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组织研究室主任赵树凯历时一年多时间,奔波于河北、山西、山东、浙江等10个省区的20个乡镇,对乡镇改革进行实地调查后得出结论:机构减了,表面上看起来人员也有所精简,但财政开支却增加了;在有些地方,这种改革没有任何真动作,基本上是文字游戏,精简工作都落实在给上级的汇报材料中。这样的结论让他失望。(《中国经营报》2月19日)
乡镇机构改革喊了好多年了,尤其是当新一届决策层承诺五年内全面取消农业税后,乡镇改革的问题更是不可回避地凸现出来,亟待探索和推进。近几年来,一些地方有关乡镇改革的消息也不时见诸报章。然而,一个让人乐观不起来的情况是,许多地方的乡镇改革诚如赵先生所言,并没有任何真动作。没有真动作又要显示“动作”,于是乎,有的地方向设置了多年并形成了环境习惯、被群众接受的乡镇建制动手术,将乡镇合并,乡镇便在几天之内就如此这般做大做强起来,若平均两乡合一,则“精减”了百分之五十,若是平均三乡合一,“精减”的效果比例更大。也有的地方为了达到减人的目的,“打消”干部的后顾之忧,出台政策,让被精减者职级上升一级,工资上靠一级,今后普调工资与在岗一样人有你有。更有甚者,有的对乡镇改革的理解就是撤掉“乡”字一律称之为“镇”,以为“乡”是老土“镇”才新潮才可谓改革。时下的乡镇改革,以上情形怕是有些普遍。
乡镇机构改革的目的是什么?一是基层政府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合理定位;二是理顺上级各部门这个“条”与乡镇这个“块”的关系;三是减轻财政支出或人民群众“养人”过多的负担。
改革的目的决定着改革的内容,上述乡镇“改革”动作恐怕与此很难成立因果关系。单就减轻乡级政府开支而言,乡镇建制一改,老建制乡镇的办公场所荒废了,扩大后的新建制乡镇必要的气派则要跟上来,兴土木盖新楼,实为劳民伤财。而让那些有的刚入不惑之年的基层干部薪金一个子不少就提前离岗,若说成是为了减轻群众负担则会让群众贻笑大方。更别说还会有新的人员替补这些离岗干部的岗位了。但有些地方领导似乎并不理会这一套,他们只要这个精简的“比例”,只要这样的精简效果进入他们的公文和汇报程序。
我们赞成并呼唤着乡镇机构改革。但是,与这一改革目标南辕北辙的假改革反而误导着改革,使人民群众失去信心,这样的改革应该打上休止符。事实上,在共和国最基层的政权领域,那些正当人生壮年的基层干部,许许多多拥有丰富的基层工作经验,既然在拿着国家的俸禄,我们有什么理由让他们心安理得或心怀不满地闲着,而不让他们顺理成章地为人民做点什么呢?
( 责任编辑:杨茂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