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提要:无论是从成交萎缩到地量还是指数跌穿1300点大关,大盘正在接近底部。而市盈率的创新低和“双破”现象的出现,也预示着股市具有阶段性投资价值。
但即使是底部,那后市又会怎么样呢?大幅反弹或是反转的条件是否具备?>>发表评论
专题报道:证监会不再托市 1300点五年铁底轻易击穿
热门讨论:谁来善待你 我的股民
相关报道:
韩志国:股市危机是制度危机的全面爆发
股市离底部还有多远?
大盘跌穿1300点 建仓还是减磅
有多少利好值得期待
本刊记者 张学庆
“已经接近底部区域”或者“已经见底”成为近期股票市场最常见的一句话了,“那么是否大盘真正见底了呢?”很多投资者仍然表示很大疑惑。“从1600点开始就有人嚷嚷底部到了,可以逐步建仓了,但眼看着大盘继续下滑,根本没有反弹的意思。跌到了1400点,又有人说接近底部了,都跌成这样了,再跌也跌不了多少。但大盘还是跌到了5年来的新低1300点了。所以现在谁再说见底了,我们还能相信吗?”底部真的像个无底洞,越跌越深。>>发表评论
“历史学家”看股市
主要观点:出现底部信号
主要依据:成交量极度萎缩,新股跌破发行价,历史上底部区域都有类似现象出现
投资者或许不再理会关于底部的说法了,他们所能选择的就像郎咸平教授所说的“不玩了”。市场交易低迷,成交量一天比一天萎缩。9月6日沪深A股市场成交金额仅为51.38亿元,再创年内新低。如果扣除当日新股广安爱众(600979)(相关,行情,个股论坛)成交,那么,两地大盘实际成交金额49.29亿元,创下了2003年1月3日以来的新地量。9月7日,深市成交总额为17.70亿元,更是创下近3年来的新低。
9月9日,上证指数盘中一度跌穿1300大关,最低下探1292.47点,这个点位是自2245.43点大调整以来的最低点。
成交创出了新低,指数的跌幅收窄了,是否真的接近底部区域了呢?对此谁也不敢轻言现在就是底部了,大多数市场人士认为,市场正在接近底部,离底部不远了。
从历史上看,成交萎缩到极点往往提示市场将出现转机,预示着底部就要到了,同时管理层也会有利好出台,市场借机反弹或者反转。
就在大盘跌到了1310点后,管理层发布了《关于首次公开发行股票试行询价制度若干问题的通知》(征求意见稿),并且明确《通知》正式发布签不再安排IPO。消息一发布,人们第一个感觉是“管理层救市了”,但仔细看过《通知》后,发现只是为了融资有更合理的价格而进行的改革,并且只是暂停新股发行,并不代表新股发行被无限制的推迟。就此市场反弹了一下也就没起什么浪花。大盘继续下行。
与此同时,新股出现了上市屡屡跌破发行价的现象,这一多年来少见的现象也被市场人士看成大盘走到临界点的一个信号。
数据显示,2003年跌破发行价的公司数仅为8家,占当年发行公司的13.33%,而2004年160家公司发行新股,其中跌破发行价的有47家,占发行公司数的近30%。其中,长丰汽车(600991)(相关,行情,个股论坛)发行价14.1元,目前的股价为9.40元,跌幅超过30%,四川路桥(600039)(相关,行情,个股论坛)、恒生电子(600570)(相关,行情,个股论坛)、两面针(600249)(相关,行情,个股论坛)等跌幅也超过20%。中小企业板块中跌破发行价的比比皆是。
不仅新股跌破发行价,还有好多家老股票跌到了其净资产之下。“双破”现象成为市场的一大景观,这无疑说明市场积弱已久,跌到相当深的程度。
“没有永远下跌的股市。”市场人士表示,反弹随时会出现。
“双破”之后,新股发行不再是皇帝的女儿不愁嫁了,许多投资者放弃认购新新股。最新公告显示,于9月8日和9日上市的久联发展(002037)(相关,行情,个股论坛)与双鹭药业(002038)(相关,行情,个股论坛),被投资者放弃认购的比例创下了近10年的新高。而面对无人认购的巨额余股,保荐机构只能转而请出了承销团进行包销。
“新股不败”的神话终于在市场的跌势中破灭,这倒逼出了新股的询价机制。新的机制必然会让新股发行的是市盈率大大降低,市场定价机制的建立,对保护投资者利益是有利的。市场人士认为,新的机制的诞生也意味着市场即将出现转机。>>发表评论
