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金融观察 > 资本市场 > 证券市场二十年

刘鸿儒执掌证监会:开荒、修路、铺轨道

来源:第一财经日报 作者:蒋飞
2010年11月03日02:23

  62岁的刘鸿儒与35岁的尉文渊在一件事情上是很相似的:当他们各自接手证监会和交易所筹建工作时,两人都不知道该怎么做,“一切从头学起,边学边干”。

  1980年起,刘鸿儒在人民银行担任副行长,分管金融体制改革的设计和推进。上世纪80年代,银行改革工作初步有了眉目,但是到了上世纪90年代,金融市场改革和资本市场改革都遇到了一定阻力。刘鸿儒在他编著的《突破——中国资本市场发展之路》一书中说,1990年11月他曾与江泽民同志有过一段谈话,表示要探索出一条社会主义制度下发展资本市场的道路。如果这个目标没有实现,他自己说服不了自己。

  于是朱镕基找到刘鸿儒,要他担任证监会主席时,刘鸿儒一开始担心“火山口上的工作不好做也干不长”,但最终还是答应了。

  赴证监会就任之前,刘鸿儒做了两件事情。第一件事情是邀请台湾地区有经验的朋友来北京搞座谈会,介绍台湾地区在证券市场方面的经验教训。这些朋友有的是在台湾证券监管部门工作过,有的是证券公司的负责人。

  座谈会开了三天,会后刘鸿儒邀请客人到家中喝茅台。谈到“8·10”事件时,客人表示台湾也发生过类似的事情。他们解决的办法很简单,就是无限量地发行认购表。他们甚至把认购表印在报纸上,任何人都可以剪下来,拿到证券营业网点,花5块钱办理登记参加抽签。

  刘鸿儒把这些经验汇报给国务院,后来实际工作中也采取了透明的无限量发行股票认购表的办法。

  第二件事情是收集1929年大萧条以来世界资本市场历次股灾的情况,包括发生的问题、解决的措施以及应当吸取的经验教训,加以系统研究。这期间,刘鸿儒得了突发性的耳鸣。住院期间环境安静,正好提供他阅读和思考的机会。

  1992年11月,中国证监会正式成立。创立之前,监管机构的权力是不集中的,还是由各部门分管,沪深交易所也归口当地政府管理,证监会只是在业务上实施监督,因此证监会成立之后有大量工作需要协调。

  但刘鸿儒面临的最大问题还是人手。初创时期证监会从人民银行、国家体改委和联办等处借调干部,但是人才流动比较大,有的人来了一段时间又离开了。到1995年他离开证监会时,全部工作人员也没有过百。

  第一次召开证监会职工大会,刘鸿儒对他手下的这些专家级的“兵”说,“我们是第一代拓荒人,没有现成的经验可以参考。我们的任务就是开荒、修路、铺轨道。”

  

(责任编辑:姜炯)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