特大利好”变成了中国股市至今还在延续的灾难。
抛弃投资者的股市还能有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