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自己做开发商”,喊出这一口号的于凌罡,堪称国内“合作建房”的始作俑者。对于凌罡的创意,好评如潮,应者众多,效仿者有之。然而,“口号”还没落地,义旗刚刚举起,于凌罡就投进了房产大亨的“怀抱”,开始商讨集体买房事宜。于是,追随者们在合作建房的网站上说“北京模式将告失败”。
记得“合作建房”消息刚传出之际,笔者就撰文指出,按照中国目前的国情,“于凌罡们”可以选择的道路只有两条:或“被拖死”--合作建房被各种名正言顺的程序拖住,寸步难行;或“被招安”--与房地产商合作,以“团购”形式争取最大的优惠。除此以外,没有第三条路可走,难以实现他们想要的结果,即通过对目前房地产市场暴利和暗箱操作的反叛,可以将房价降低最多40%,可以得到配套物业的收益,等等。
尽管于凌罡不承认“被招安”,于凌罡也一再强调合作建房联盟与开发商是合作的关系,而不是买卖关系,也反对别人将与开发商携手合作建房说成团购,但不管什么提法,“于凌罡们”的战略已经发生调整,已经把自己和开发商绑在了一起,于凌罡自己也承认,与开发商合作,是退而求其次的办法。无论用什么样的词语表述,只不过是一些文字转换的游戏而已,与当初他们设想的“合作建房”初衷、含义已经大相径庭。
其实,与房产开发商合作,绝非“于凌罡们”的本意,但他们有什么办法呢?“于凌罡们”一直想自己建房,也进行了艰苦努力。从春节前开始,于凌罡先后跑遍了北京几乎所有与房地产相关的政府部门,并送交他精心准备的文字材料。然而,于凌罡们申请的住宅合作社也一直没能得到政府部门的回复。此外,他们要自己建房,首先要解决土地问题,房产开发商能拿到正常价格的土地,他们拿不到。用他们的话说,“如果从开发商手里买地,即使让他们挣1000万元,我们还是比直接从政府手中拿地要便宜许多”……
在“于凌罡们”的遭遇中,处处是官方的障碍。一位打算参与合作建房的老者对于凌罡说:“政府、银行、开发商已经三位一体了,别指望他们了。”“与其说是房地产商黑,还不如说政府呢。你知道在房地产市场上政府拿走了多少钱?”与他们交往的开发商介绍:按照惯例,在整个费用中,政府大概通过税费拿走了30%多,真正的建安成本占25%,土地成本约占1/3。这三块,基本上把房屋的售价确定下来了。
这些议论和数据清晰地表明,政府是房价暴利的最大受益者,房价越高,那个30%的绝对值就越大;房价越高,所产生的GDP就越大,官员的政绩就越突出。这些还不包括那些看不见的“寻租收入”。所以,与其说“于凌罡们”反叛的是房地产商,不如说他们在努力扳开官方推动房价之手。
与多年沉淀的强大的规则、秩序相比,与既得利益者维护既得利益的厚重权势相比,“于凌罡们”显得太渺小和微不足道了。也许有人会用“螳臂挡车,蜉蚁撼树”来形容合作建房者的“自不量力”,但笔者以为,真正“螳臂挡车,蜉蚁撼树”的不是合作建房者。民生、民权、民主的脚步不会因一时挫折而停滞不前,谁阻挡“于凌罡们”建房的脚步,谁迟早会成为历史车轮下的“螳臂”与“蜉蚁”。
( 责任编辑:胡晓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