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第二篇:“完美告别”的背后
经济学家所说的“没有温度的高烧似乎并没有保持多长时间,因为物价已经越来越高了。
进入2003年第三季度,物价的上涨已呈不可阻挡之势。9月以来,全国市场粮、油、肉、蛋等价格全面上涨。对于城市居民来讲,这是一种久违了的感觉。一些居民抱怨,连西红柿和黄瓜都卖到2块钱一斤,这是往年下雪后才有的价钱。困惑的网友在网上发问:“谁能告诉我,为什么我们这连烧饼都在涨价?
飓风起于青萍之末。一些分析认为,由于粮食减产、粮价上涨引起的这一轮居民消费价格的上涨呈现蝴蝶效应,其影响正在波及各个领域。由于粮价的上涨,一些在外地打工的农民开始考虑回家种地是不是更划算一些。
房价依然在上涨,在上海等城市更是一路飚升。
国家统计局的统计显示,2003年1-9月,CPI上涨0.8%,涨幅继续提高。9月当月同比上涨1.1%。10月,上涨1.8%。11月,一下蹿到3%。12月,更是达3.2%。
上涨的不仅仅是消费品。2003年1-9月,工业品出厂价格上涨2.4%,其中生产资料价格上涨3.8%。家电企业的老板抱怨,0.5毫米硅钢板2002年上半年的价格还是每吨4000元,但是现在已经涨到了5000多元。
和物价一样不断走高的是投资。2003年1-9月,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长30%,是1997年以来的同期最高增幅。一些行业热火朝天,以房地产、汽车、钢铁、建材、电解铝等为代表。经济学家张曙光说,超过30%的投资增长率其背后的问题是不能不注意的。
投资的高速增长带来了煤、电、油等基础能源以及运输的高度紧张。在全国的大多数省份,都出现了拉闸限电的情况。2003年9月,宁波一位塑料行业的老板告诉记者,当地的供电很早就采取了“开四停二的措施,这种局面在工业化程度较高的浙江非常普遍。在缺少发电企业的湖南,一些居民只能靠蜡烛来照明,多年不用的蒲扇又重新回到人们手中。
2003年10月,国家统计局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2003年三季度的经济运行数据,其中GDP增速为9.1%。学术界的警惕开始提高,持经济出现过热的观点开始增加,建议中央政府采取措施。其理由是,如果不提前采取措施预防,等到真正出现过热局面的时候,就难免要下猛药治理,付出高昂的代价,这是所有人不愿意看到的。
著名经济学家吴敬琏开始警告,要防止经济出现过热局面。媒体上出现《中国经济:温故1992》之类的文章。毕竟,1992年开始的经济过热,至今让许多人还心有余悸,而2003年的许多现象和1992年又有那么多的相似之处。
但是厉以宁、萧灼基等经济学家坚持认为,中国经济没有出现过热,不要轻言过热。一些学者认为,中国经济并没有完全走出通缩阴影,如果采取紧缩政策,则很有可能重新回到好不容易走出的通缩局面。在中国经济同时可能面临的通涨和通缩局面前,来自后者的威胁更大一些。但是,大多数人同意一些行业存在过度投资的观点。
中央对三农问题和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投入了更多的精力。2003年10月,温家宝总理为重庆农民熊德明讨工钱的事在全国引起极大反响,熊德明后来被CCTV评为“年度经济人物之一。振兴东北的战略思路也日趋清晰,第一批100个总值600多亿元的国家级项目散落东三省,东北地区一片欢欣鼓舞。
2003年10月,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对于发展非公有制经济等问题,作了许多前所未有的突破。
对当前经济形势的判断,中央政府的态度没有根本变化,但是对一些行业和一些现象的担忧更加明显。中央领导在不同场合指出,当前经济总的形势很好,但是要重视一些行业存在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等问题。对于地方投资的冲动,中央政府一再警告。
2003年11月5日,温家宝总理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发改委关于经济工作的汇报。会议提出了10项要求,其中一条是加强信贷管理。当天,国务院副总理曾培炎在会见中央驻港机构和在港中资企业负责人时说,现在有人提出中国经济再次出现过热问题,国际上也有专家提醒注意。他表示,中国现在经济形势很好,但喜中有忧,需要注意纺织、钢铁等一些行业。他坦言对贷款过快增长有些担心,还批评了有些地方开发区建设太多太滥。
2003年11月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京召开。会议认为今年经济遇到的困难比预想的大,但是取得的成绩比预想的好,强调要保持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同时,会议也提出了一些局部性苗头性的问题,比如,盲目投资、低水平重复建设的情况有所抬头,盲目兴办各类开发区,信贷投放偏快等。
不管如何,中央认为总的经济形势是好的。国家统计局副局长邱晓华认为,中国经济并不存在“过热或者“过冷的情况,不需急刹车,也不需踩油门。
央行加强了窗口指导,同时,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的措施也开始发生作用。自2003年9月以来,贷款增幅连续3个月下降。央行有关负责人说,这表明货币政策效应越来越明显。但是,总体来看,货币供应增长仍然较快。截至年底,广义货币供应量增幅为19.6%,高于全年GDP增幅和CPI增幅之和近10个百分点。
令中国领导人感到焦心的是,人民币升值的压力与日俱增。中国出口的低价产品对国际市场形成了冲击,针对中国产品的反倾销此起彼伏,中国成为遭受反倾销调查最多的国家。而随着中国成为第四大贸易国,连续多年的对华贸易逆差使得美国、日本等国家先后施压,要求中国调整汇率,改变盯住美元的汇率机制。2003年9月,美国财政部长斯诺访华,其主要任务就是希望中国改变汇率。但是,温家宝总理告诉他,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符合中美两国的共同利益。斯诺带着“人民币不升值的信息离开。实际上,在此前和此后,中国领导人都在不同场合强调了同一观点。
中国经济就在这种纷繁复杂的局面中走过了2003年。来自国家统计局的声音说,2003年,中国GDP达11.7万亿元,增长9.1%(后来修正为9.3%),高于原来普遍预测的8.5%,是1997年以来增幅最高的一年。财政和税收双双突破2万亿元,人均GDP历史性地突破1000美元。国家发改委主任马凯说,中国经济2003年出现了多年期盼的良好局面。国家统计局副局长邱晓华说,2003年中国经济是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以来最具活力的一年。一些分析机构指出,尽管中国经济现在存量意义上只是排名全球第六,但在增量意义上,已经是全球第二,2003年对全球经济增长贡献达16%,仅次于美国。媒体用《中国经济完美告别2003》的标题来报道这些令人兴奋的成就。
但是,在学术界,关于中国经济是否过热的争论并没有消失。随着时间的推进,争论反而变得更加激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