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日前报载,财政部将深化所得税税制改革,逐步统一内外资等各类企业的税收制度。数十家跨国公司联名上书对此表示异议;相反,我国企业界拍手称快。由于目前的税法给外资企业以超国民待遇,其实际缴纳税率比内
资企业要低10到12个百分点,国内企业对此十分不满,也一直以自己的方式与这种双重标准的税制进行博弈。“避税”就是这种斗智斗法的直白描述。多年来企业与政府的博弈,不能不说是税收政策即将改革的一个重要基础。
经济学眼中的经济人,是一个追求经济利益最大化、损失最小化的人。一旦涉及到自身利益,企业、消费者只要不违反政策,就想尽量减少经济责任。而政府则希望企业、消费者尽量多地承担经济责任,成为政策的忠实执行者。从这个意义上讲,经济政策实质上是一个有着上下限的区间范围,只要企业的行为合理合规,不超越这个边界,那就天经地义,无可指责。
然而,长期以来,政府职能部门中的某些管理者,却并不认同这一游戏规则。远的不说,2004年政府实行宏观调控时,有些部门就以严厉的口吻警告企业,要求它们必须遵守宏观调控政策,不得与政府进行博弈。否则,将有更为严厉的举措出台。这种心态很不健康。笔者认为,在政策规定的区间内,企业不仅有权与政府的经济政策进行博弈,而且经济政策的实现本身也是企业与政府博弈的结果。在这个斗智斗法的过程中,政府将不断校正、修改、完善政策,而企业将不断依据新的政策而校正自己的行为,改变自己的行为。政府的智慧在于使经济政策的顶线实现,而企业的智慧在于借助经济政策实现利润最大化。
中国正在争取更多国家承认自己的市场经济地位。在“入市”的过程中,政府职能部门的管理者首先应该调整好自己的心态,自己的思想、理念首先应该融入市场经济。现在的管理者(特别是高层管理者)计划经济的意识似乎太重了,动不动就对企业进行教训、警告。无论是国企还是民企,是公企还是私企,都是平等的,企业与政府也是平等的。政府与企业已经不是过去的“父子关系”,父子情结必须摈弃!政府及其管理者必须放下架子,按市场经济的游戏规则,与企业斗智斗法,在博弈中求得和谐。
( 责任编辑:杨茂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