“数学家”看股市
主要观点:跌出投资空间
主要依据:静态市盈率降至21倍,算术平均股价远低于“5·19”行情启动前的水平
不少证券分析师认为,从基本面看,连续4个多月的下跌,已经跌出了投资空间。分析师说,目前A股正处在最近8年以来的最低市盈率区间。到9月2日,如果以2004年的中期每股收益数据来计算静态市盈率的话,两市平均市盈率降至21.08倍,而如果算动态市盈率则更低。目前,动态市盈率低于10倍的A股已有近100只,10~20倍之间则超过300只,而20~30倍之间的也超过400只。以2004年8月31日的收盘数据计算,上海A股算术平均价格为6.59元,比“5·19”低点9.12元的股价水平低27.7%。A股市场整体的估值水平,已基本与国际成熟市场水平接轨。其中,A股市场中具代表性的核心资产(约200~300家公司),估值水平已接近香港恒生成份股。
从这一角度看,目前A股市场整体估值水平显然处于较低水平,目前多数股票至少已经显露出阶段性投资价值。
市场人士认为,既然有股票的价值被低估了,就会吸引资金入市,那么市场的下跌空间就十分有限,市场距底部不远。
在市场还在讨论是否是底部之际,境外资金对A股市场的兴趣大增。香港恒生银行继7月中旬推出A股保本基金后,最近又推出3只A股保本基金。其中,投资期最长的为4.75年,保证收益率高达11%。恒生银行表示,从投资价值角度考虑,经过了一段时间的调整,A股市场的吸引力已经大大加强了。
不仅是恒生银行,其他QFII也在要求增加投资额度,从半年报公布的信息显示,QFII在35家上市公司的10大流通股名单中出现。QFII进入A股市场的资金从40亿元增加到100亿元左右,加仓明显。港口,交通运输、金融、零售业公司被QFII增持。QFII的积极姿态似乎从另一侧面表明,A股市场的底部区域正在被认同。>>发表评论
“哲学家”看股市
主要观点:真正底部还有一跌
主要依据:不破不立,破了再立
不过,市场悲观者认为,真正要到底部,大盘还应该有一跌。历史经验表明,底部常常伴随着一次次较大的恐慌,但在近期市场上,投资者对每天的下跌也习以为常了,没有出现恐慌性抛售,相反观望气氛浓厚。有人更相信,“不破不立,破了再立”的市场信条,只有跌破1300点,才能重燃投资者的投资欲望,市场才能孕育着重生的希望和机会。
从另一方面看,虽然目前新股已暂停发行,但市场更担心的是,恢复发行之后可能会有更猛烈的扩容潮。中石油、交通银行等超级航母正等待下水,出于这些利空预期,大资金不会在此时轻易进场,更多资金在观望,而没有资金面的配合,大盘要走出跌势恐怕不是在朝夕之间。
“判断底部是否到来不能单从技术面上做分析,更要看到政策面和基本面对股市的影响。在政策面上,虽然有所回暧和松动,但宏观调控并没有结束。”有分析师指出。
从历史上看,在宏观调控过程中出现大规模的上涨行情,几乎是不可能的。相反,宏观调控对股市的影响极其巨大,从1993年、1994年宏观调控对股市的影响可以看出这点。而现在从1780点下跌到1300就言底,可能对宏观调控产生的影响估计不足,因为宏观调控将直接影响到上市公司的业绩,这在今年下半年或者明年上半年会有所显现。因此,很难断定现在就是底部。>>发表评论
“力学家”看股市
主要观点:像样反弹难现
主要依据:困扰股市的不利因素太多,反弹很可能是昙花一现
再进一步看,即使到了底部后,是否会有大级别的反弹甚至反转行情呢?因为判断是否到底部的市场意义,对投资者来说,就是对走出底部寄予希望,希望能抄底,等待上扬行情的到来,以赢得丰厚的收益。
证券分析师认为,大盘自2001年2245点见顶以来,上证指数已有3次在1300点以上形成重要的中期底部。无论是从技术角度分析,还是从市场心理角度分析,甚至从政策面分析,1300点是多头的最后一道防线。虽然目前做空力量已经逐步减弱,大盘蓝筹股也在补跌,而在跌破1300点后,单靠技术面的超跌难以引发大盘形成像样的阶段性反弹行情。因此,寄希望于管理层出台利多政策也许是市场的无奈选择。
说到底,中国股市要化解目前困扰股市的众多不利因素,才可能会形成转机,否则即使形成反弹也很可能是昙花一现
