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的根源可以追溯到大萧条时期,当时颁布了一部新的联邦法律,禁止一家机构同时经营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业务。为此,摩根士丹利被从摩根大通(J.P. Morgan & Co.)分离出来。
现在,时光正在倒流。注册成为银行控股公司会让摩根士丹利和高盛集团(Goldman Sachs Group Inc.)更容易获得短期资金,并能帮助它们吸引更多存款,代价是受到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Fed)更严格的监管。
这些举措最终消除了将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分离的法律界限,尽管过程长达10年之久。在这些界限逐渐消除的过程中,银行家和决策者就它们的崩溃是否助长了当前这场金融危机的争论也日趋激烈。
这一问题的中心是1933年的《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Glass-Steagall Act)。该法案要求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分离。这部法案反映了当时的传统看法,认为摩根大通这类金融巨擘(既有吸收储蓄的零售银行也有华尔街经纪行)的存在为经济崩溃创造了条件。
1999年,在史无前例的经济繁荣中,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Gramm-Leach-Bliley Act)获得通过,允许商业银行与投资银行合并,从而摧毁了横亘在二者之间的这道墙。这部法律是在花旗公司(Citicorp)和Travelers Group宣布合并后推出的。花旗集团(Citigroup Inc.)由此诞生。
从那以后,投行和商业银行之间的界限日渐模糊,越来越多的银行业公司都渴望成为涵盖全面业务的“金融超市”。高盛和摩根士丹利最近的行动表明,上述界限实质上已经消失。
一些政治家和银行家认为,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及其他解除监管的措施为当前的危机创造了条件。他们认为,抵押贷款狂潮正是由花旗这类公司推动的,这些公司将抵押贷款打包成证券并出售给全球投资者,赚取巨额利润。
随着银行业危机加剧,这个问题已经成了总统竞选的焦点。
周一,民主党参议员、总统候选人奥巴马(Barack Obama)在威斯康辛州格林贝的一场集会上抨击共和党总统候选人麦凯恩(John McCain)为减少监管辩护的立场。奥巴马指名道姓地说麦凯恩的竞选顾问、前任得克萨斯州参议员菲尔·格拉姆(Phil Gramm)是“美国参议院中倡导解除监管从而导致这场危机的设计师”。
投票反对1999年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的8名参议员之一、民主党参议员拜伦·道尔甘(Byron Dorgan)说,在金融现代化的名目之下,他们允许金融机构的同一化,让它们与其他金融机构合并,这种方式危及了金融机构的安全稳固。
阿拉巴马Auburn大学金融学教授、曾在里根和布什政府的银行监管机构任职的巴特(James R. Barth)则说,当前危机中受打击最重的一些公司--包括贝尔斯登(Bear Stearns Cos)和美林公司(Merrill Lynch & Co.)--都是开展抵押贷款业务的独立投行,就连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也没有禁止这类业务。
一些银行家和监管者认为,把吸储银行和华尔街经纪公司合到一起意义重大。
贝尔斯登和雷曼兄弟控股公司(Lehman Brothers Holdings Inc.)今年的崩溃在很大程度上都是因为赖以为日常运营活动提供资金的流动资金不足。如果贝尔斯登和雷曼有获得大量存款的渠道,就能提供稳定的低成本融资来源,在去年信贷市场陷入停顿时保护它们。
这正是促使美林同意将自己出售给美国最大的零售银行美国银行(Bank of America Corp.)、以及高盛和摩根士丹利周末决定注册为银行控股公司的动因所在。银行控股公司可以接受零售客户的存款。
极力主张撤销格拉斯·斯蒂格尔法案对银行业限制的前艾奥瓦议员利奇(James Leach)说,如果没有对该法案的改革,就不会有摩根大通来拯救贝尔斯登,也不会有美国银行救援美林。
不过,正如大萧条时期一样,一些观察人士担心投行和商业银行合并会催生出过于庞大的金融巨头,从而可能对整个金融体系构成风险。
Auburn大学教授巴特说,高盛和摩根士丹利现在都拼命吸储,让自己成为强大的商业银行,在这种情况下,可能出现急于做大的潮流,这有点让人担心。wsj
|
·谢国忠:把股票分给百姓 |
·苏小和 |经济学家距政府太近很危险 |
·徐昌生 |是谁害了规划局长? |
·文贯中 |农民为什么比城里人穷? |
·王东京 |为保八争来吵去意义不大 |
·童大焕 |免费医疗是个乌托邦 |
·卢德之 |企业家正成长 没有被教坏 |
·郑风田 |全球化是金融危机罪魁祸首? |
·曹建海 |中国经济深陷高房价死局 |
·叶楚华 |中国敞开肚皮吃美国债没错 |
热点标签:杭萧钢构 蓝筹股 年报 内参 黑马 潜力股 个股 牛股 大盘 赚钱 庄家 操盘手 散户 板块 私募 利好 股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