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搜狐 ChinaRen 17173 焦点房地产 搜狗
搜狐财经-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公司新闻 > 要闻快报 > 国资委2008国企典型巡访活动 > 走进中交集团

科技日报:创新成中交集团生存发展的企业基因

   6月20日,上午10点钟,上海长江口外的长兴岛附近,上海航道局的耙吸疏浚船航浚1001上,如同巨人臂膀一样的挖泥耙头,正从海底挖吸出泥沙……

  此时,在千里之外的北京安定门外中交集团总部,科技部部长田俊峰博士,指着计算机上显示的数据告诉记者:“现在这艘船的泥浆浓度改变了,看来它正在做调整,可能要换到不同土质的另一个区域作业。

  “这套‘疏浚智能化监控与计算机辅助决策系统’是你们从国外引进的么?”

  “这是我们完全自主开发的,属于国际首创!”田俊峰自豪地说。敢于创新,成为“中交”生存发展的企业基因。

  逼出来的自主创新

  中交集团,全称中国交通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是2005年12月,由原中国港湾建设(集团)总公司与原中国路桥(集团)总公司以强强联合、新设合并方式重组成立的。

  作为老牌国企,在港口建设、航道疏浚、吹填造地、桥梁道路建设等交通建设领域,中交集团是理所当然的行业老大。

  世界上主塔最高、群桩基础规模最大、斜拉索最长、跨径最大的斜拉桥???苏通大桥、世界上最长的公路跨海大桥???杭州湾大桥、规模和技术难度堪称世界之最的长江口深水航道治理、曹妃甸工业园区……这些大型交通基础设施基本上都是由中交集团承建的。面对一个个我国乃至亚洲和世界水工、桥梁建设史上诸多“第一”和“之最”,没有规范可循,只有自主创新才能生存。

  苏通大桥是我国建桥史上工程规模最大、建设标准最高、技术最为复杂的特大型桥梁,也是代表当今世界最高水平的桥梁,大桥建设遇到了数项前所未有的世界性桥梁建设难题。大桥设计要满足两艘5万吨级的第五代集装箱船在桥下自由交汇,并预留适当的安全空间。大桥设计主跨1088米,满足了当地的发展需要。国际桥梁学者曾经认为,斜拉桥的最大跨径不能超过900米。选择了主跨1088米,就意味着挑战国际桥梁学界的理论禁区。苏通千米跨越,如同攀登“珠峰”。中交二航局苏通大桥项目部总经理刘先鹏说,这是当地的地理、经济条件逼出来的。根据这一设计,大桥桥面距离长江主航道72米,即使是在高潮位、高汛期,大桥通航径的净空仍可达62米,可以满足巨轮通行。

  我国345.7万公里的公路上,有各类桥梁53.36万座,其中跨径超千米的特大型桥梁有7座。我国在国际桥梁界的地位相当显赫,拥有世界跨径前10位的斜拉桥8座、悬索桥5座、拱桥4座、梁式桥5座。其中绝大部分有中交设计、施工建设。

  敢想才能有创新

  如果说桥梁建设中创新是工程逼出来的,那么“疏浚辅助决策系统”研发则是敢于向强者“叫板”,根据我国实际大胆攻关的结果。

  作为主持研发这个项目的负责人,田俊峰告诉记者,开发这套系统,源于1995年在澳门机场建设时受到的“刺激”。当时在同一个区域进行疏浚作业的可谓多国部队,那时我国的疏浚挖泥机基本上都是进口的。在作业区域、挖泥船型号等基本相同的情况下,我们比国外的生产效率要低很多,经过与国外同行交流,发现是我们船长对进口挖泥船上的仪器操控不当造成的,这有船长素质的问题,也有进口的洋玩意“水土不服”的原因。

  如何让我们的船长也能自如操控?如何让船长靠经验和产量工程师调配的人脑优化选择,变为可量化的简单操作程序?田俊峰想到了利用计算机进行辅助决策。

  然而,在世界疏浚业从来都是岩土工程师和产量工程师辅助船长,依靠船长的经验和判断来操作的,从来还没有听说用计算机。“国外没有的,为什么就不能做?”

