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中心 > 专栏 > 最专栏

马光远:万科将带领房价正式进入下降通道

2011年11月02日10:47
来源:搜狐财经 作者:马光远

  (专供搜狐财经稿件 请勿转载)

  一方面是政策的紧锣密鼓,另一方面是万科的带头降价,政策和业界已经就降价达成了共识。房地产调控最终进入了房价合理下调的理性周期,房地产市场博弈的力量对比已经发生了历史性的逆转

  继中海、龙湖等掀起降价潮,并引

发老业主的“维权”风波之后,10月31日,地产龙头万科宣布,11月在各地推出的新楼盘价格,较之前下调幅15%到20%,每平米下降1000元至3000元不等。这意味着,在经历半年之久的博弈和僵局之后,在万科的带领下,全国性的楼市降价大幕已经正式拉开。

  事实上,就市场本身而言,房地产的寒冬早在今年3月份就已经开始,特别是下半年以来,不仅很多城市的房价停涨,交易量更是接近冰点。北京市房地产交易管理网数据显示,北京10月二手房网签套数为7262套,比9月份的8750套下降了17%左右,比去年同期下降幅度更是达到了48.7%。而这一成交量也创下了近34个月以来的最低值。从价格上看,投机过大的一些城市和地区,如内蒙的鄂尔多斯,北京的通州,价格下降非常明显。通州曾经一度开盘价达每平米2.6万元的楼盘,价格惨遭腰斩,恢复到2009年的1.3万。但由于这些地方并不具有代表性,加之在欧债危机的影响下,很多开发商对于政策最终松动抱有很大的期望,因而使得最近两个月的房价基本处于胶着状态,大开发商选择直接降价的并不多。

  但是,随着年关的到来和政策的逐渐明朗,在紧绷的资金链的压力下,房地产进入明显的下降周期,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

  首先,从价格变动的趋势看,9月份70个大中城市的新建住宅价格,36个城市停涨,比例高达66%以上,即使依然上涨的,环比涨幅均未超过0.3%。可以说,从环比而言,全国大城市的房价基本全部停涨;其二,多数城市库存创新高,其中全国14个主要城市库存需要15个月左右消化,而北京房屋库存超过了12万套,供需力量对比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其三,开发商的资金链紧张,多数房企的资产负债率在70%以上,绿城地产的负债率高达140%以上,处于要么降价、要么倒闭的生死边缘,而屡屡传出的绿城要破产的传言,也似乎在逐渐成真;其四,银行进一步提高首套房贷的利率,警示房地产风险。上海、杭州等城市首套房贷款利率,从2008年救市时的7折、8.5折优惠回调到基准利率,又在基准利率的基础上继续上浮5%到30%,甚至50%,购房者的成本大大增加。

  特别是,9月29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对房地产调控依然定调为“坚定不移地搞好房地产调控”,并且在正式的文件中首次用“促进房价合理调整”等更加明确的政策目标,取代了以前“遏制房价过快上涨”等含糊的表述。在政策层面彻底打消了开发商希望政策松动的幻想,房地产调控近期松动的概率几乎为零,中国房地产正式步入了实质性降价的周期。

  一方面是政策的紧锣密鼓,另一方面是万科的带头降价,政策和业界已经就降价达成了共识。房地产调控最终进入了房价合理下调的理性周期,房地产市场博弈的力量对比已经发生了历史性的逆转,高层兑现房价合理回归的承诺,真的到了真正最后的时刻。

  当然,房地产调控的历史告诉我们,中国房地产的博弈历来都复杂而惨烈,不到最后一刻根本不敢轻言胜利,特别是,在地方融资平台的债务高筑,一些重点项目建设又陷入缺钱困境的时候。尽管温家宝一再明确表示“调控决心不能动摇、政策方向不能改变、力度不能放松”,但这并不意味着告别房地产依赖已经成为集体行动的逻辑,而历次房地产调控的惨痛教训也不断警示:尽管形势不错,但现在还不是弹冠相庆的时刻。越在最后的时刻,更要警惕一些意想不到的变局。

  但是,不管如何,不管政策是否放水,经历了两年多调控的楼市正式进入降价周期,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基本可以判定的是:从现在起到明年4月份,半年的时间内,不管调控政策是否改变,房价将延续明显的跌势,一线城市的房价至少将有20%到30%的跌幅。而投机过度的城市的房价将有50%以上的跌幅,很多地方的房价将回到2009年初,整个房地产行业将进行洗牌,资金链紧张,一些小的开发商将破产清盘,市场的竞争格局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一旦开发商的破产导致供应减少,政府不排除用释放小产权房,合法化自建、共建等方式来维持市场的供应,整个房地产市场人人把房子当白菜卖的时代基本结束,房价暴涨的历史也基本结束,品质和差异化竞争将成主流,除了个别城市的房价,大部分城市的房价的常态将是有涨有跌,某个开发商宣言的房价永远不跌的神话,将成为历史。

  (作者系经济学博士,财经评论员)

  马光远的微博

  马光远的其他专栏文章

  马光远:开放金融才能化解高利贷风险

  马光远:官方介入是淘宝事件最大的恶果

  马光远:宏观政策摇摆是中国经济最大的风险

  独家声明:搜狐财经独家稿件,版权所有,请勿转载,违者必究。确需使用稿件或更多资料,请与我们联系获得授权,注明版权信息方可转载。联系我们可致电010-62726687。

(责任编辑:时平)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