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访社科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尹中立博士
人民政协报民营周刊记者 包松娅
地方政府,银行,房地产商,炒房者等各方的利益都是勾连在一起的,处于各自利益的考虑,对于这个房地产泡沫谁也不愿意说破。
楼市和股市无疑已经成为2005年最热门的话题。鉴于对曾经的辉煌后飞灰湮灭的恐惧,我们禁不住问一句“楼市会不会成为第二个股市?”,对此记者专门采访了金融专家尹中立博士。
记者:对于把房地产市场和股票市场放在一起类比,您觉得这两者有没有可比性?
尹中立:在投资领域,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是最具有可比性的,这两者的价格形成机制极为类同。不同的是,股票市场只是完全的投资场所,而房地产本身既是一个消费品,又是一个投资品,所以它的价格形成机制比股票市场要稍微复杂一些。但是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都是投资市场的两大组成部分,也是非常容易产生泡沫的两大块。所以把楼市和股市放在一起比较是非常有道理的。
记者:目前楼市处于牛市的状态时,股市正是熊市。但是有说法称楼市的大牛就像皇帝的新装,众人都说漂亮,其实人人都或多或少地知道真相的危险,但是没有人愿意做“揭出真相的小孩”。
尹中立:地方政府,银行,房地产商,炒房者等各方的利益都是勾连在一起的,处于各自利益的考虑,对于这个房地产泡沫谁也不愿意说破,这其中起最重要作用的就是地方政府。
记者:地方政府在其中起什么样作用,出于怎样的考虑?
尹中立:在与房地产有关的利益集团中,地方政府扮演着比较特殊的角色。在我国的房地产市场,主要参与主体除了房地产开发商、消费者和银行以外,我国部分城市的房地产价格持续上涨表现出的强烈的中国特色就是地方政府主导下的房地产价格上涨。
似乎部分地方政府的这些行为是为了政绩,因为房地产价格上涨不仅可以提高当地GDP水平,而且可以使政府得到更多的土地出让金来搞更多的城市建设。而GDP也是地方政府官员政绩考核的重要依据。除此之外,也并不排除一些地方政府的一些政策为小集团的利益提供了空间,在已经查处的关于官员腐败的案件中,几乎都与房地产有染,但愿这只是偶然的巧合。
记者:那也就是说,房地产目前蕴含的风险是很高的,那么现在的这种“辉煌”还能维持多久,有说法这个心理预期是2008,您觉得有道理吗?
尹中立:崩盘的可能性很大,对于房地产市场来说,已经形成了一个典型的二元结构:一边是普通的市民,他们的收入水平低,已经失去购买住房的能力;另外一边是高收入群体,对于他们来说,没有购房的人已经很少,这些群体只是具有投资购房的需求。这种二元结构是非常危险的,但是2008的说法可以肯定是没有任何依据的。但是还能维持多久还不能预测,并没有时间表。
记者:您的意思是,现今的房地产市场崩盘的可能性非常大,您觉得房市会像当年股市那样大涨之后接着大跌吗?
尹中立:提到这一点,我们不得不提一下1996年的股市风云。
1996年伊始,我国股市跌得一塌糊涂,直到1月19日,沪指盘中出现新低512.83点。随后市场盛传其实领导层并不愿股市继续跌落时,拐点立即出现---以深发展为代表的绩优股率先发力,深科技在短短3个交易日内,股价涨了近2倍,紧接着整个股市开始疯狂大涨,一直持续到1997年5月。管理层对当时股市的非理性高涨进行不断地风险提示仍然止不住巨大的涨幅。
直到1996年12月16日,《人民日报》刊发了评论员文章《正确认识当前股票市场》,要求高度警惕证券市场的严重过度投机和可能造成的风险,以求对高昂的指数进行打压。当日开盘4分钟内,两市499只股票,除6只停牌外,几乎全部跌停。即便如此,这巨大的泡沫还是越吹越大,一直持续到2001年才崩盘。
记者:1996年的这次股市风波对我国目前房地产的状况有什么启示吗?
尹中立:4月4日,新华社以评论员文章的形式发表了题为《加强宏观调控,稳定住房价格》的评论员文章,针对房地产行业提出了调控意见。这篇对房价宏观调控的评论员文章和1996年人民日报对股市调控的评论员文章如出一辙。我所担心的是什么?我担心的是对房价调控的这篇评论员文章对中国房市将起到的效果会重蹈1996年股市的覆辙。
也就是说当年人民日报的评论员文章令股市大跌,随后又在股票市场上制造了一个更大的泡沫,一直维持到2001年才最终破裂,令股市从此一蹶不振,直到今天这种怎么救也救不活的境地。那么这一轮对房价的调控,极可能像1996年的股市一样促使房地产业在制造了一个更大的泡沫之后崩盘,从而使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半途而废。楼市可能成为第二个股市,这正是我所担心的。
尹中立,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研究员,曾就职于商业银行、证券公司、上市公司等,有丰富的银行和证券工作经验。现致力于资本市场的理论、政策及实务的研究,是最早号召各地狙击温州炒房团的研究者之一,也是持地产泡沫"破裂论"的代表人物之一。
见习记者包松娅
搜狗(www.sogou.com)搜索:“尹中立”,共找到
66,589
个相关网页.
( 责任编辑:孙可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