  经过几年的研究,田俊峰们终于开发出来这套配备了1300多个探头、21台电脑的“疏浚智能化监控与计算机辅助决策系统”,目前国内的疏浚挖泥船90%%都装备了这套系统,疏浚作业的生产效率提高了18%%?36%%,打破了国外对挖泥船核心设备的垄断,并带动了我国挖泥船制造业的整体提升。

  中交人敢为天下先,还体现在今年5月7日,中交集团下属的上海振华港机(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振华港机”)研制的7500吨全回转浮吊“蓝鲸”号成功吊运。

  海上巨型浮吊是海上油气田开采等海上工程的紧俏装备。长期以来,巨型浮吊被称为美欧日的独占品,1500吨以上的浮吊都由发达国家制造。世界上7000吨以上的浮吊只有3台,最重的为7100吨。

  这个拥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百分之百中国造的“蓝鲸”,完全改写了历史!

  由于是世界之最,没有现成的资料可以参照,全凭设计人员大胆探索,攻克了诸多前人没有遇到的技术难题,至少有10项独创的技术在“蓝鲸”上实施应用。

  成立仅16年的振华港机,在大型集装箱机械领域占有世界80%%以上的市场份额,连续9年位居全球市场占有率之首。这也是敢于挑战、敢于创新的结果,振华港机“每年做一件‘世界第一’的事”的目标,一步步变成现实。

  眼光总是盯在前面

  在别人眼中,中交集团的市场份额不错,足可以舒舒服服地过日子了。然而,中交集团领导却信奉“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加大公司研发的投入,开展前瞻性技术研究,不断增强企业创新力度,增加技术储备。

  据公司总裁孟凤朝介绍,中交集团坚持把科技创新作为企业可持续发展的根本,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抓手,制定了《中交集团2007?2010科技发展规划》,建立起比较完善的技术创新体系。

  总部建立决策科学、反应迅速、管理高效的科技创新决策机构。建立了公司专家委员会和科学技术委员会,保障决策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可行性。

  全公司实际用于科技研发的资金投入,近几年每年都在10亿元左右,2007年的科技全公司的各类科技投入总计达到11.2亿元,而当年的全公司的利润为82.5亿元。

  中交集团始终重视技术创新的前期投入,对科研人员的创新持宽容的态度,允许失败。在这一点上,振华港机“不二过”的原则是个最好的注脚。

  为了保证攻关能力的稳步提高,振华提出了,可以宽容设计人员在能力见识不足的情况下犯的错误,但是,绝不允许第二次犯同样的错误。

  振华浮吊项目设计公司副总经理郭宏亮就有过这样的经历:在他进入公司第二年,参与了温哥华得尔他码头大车行起重机的设计,因为设计经验不足,在减速箱开式齿轮的选材时失误,造成96对齿轮报废,被迫召回,给公司造成巨大损失。

  但公司总裁管彤贤“大骂”了他一顿后,又让他回到原来的岗位工作。正是因为这种宽容,郭宏亮更加谨慎,从此没有犯过类似错误。

  “创新就会有失败,正确认识失败,并从中吸取教训,对下一步创新同样有益。”管彤贤说。

  为了维持这个宽容失败、鼓励创新的机制,中交集团总部,每年拿出3000万元,研发具有全局性、前瞻性、战略性的重大关键技术课题。

  “我国现在是处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高潮期,但这种建设速度总有放缓的一天,到那时,我们公司的可持续发展靠什么?”

  田俊峰告诉记者,21世纪国际土木工程的最新发展趋势进行工程养护,从交通基础建设转为交通设施服务。为此,中交集团今年又承担了交通部西部科技重大研发项目《桥梁工程全寿命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和《港口工程全寿命设计理论与方法研究》,为公司的可持续发展打基础。中交人的眼光总是看得更远!

  

(责任编辑:王燕)

我要发布

用户:  匿名  隐藏地址  设为辩论话题

*搜狗拼音输入法,中文处理专家>>

新闻 网页 博客 音乐 图片 说吧  
央视质疑29岁市长 邓玉娇失踪 朝鲜军事演习 日本兵赎罪
石首网站被黑 篡改温总讲话 夏日减肥秘方 日本瘦脸法
宋美龄牛奶洗澡 中共卧底结局 慈禧不快乐 侵略中国报告



说 吧更多>>

相 关 说 吧

苏通大 | 田俊峰

说 吧 排 行

茶 余 饭 后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