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去年,全国很多地方闹“电荒”不得不拉闸限电。可湖北省恩施州从2001年11月起却因有关单位不解决并网问题,每年富余电力3亿度(今年将达到富余6亿度)无法外送,每年损失1亿多元。4年来,虽有湖北省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多方协调,恩施电力部门多次到国家有关部门汇报,但就是久拖不决。今年1月18日,恩施州电力总公司总经理王坤元对此向温家宝总理寄出一封信后,仅仅只用6天时间,在温总理的关注和批示下,有关部门立马督办,并已拟出方案。
中国是一个能源相对不足的国家,3亿度电是一个不小的能源数字,在电荒中也能起到一定的缓解作用,但是却白白地浪费掉了;一个州每年因电力无法外送的损失达1亿元,4年就是4亿之巨啊,对于当地来说是一笔巨大的社会财富,可到手的财富就这样白白地损失了。一边是拉闸限电的电荒之急,一边是3亿电力的白白浪费;一边是创造财富的艰辛,一边是手中的财富白白跑掉,形成了巨大的反差。这中间是什么东西在作怪?我以为这就是一些人的部门利益在作梗:一是缺乏“全国一盘棋”思想;二是“不给好处不办事”、“好处少了难办事”,已是一些部门办事的潜规则,好处不到位,即使严重的电荒和电力浪费同时存在,也会在“研究研究”的借口下长期拖下去,让你办不成事。这种现象并不新鲜,其它部门也不同程度地存在着。
我这样说,并非空穴来风。湖北省恩施州数量巨大的电力向外输送的问题长期不得解决,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3亿度电向外送当然离不开相应的基础设施,也需要一定时间的努力才能实现,不能说电力外送就能一蹴而就,马上实现。从2001年11月起至今已有3年多,难度再大也该能够解决了啊!难道时间还不充足吗?3年多时间连一个解决的方案都提不出来?无论怎么说都是说不过去的。但是当温总理作了批示之后,在发改委的督办下,仅仅只花了6天时间,国家电网公司负责人就致电恩施州电力总公司,提出了解决富余电力外送的“近期过渡”和“长期根本解决”两套方案,这是何等的高速啊!何等有力啊!有了这两套方案之后,再经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今年湖北恩施6亿度富余电力外送的愿望就将变为现实。这是值得可喜可贺的多方得益的大好事啊!
3年多没有办成的事,6天就办到了(指提出方案),这说明恩施富余电力外送并非是不能解决的世间难题,关键在于有关部门对待改革事业采取什么态度。只要你真心实意要办某一件事,再难的事也会变得容易起来。比如那些所谓政绩工程、形象工程,尽管在一片反对声中,也会把它办起来,甚至把它办“成功”(指“劳民伤财”)。如果他不愿办的事,即使是对人民有利益的大好事,也不愿办。比如恩施富余电力外送,既可为解决电荒尽一定力量,又为当地增加了社会财富,可3年多了,湖北省党政主要领导高度重视,多方协调,没有少做工作,有关部门却无意解决,向国家有关部门汇报也无济于事。在人民群众看来,部门负责人对自己职责范围内的事,在可行的条件下,都应该真心实意去办而且努力去办好,不应存在“愿不愿意办”和“讨价还价”的问题。但事实上这种情况在一些地方是严重存在的,甚至成了改革事业和社会发展的阻力。国家宏观调控中出现某些多次反复的难点,难就难在这里;甚至国家的很多政令、制度直至国家宪法和法律也难以全面贯彻实施,与这种状况都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3年多没有办成的事,6天就提出了解决的方案,这是国家总理的办事效率;6天能够提出的方案,3年多也提不出来,这就是一些部门的效率。改革中不是有“时间就是金钱(指创造社会财富)”的口号吗?我们不是正在建设高效廉洁政府吗?时间和效率是连在一起的,没有“时间”观念就无所谓“效率”二字。现在我们的国家正在办很多的大事,比如第一要务的“发展”、建立和谐社会、全面小康、宏观调控、依法治国、反腐败斗争、“重中之重”的“三农”、安全生产、社会保障、义务教育、社会就业……要办的事情实在太多了,不讲效率,以慢吞吞、懒洋洋的态度是办不成的,是难以适应当前的改革和建设任务的。我赞同有些人提出的“政府办事应该有个时间表”的建议,对任何工作都要规定按质按量完成的时间要求,不能“做多少算多少”,对纠正某些错误倾向如滥用公款、公车私用、上班时间不在状态(四川的提法,即干与工作无关的事)等等,也要限期纠正过来,不能长期蔓延下去。同时在讲时间和效率的同时,又要防止在工作中粗枝大叶、粗制滥造、不讲究工作质量的现象发生。 最后,我重复一些同志的深思之言:我们的总理是位人人敬佩的好总理,作为总理当然还会对事关全局的重大事件作出批示。但共和国只有一位总理,办事情,不应等到总理批示之后,才去“高度重视”,才去“提高效率”,应该像总理那样,自觉地肩负起政府部门和地方政府领导者应负的责任和使命,政府的效率才将会大大提高。
( 责任编辑:xiaoboh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