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北京师范大学 胡海峰
2004年9月9日,是中国证券市场一个艰难的日子。是日,上证综合指数一举击穿了维持五年之久的铁底1300点,收报1284点。市场陷入极度恐慌之中。在证券市场处于危机之际,市场各界人士纷纷呼吁管理层尽快采取措施,拯救市场信心。因为中国股市是个新兴的转轨市场,其中严重的问题主要源于制度缺陷和政策不当。
9月14日,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加快落实“国九条”的消息一经公布,市场为之大振,连续五天收出阳线,五天内上证指数上涨204点,成交量也创出年内新高,市场再次出现久违的井喷行情。然而,人们在高兴之余,不免仍存诸多疑虑:今天市场的反弹是不是像过去政策救市行情一样,也是昙花一现?
上述担心不无道理。因为投资者经历过太多的痛。2002年停止国有股减持的政策引发的“6·24”井喷行情,至今令不少投资者还历历在目。然而,好景不长,当市场刚刚为国有股停止减持欢呼的时候,投资者一下子又步入“国有股全流通”的阴影。与时同时,具有巨额抽血效应的超级大盘股不断地登台。如此一拉几打,市场焉能有不跌的道理?
今年2月初,国务院出台“国九条”的救市措施,给证券市场带来光明的前景和希望,许多投资者纷纷入市,市场行情再次出现持续上涨的可喜局面。然而,没过多久,人们看到的却又是“国九条”议多落实少,投资者的投资信心再一次受到影响。在市场日趋低迷时,人们对政策要不要干预的争论也越来越激烈,并形成了两种截然不同的观点。
第一种观点认为,政策不应该干预股市,应做到“无为而治”,因为市场本身有自己的规律,政策的干预只会加剧市场的波动和混乱,所以,政策和管理层不要去理会股市指数的高低,应该放手让市场“看不见的手”去调节市场。第二种观点则截然相反,认为市场出现的问题,一方面是由于市场固有的投机缺陷造成,另一方面是由于政策的不完善和不科学造成的,因此这两方面都需要政府“有所作为”,在适当的时候需要出面干预股市,用“看得见的手”去调控,只有这样,中国证券市场才能健康发展。然而,无情的事实使我们认识到,这两种观点都存在问题。如何认识政府在股市发展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需要我们以新的视角来思考。
其实,纵观世界各国证券市场,政府都是作为监管者来有条件地干预股市的。因为股票市场是一个严重信息不对称和投机气氛浓厚的场所,政府只有采取积极有效的措施,才能保证市场的“公开、公平和公正”。所以,政府“无为而治”肯定是不行的。然而,政府的“有为而治”又是有条件的。尤其是在中国这样一个向市场经济转轨的发展中国家,政府承担着大量的社会目标,国有资产又在国民经济中占据主导地位,因此政府这只“看得见的手”从本质上是一只利益之手。干预不当,不仅不会有效地维护市场,反而会“掠夺”市场,对市场造成无情的冲击。
由此可见,如果政策救市没有真正从投资者角度出发,从保护投资者利益尤其是广大中小公众投资者的利益出发,其结果往往不是“雷声大、雨点小”,就是虎头蛇尾,只能使投资者一次又一次地失望,最终陷入绝望。
但愿此次落实“国九条”,政策面切实从维护市场稳定和发展的角度出发,真正使市场的好转不再是昙花一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