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界定李志刚的身份是件困难的事。他现任彼得?德鲁克管理学院理事长、光华控股有限公司总裁;同时是香港政府监狱事务顾问、全球最大的监狱组织“国际监狱团体(prison fellowship international)”的唯一中国人董事;他拥有自己的公司,并在国内建立了多个推动司法改革的研究院;他还是香港2002年“十大杰出青年”之一,曾任多家上市和跨国公司的香港、国内和亚太区业务总监,专业工作涉足能源、环保、化工、气体、金融投资等多个行业。
但数十年中,李志刚对监狱事务却始终情有独钟,这源于他18岁那年的一次社会实践活动。此后20多年里,他待在监狱的时间要超过很多刑事犯。多年的监狱志愿者活动使他从中获得了许多日常工作中无法体会的感悟。在接受本刊采访后的第二天,他又将赶赴四川的一家监狱,对那里的犯人和狱警进行创业培训。
两年前,为实践他的“社会企业”梦想,李志刚加盟光华控股。这个梦想也是光华控股创办人、董事长邵明路先生的价值观:以商业经营为手段,慈善公益为目的,以“社会企业”的兴起促成一个平等、互助、健康的社会。
李志刚用自己的行动诠释着对“生意”二字的独特理解:生意就是生命的意义,所以生意的基础要能体现生命的价值。
大学学的专业是机械工程,毕业于英国华威大学工程管理硕士,是英国机电工程师学会会员。作为一名机械工程师,我从基层的维修管理做起,逐步做到厂长、项目总监、销售和业务发展总监,然后是总经理。我十几年前从香港来大陆,建过工厂,做过营销,在跨国公司做亚太区业务拓展,那时候过的是一年坐100多趟飞机的“飞人生活”。我从香港企业跳到跨国企业,再自己创业,然后再来光华。这是我多变的职业生涯,但我始终没变的,是对非营利事业的长期坚持。
来光华两年,完全是因为它的价值观和模式打动了我。我非常尊敬光华的创办人邵明路先生,以营利为手段,解决社会问题,是我们企业的核心理念,作为集团总裁,我要保持公司使命的延伸。彼得?德鲁克先生也是我非常敬佩的一个人,他的学说无可替代,把他的思想和理念推广开来是我们光荣的责任。我们是带有历史任务和时代使命的,光华想建立一种新的体系和模式,来进行“另类的”慈善行为,使得慈善事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光华集团下设三大战略分支:一是营利业务,旗下有地产、金融、服务行业的一系列企业;二是彼得?德鲁克管理学院,致力于在企业家群体和非营利组织的管理者中推广德鲁克先生的理念;第三是慈善基金会,我们给弱势群体提供改变他们命运的机会。后两个是非营利机构,其资金支持都是由光华集团自己提供的。
光华跟其他企业不同,我们是一家“社会企业”,非营利事业的发展是我们企业的核心价值观。我们企业获取利润的目的,是用自身的造血能力来保持两个非营利事业的运转,我们管理团队的大部分精力也是放在非营利事业上。
光华进入大陆市场十几年了,已经有一定经营能力,我们的愿望是,通过我们的努力来创造慈善供应的新方法:通过盈利产生源源不断的资源,让资源不成为瓶颈,同时建立很专业的团队来实现我们的非营利目的。这是我们独有的核心竞争力和价值观,我以前在不同的跨国公司做过不少的策略管理,但可以把教育、慈善以及营利结合在一起的,光华还是第一个。
我现在的梦想,就是建设一个更坚实、更有效、更有前瞻性的社会企业,带给社会一个可操作的范例,让更多对社会责任有敏感的企业家,用这种方式改变未来的社会。
我们的口号是“从问题变成机会,从机会变成行动”。彼得?德鲁克管理学院培训的学生至今已有2.3万人了,其中包括6000名CEO。我们还在帮助中国解决一些基础问题,比如研究农村循环经济,寻找一些大型基础建设项目,希望社会企业贴近农村经济的价值链,以技术介入和农户之间的资源重组,来改善基层农民面临的困难。
彼得?德鲁克非常看重企业家精神,其实社会精神应包含在创业精神和企业家精神之中。现在很多学者都讲社会企业是一个第四部门。第一部门是政府,第二部门是企业,很多年前,西方国家产生非政府组织(NGO)这个第三部门,而还有一种赚取利润但不分红的非营利组织(NPO),则可以把一些弱势的、被隔断的群体重新纳入主流社会,是稳定社会的一支重要力量。
