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人民币币值重估和汇率形成机制,没有必要也不应该在这几个月内就作出变化,应该给国内企业比较长的预期和准备时间。
有人曾预言,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将在“五一”长假之后的2005年5月8日发生。节前的4月29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一度从通常的8.276∶1攀升到8.270∶1,并且持续了长达20分钟,被认为是货币部门为人民币升值所做的试探和准备。这个预言最终落空,但没有改变很多人对人民币升值的预测,很快又传言人民币将在5月18日升值。
今年以来,预言人民币升值的言论越来越多;某网的一个网上调查表明,超过半数的投票者认为人民币将在近期内升值。升值的理由似乎非常充分,首先是外汇储备剧增,而且投机资本热炒人民币,大量热钱流入,这是人民币汇率面临的经济方面的压力;其次是4月上旬美国参议院通过“汇率报复案”,要求中国在六个月内允许人民币升值,否则对中国出口美国的商品征收27.5%的惩罚性关税,这是政治方面的压力;而温总理关于汇率改革出台将“出其不意”的讲话,更被他们认为是人民币将要升值的依据;补充论证则是人民币升值不会对中国出口造成太大影响。
但还是有很多人反对人民币升值,他们认为这将不利于中国的对外贸易和金融制度改革;美国的贸易赤字根源在于其经济结构,人民币不应成为替罪羔羊;资本流入和外汇储备过高的问题,可以其他措施解决,人民币升值并非良方。
这两方的观点都很有道理,对于人民币汇率问题,看来还有很多问题需要理清,我们首先需要知道,人民币汇率钉住美元这种局面,已经维持了很多年,肯定是有支持它的因素,这些因素是什么?现在发生改变了吗?如果没有改变,那这种局面仍然可能维持下去;如果发生了改变,那人民币汇率也要相应变化。
美国有人批评中国政府操纵人民币汇率,致使人民币币值被低估。但多年来人民币汇率钉住美元,显然不是中国政府单凭自己的意愿就能实现,也是因为它符合美国的利益,为美国所接受。这种汇率安排,实际上是以美国为中心的世界经济格局的一个环节,通过它,中国形成对美国的贸易盈余,获得经济起飞所需要的市场需求;而美国也借此利用中国的廉价劳动力,实现产业转移。只要这种经济格局能够存在,这种汇率安排就不会发生实质改变,从中获利的双方都有维持它的意愿。而这种经济格局存在的前提是中国内需不足,但又拥有充足而廉价的劳动力。
中国有廉价劳动力,向美国输出廉价的产品,遭到美国工会等组织的反对,但也得到在中国投资和经商的资本的支持,汇率问题会转化为美国的内部争论,不会直接影响到中国。这一次参议院通过“汇率报复案”,是其中的一方暂时获得了优势;但经过一段时间之后,更多的人看清楚自己的真实利益,另外一方会采取行动,这个法案将不能成为现实。人民币升值的政治压力将缓解。
内需不足则能缓解人民币升值的经济压力。资本流入和外汇储备过高,导致央行持有的外国资产不断增长,国内基础货币增加,形成通货膨胀压力。但因为内需不足和信贷规模扩张动力不足,基础货币没有完全通过“乘数效应”转变为货币供给,转化为信贷扩张和总需求增加;另外,内需不足也使货币流通速度降低,又阻止了货币供给转化为货币流通量,这都对通货膨胀起到了抑制作用。
因此,只要中国内需不足,又有充足劳动力,中美之间乃至世界的经济格局不改变,人民币就不会有持久的升值压力。
目前,中国不必太在意美国诸如“汇率报复案”等反应,当然,中国适当做出一些调整也是需要的,要认识到,世界经济格局可能发生变化,因此长期来看,中国需要做好人民币汇率制度改革的准备。
长期是多久?有国外专家估计,中国约有2亿过剩劳动力,每年创造约1000万个新就业岗位,因此,在20年内可以使名义利率维持低水平。但现在已经有事实证明这种估计有误,“民工荒”的存在说明,中国廉价劳动力的供给远远不能维持那么长时间。
而且,美国这次对人民币汇率的争论,不是停留在升值还是贬值这种问题上,有人提出中国应该担负更多责任,成为世界经济发展的一个引擎。这说明,中国在世界经济格局中的地位和功能将发生改变。
这些都是改变人民币汇率的因素,因此,人民币币值重估和汇率形成机制的变化将在几年内发生。但是,没有必要也不应该在这几个月内就实现,应该给国内企业比较长的预期和准备时间,重新定位,以迎接可能到来的世界经济新格局。
( 责任编辑:胡晓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