8月31日,中国证监会基金部副主任、中国证监会规划委委员波涛撰文指出,我国股市目前所面对的局面,已不是纯粹市场景气循环意义上的熊市,而是已经同时转化成我国股市发展模式、发展道路意义上的危机。目前的股市,不但被主流储蓄资金所代表的长期投资者所拒绝,而且也正被越来越多的短期投机性资金所拒绝。
市场形成的共识是,目前股市靠市场本身已经很难扭转颓废的局面,需要政策和制度的共同改革,来推进市场的发展,重塑投资者的信心。
从市场来看,投资者把更多希望寄予“国九条”的逐步全面落实,但现实是这样的希望可能会落空,“只听楼梯响,未见人下来”,各项措施还在研讨之中,而新措施的出台必定是利益的重新分配,究竟市场中哪方利益会在进一步的改革中受益,目前还存在很大不确定性,这将是一个多方博弈的结果。
而为市场所诟病的股权分置,至今还没有形成任何解决方案,流通股股东希望得到补偿,而国有股股东也希望利益最大化,在这样的情况下,如果解决方案不能更多考虑流通股股东的利益,那么期望市场形成反转也只能是一种奢望了。>>发表评论
“政治学家”看股市
主要观点:“熊转牛”缺乏制度性保障
主要依据:资本市场还存在两个制度性的问题,即由于设计缺陷导致的单边市和半流通市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著名经济学家成思危对目前的股市危机作了深刻的分析,他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认为,“要使纸面上的政策收到实实在在的效果,其间还有大量的工作要做。特别是原有利益格局的调整,要花很大的功夫。就拿退市来说,没有哪个地方政府愿意它的上市公司被摘牌。另外,为什么在弱市的情况下一些公司还在进行再融资,根本原因就是流通股和非流通股的股东利益是割裂的。还有,流通市值只占GDP百分之十几的一个市场,却有上百家券商,但是你说把哪家经营不善的券商破产,都不是一件简单容易的事。这些都涉及到利益格局的调整以及观念的更新,不要寄希望于短时间内大功告成。”
成思危认为,导致股市至今已经经历了3年的熊市的最主要原因是投资者缺乏信心,而这一结果的出现也有其必然性。从股票投资的风险和回报应当对称的观点看来,投资者要能取得高于债券投资的回报,才会愿意承担股市的风险,买入股票。股市应当是一个有效的融资和投资的场所,而我们现在的市场在强调融资功能的时候,忽略了投资功能。在上市公司以相对低廉的成本进行融资的同时,投资者却难以获得高于债券投资的回报,最终导致投资信心受到挫伤。
另外,股市本身也应当是一个适度投机的场所。适度投机有助于股市的活跃,但中国股市的问题是过度投机,这是中国股市陷入困境的另一个原因。
除了过度投机,他认为目前资本市场还存在两个制度性的问题,即由于设计缺陷导致的单边市和半流通市。单边市就只能做多不能做空,股市难以充分发挥其功能;半流通市又造成同股不同权,非流通股的大股东根本不关心流通股股东的利益,即使在股市不景气和低潮的情况下,他们仍会选择通过增发等方式圈钱。这两个制度性问题不解决,中国股市的发展将遭遇极大的困难。
现实的状况反映出中国股市正在经历发展中最困难的时期,在难关尚未渡过之前,任何期待大牛市出现的想法都是一种奢望。
波涛提出,股市发展政策的当务之急,是给股市一个至少3-5年的“休养生息”的恢复期,一方面可以使投资者的利益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性增长,另一方面可以争取到进行制度性改革的时间。十几年来,股市所有活动的目标只有一个,这就是达到融资规模的最大化。因此,他建议逐步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使股市从以股市“圈钱者”的利益为本向以股市“投资者”的利益为本的方向转型。在今后3至5年内,应显著放缓我国股市的扩容速度,降低新股上市的一级市场发行价格。此外,应将公司现金红利分配与融资再融资机会挂钩,使上市公司的红利分配水平达到或超过债券收益水平。
也许在股市一系列制度性问题解决之前,市场不会有真正的底部。>>发表评论
查阅更多理财文章,请登录第一理财网(www.Amoney.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