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这一千古名诗在我们中国稍有文化的家庭,当小孩咿呀学语时就开始教育。目的显而易见,就是希望人们从小记住农民种粮辛苦,要珍惜粮食。但是,今天很多人却把它遗忘了,浪费粮食的现象随处可见。在某高校,学生们打饭十几分钟后,食堂中4个泔水桶已经装了近半桶。一位正在收拾饭桌的师傅说:“学校有四五个食堂,每餐至少有十几桶被浪费掉的饭菜。”被扔掉的食物中有大米饭、咬了几口的馒头、土豆等,甚至有像熘肉丝这样的好菜。在东北某大学的食堂里,平均每3名同学中,就有1名要倒掉部分饭菜。在餐馆里很少有人能把所要的米饭全部吃完,哪怕只动了两筷子,也没有人想着将其打包带走。一个小餐馆的食客每天倒掉的米饭至少有15公斤,一个月就将近500公斤。在住宅区有时甚至会有成箱、成袋的大米被丢弃在垃圾桶边。现在的许多农民,也不像父辈那样珍惜粮食了。掉在地里的麦穗很少有人再费心去拾了,某村几位老太太,一个麦收季节,每人能拾四五十公斤小麦。
近几年来,由于各方面的原因,我国粮食产后损失不但没有减少,反而有上升的趋势。中国农业大学对全国22个省574个县粮食产后损失进行了抽样调查,结果表明,我国粮食在收获、储藏、调运、加工、销售和消费中的总损失高达18.2%。也就是说,我国每年的产后粮食约有850亿公斤被白白浪费掉了,真是触目惊心。
一个有着勤俭节约传统的民族为何如此浪费粮食呢?分析原因,一是政府职能机构对粮食产后损失的忽视。二是发生在农村的粮食损失比较严重,如种子粮的损失、收获中的损失、农户储粮中的损失、粮食直接做饲料的损失。据调查,我国农村一年直接用粮食做饲料所消耗的粮食就达700亿-1000亿公斤,如果将这些粮食全部加工生产成配、混合饲料,不仅可以满足成倍增长的养殖业的需要,每年还可节约200亿-400亿公斤粮食。三是发生在流通中的粮食损失,包括加工过程中的损失、调运过程中的损失、销售中的损失等。四是发生在消费中的粮食损失。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我国城乡人民的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传统的“爱粮”、“惜粮”、“节粮”的观念有所淡化。近年来,粮食在消费者中的损失也明显上升。据有关方面调查,粮食在消费中的损失高达6.3%。报载,京城第一家垃圾分类回收系统——宣武区再生资源分选站运行3个月,居然挑出垃圾馒头35吨。据此估算,我国每年约有283亿公斤成品粮白白浪费在食堂、饭店和亿万户家庭中。
我国的粮食是否已经充裕到可以肆意挥霍的地步了呢?稍微关心时政的人都知道,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粮食进口国,且进口数量逐年增加。在每年为此花费巨额外汇的同时,粮食安全问题也已经成为从中央高层到社会舆论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在这种背景下,严重的浪费粮食现象更令人忧心忡忡。有识之士指出,在解决我国粮食问题的思路中,粮食节约理应作为重要的一环;只要人人都珍惜我们手边的粮食,消费会更趋合理一些,粮食短缺等许多问题也会迎刃而解。
我国是农业大国,近几年粮食年产量徘徊在4.5亿吨左右。由于我国人口众多、耕地不足等原因,人均粮食占有量长期处于不足400公斤的低水平。从目前形势来看,在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我国粮食的供需仍将在紧张中求平稳。因为今后十年,全国人口增长的趋势不会变,耕地面积逐年减少的趋势不会变,人均粮食占有量不多的情况不会变,也就是说粮食在中国所处的地位不会变。
如何重塑节约精神,倡导合理消费而不浪费粮食呢?一是要牢固树立忧患意识。粮食是“宝中之宝”,在粮食问题上,我们万万不可“饱汉不知饿汉饥”,一定要居安思危,把节粮、储粮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抓紧抓好。爱粮、惜粮、节粮,不能是空洞口号,也不应是权宜之计,它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节约粮食光荣,浪费粮食可耻”的风尚不仅过去需要、现在仍然需要。虽说我国已解决了温饱问题,但有限的耕地和有限的条件,我们的粮食远未充裕到可以肆意挥霍的程度。即使每年都像1998年那样高产,粮食总产达到5123亿公斤,人均粮食占有量也仅有394公斤,仍低于发达国家水平。我们没有糟蹋粮食的权力,也没有糟蹋粮食的条件。二是尽力发掘节约的潜力。据初步估算,如果把各个环节的浪费减少到最低限度,全国每年就可节约粮食200亿公斤。按照我国目前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生产这些粮食需要3000万亩耕地,并且还要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和财力。市民虽然不种田、不产粮,但节约粮食也相当于种了粮食,他们的千千万万张餐桌就相当于粮田。三是严肃法纪,惩治浪费。我们强烈呼吁全社会要高度重视浪费粮食的问题,加强爱粮、惜粮、节粮的传统教育。同时要对食堂、餐馆、饭店作出明文规定,对浪费粮食者处以罚款,对情节严重者给予曝光和处分,决不手软。
从某种意义上讲,节约粮食也是增产粮食。我们要努力营造爱惜粮食、节约粮食的舆论氛围,使各行各业、广大人民群众自觉树立爱粮、惜粮、节粮的道德风尚,使节粮成为社会的一个良好风气。
(作者单位:中共广东省委党校经济学部)
( 责任编辑:杨茂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