慈善如果跟经济挂钩,其实是更可持续的。这些年的“双线”发展中,我的确看见很多公益组织所提供的产品更利于社会和谐安定,但这个机构主要靠募捐来维持运转,其覆盖半径和有效性很有限。而“社会企业”这种非营利组织不单单提供资源来解决问题,更是提供机会,通过企业的运作培养专业技能,使需要帮助的弱势人群通过个人努力产出生产力。
每个人都需要找一个工作以外的情感寄托,你在做志愿者过程中学到的东西是工作中完全学不到的。24年前,我开始在监狱里做志愿者工作,当时还在大学读书。很多人问我为什么选择去监狱做志愿者,其实完全不是我选它,而是它选我。
我第一次去的是一个少年监狱,我比那里的犯人大不了多少,开始我也有点好奇和害怕。我带他们唱歌,发现他们很活跃,我在台上把节目做完以后跟他们聊天,感觉他们就像伙伴一样。第一次让我在他们身上学到一点东西,于是有动力再去别的监狱,一次又一次,我就长期来做这件事了。
有一件事可以代表监狱工作的意义。一年之后我再去第一次去的那家监狱,一出现有人就很大声的叫出来: 李志刚!他们不仅还认得我,而且还记得我一年前跟他们唱过什么歌,讲过什么事情。这对我是一个很大的冲击,我意识到我不仅仅是在做好事,而是感觉到,只要你向这些需要帮助的人敞开一点心扉,他们很愿意把他们的心完全打开给你。平常他们没有机会表达,但是当他们遇到一个可相信的人时,会非常真诚真心的对待你。所以不要讲现在的年轻人不听话,其实他们是有选择的。
20年来,我采访过很多死囚,很多都已经成为好朋友了。人们不了解他们,只把他们看作犯罪者,但我看到的不一样,其实他们很多人过去是受害者。他们在受害的过程中没有得到适当的医治,或者很多外界环境的因素使他们走上犯罪这条路。当然的确有天生害人狂,但我接触的比例中不到5%,绝大部分是受害者。
为什么有的人被判终身监禁,仍然很努力的活着?为什么有的人在社会上一辈子都没可能读到学士和硕士,但在监狱里他可以重新找到他生命的意义?这些是我无论在多少管理工作中都无法体验到的知识、人性、人的价值和人的生存能力。
最近我学到一个词??“生意”的新含义:“生命的意义”。生意的基础要能体现生命的价值,如果你的生意仅仅体现利润最大化,那不是生意的本质。刑满释放人员重犯率很高,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就是没人雇他们工作。所以我们非营利机构成立了一家装修公司,我是这个非营利机构的主席。3年以来,这个机构是收支平衡的,不用补贴就可以养活十几个有犯罪背景的人,并让他们重建家庭。
所以社会企业是实施慈善工作的一个新型工具,德鲁克认为,企业家根本上就应该具有社会性。我相信社会企业的发展将会成为中国新兴的一个社会现象和产业,我们现在大力推动社会企业,就是回归生意的本质??通过经营的手段,体会生命的意义。(记者/冯禹丁)
《商务周刊》:您最崇拜或者树为榜样的人是谁?为什么?
李志刚:彼得?德鲁克,因为他惊人的洞察力、远见和责任感。
《商务周刊》:从您的经历出发,您认为中国重新崛起,最大的优势和最大的障碍是什么?
李志刚:最大的优势是中国人的坚毅和冒险精神,最大的障碍是个人对权力的欲望和对财富的痴迷,以及陶醉于突然的成功。如果过于陶醉,危机就会来临,历史会告诉我们,这是一个阶段,不是一个结果,要清醒。
《商务周刊》:激励您日复一日打拼的或者您最欣赏的一句话是什么?
李志刚:我每天都放在心里的一句话是:逆境不再,强者永在(Tough time never lost, but tough people do.)。
《商务周刊》:请您向《商务周刊》的读者推荐几本书。
李志刚:我想推荐5本书: 美国肖律柏博士的《强者》;彼得?德鲁克先生的《创新与企业家精神》;鲍伯?班福德的《人生下半场》;戴维?伯恩斯坦的《如何改变世界》;《圣经》。
|
·谢国忠:把股票分给百姓 |
·苏小和 |经济学家距政府太近很危险 |
·徐昌生 |是谁害了规划局长? |
·文贯中 |农民为什么比城里人穷? |
·王东京 |为保八争来吵去意义不大 |
·童大焕 |免费医疗是个乌托邦 |
·卢德之 |企业家正成长 没有被教坏 |
·郑风田 |全球化是金融危机罪魁祸首? |
·曹建海 |中国经济深陷高房价死局 |
·叶楚华 |中国敞开肚皮吃美国债没错 |
热点标签:杭萧钢构 蓝筹股 年报 内参 黑马 潜力股 个股 牛股 大盘 赚钱 庄家 操盘手 散户 板块 私募 利好 股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