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今年第四期的《读者》转载了张宏杰的《中国人比韩国人少什么》一文后,浙江义乌读者何必以这篇文章“贬损中国人”为由,向《读者》索赔1角钱,此事引起不小的反响。
25日,《读者》主编彭长城认为,他们刊发的每篇文章都是严谨的,读者有不同的理解那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他(何必)这样做可能是为了炒作自己。(2月26日《兰州晨报》)
国有国格,人有人格,随意亵渎,法理不容。也许,义乌读者何必是基于这样一种认识,决心要把《读者》推向法庭的。从索赔标的仅有1角钱不难看出,何必先生的用意很简单:他知道《读者》根本不会在乎区区的一角钱,此举不过是奚落一番《读者》罢了,以此教训它以后不敢再选登“贬损中国人”的文章,进而达到维护中国人尊严的目的。
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之一员,何必先生有这个权利。对于他的起诉,谁也干涉不得。至于彭主编怀疑何必有炒作嫌疑,也并非没有道理,苦于没有确凿的证据,即便真的如此,也奈何不得。笔者所关注的,是何必起诉《读者》行为本身到底说明了什么问题。
时下,比较学甚为时髦,各个研究领域几乎都可见到比较学的影子。从这个角度说,张宏杰运用比较学的原理,从生活细节中寻找中国人和韩国人之间的差距,然后得出中国人不如韩国人一面的东西,其用意显然不是“贬损”包括他自己在内的全体中国人,而是为了让国人认清自己身上的不足之处,尔后克服自身缺点,在世界上树立中国人的良好形象。《读者》作为文摘类的期刊,转摘这篇文章,无非是给读者提供一面镜子,阅读后对照一下,以便“有则改之,无则加勉。”换言之,不论是作者还是杂志编辑,都不大可能是为专门攻击中国人的文章而来。所以,何必的诉讼其实也就是多此一举,真个“何必”呢。
何必起诉《读者》真身,反映出来的问题是,时至今日,我们一些国人还存在着可怕的“大国小民心态”。所谓“大国小民心态”,是指国家虽然很大,但国民的心眼不大,动辄就拿尊严说事,而忽视对具体问题的分析。这种心态的典型特征是,不许别人(包括自己的同胞)长外国人的气势灭自己的威风,容不得揭丑性的文章公开传播,否则,便不依不饶。
“大国小民心态”由来已久。“何必事件”,不过是其中一个小小的涟漪而已。这种心态的形成源于我国长期的落后挨打而形成的民族自卑心理。自卑者很少有承认自卑的勇气(否则他也不会自卑了),反而一反常态,以坚强、自尊的姿态出现在公众面前。用老百姓的话说,就是特要面子,不许别人说自己不行。我把这种心态称之为超自卑,即自卑以自尊的形式露面,以奚落式的维权形式回敬对方,达到某种心理平衡。
国民心态是正常,关系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能否肩负起历史发展的使命。就中国公民而言,尽快摈弃和国家大小不相称的“小民心态”,是求得中国进步的一剂良药。解决“何必事件”,不是给他一毛钱,让他错下去的消极态度,而是从根本上帮助何必们摆正心态,向不良习惯、习气告别,健健康康地做人,用行动证明中国人是优秀的,中华民族是优秀的。
( 责任编辑:杨茂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