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昨天,我在人民网读到一篇题为《油价上涨的考问》时评。文中提到这么件事儿:就在3月23日国内汽油零售价再次提价的同一天,纽约、伦敦两大原油期货交易市场的油价却大幅下挫,随后几天,油价一直持续走低.作者据此认为此种滑稽的“内涨外跌”现象很值得考问一番。
就事论事,从“内涨外跌”切题考问油价上涨,角度还真没选错。该作者身为“权威大报”记者,撰写“大报时评”多年不辍,是杆写时评的“老枪”,整篇文章脉络清晰、行文严谨,应当说是篇上乘的时评。
可我忍不住想发点读后感言,没别的意思,只觉得在眼下的中国--石油垄断坚冰难破的格局下,油价出现“内涨外跌”不要太正常,不值得大惊小怪。若出现“外涨内也涨、外跌内也跌”--油价真正与国际市场接了轨,反倒极不正常。否则,岂不是从价格环节表明,国内石油垄断已经不复存在么?当然,“考问”总没坏处,大不了“说了如白说,白说还要说”而已。
看得出来,该作者写“考问”前是经过思考的,他为此开出的药方是,“从长远看,必须解决的问题在于如何加快油品定价的机制改革,实现价格市场化。如果觉得这还需要时间的话,那么当前可以做的是,尽快使石油定价的决策过程透明化。”不管怎么地,这帖药若能“配”得出来并服下去,多少还能收点药效,至少,消费者的怨气可以释放掉一部分。可问题不在于这帖药有没有人肯服,而在于眼下市场上还配不出这帖药。
不是条条块块都在嚷嚷着“深化改革”么,咋就配不到这帖药哩?尽管有人会就此结论是否过于极端提出疑问,可我就敢下此结论。
且看,定价要透明,讲的是定价机制中的一部分内容。从价格理论出发,透明的定价机制,只能存活于市场之内,并成为整个市场机制的有机组成部分。从产品到商品的转换过程出发,只有在市场竞争环境下生产的产品,其商品实现过程中的价格形成过程才能适用于所谓透明的定价机制。这是从理论层面分析。
就实际而言--油价而言,生产环节(包括原油或成品油进口环节)目前是完全的国有垄断;流通环节,国有垄断占据着绝对的“控大股”地位。也即,成品油从生产到流通,要么是同一个垄断主体“独家统吃”,要不就是两个相对的垄断主体“各吃一段”,结成形如“哥俩好”的“垄断利益同盟”。如此这般现状,国内如何能建立起透明的油价定价机制?
从历史到现状,从国外到国内,但凡由垄断者所提供的垄断商品或服务,价格向来就由垄断者自说自话,怎可能指望垄断者为消费者提供什么“透明”?咱若一定要人家整出些个“透明”的玩意儿来,除了让垄断者笑咱们“没文化”,咱啥也别想指望。2001年,铁路春运涨票价,国内召开了首个听证会,接下来,听证会成为时尚,可除了被人当“花瓶”摆着、当“佛像”供着,又有哪一次垄断价格的最终定价真正向消费者透明过?
“考问”的作者呼吁政府“加快油品定价机制改革,实现油品价格市场化”,对消费者而言,这是一个更遥不可及的“奢望”。你想,倘若油品的生产与流通过程是非市场化的,何来油品价格的市场化可言?至于“加快油品定价机制改革”,干脆不提也罢。你再想,只要生产与流通的垄断不破,任凭你想“改革”,却找不到改革的“对象”!
和许多观察人士一样,尔等也曾经寄希望于“洋油商”的“入侵”来冲破国内油品市场的垄断生产与经营,直到有一天,接触到国内石油垄断既得利益集团驻沪分支机构的人士适才发现,呼唤“洋油”的期待同样幼稚可笑。“固然到明年底,为兑现入世承诺,中国不得不开放油品批发市场,但我们不怕,加油站布点已经成型,全是我们的,‘洋批发’到时没有终端分销客户光顾,根本就不足虑……”瞧人家说的。
垄断者的傲慢不是源自于无知而是源自于人家的“底气”。请注意,我不能不指出,在石油是国家战略资源--事关国家安危的冠冕堂皇下,垄断利益巨头早已不计血本完成了加油站资源的“垄断性收购”。连“店铺”都被“一网打尽”,谅你不能不对国内垄断者的“战略眼光”及“出手之快”佩服有加?
不可否认,石油关乎一国之经济命脉,从而被赋于特殊商品之称谓。国外普遍的是,人家首先把油品看作普通商品,完了才借助“国家战略储备”的办法将少部分油品(专项资金采购)作为国家战略物资加以储备。除此,从生产到流通,人家是完全市场化的。我们则不同,把特殊商品之“特殊性”发挥到极致,实施全过程“统吃……如此这般,出现“内涨外跌”还有什么值得奇怪吗?
也许悲观了些。我的一个基本看法是,国内油品市场开放的最佳时机已经“浪费”掉了,日后纵然有“洋油商”作为“竞争因子”介入,但很难再掀起大浪。一个可能的后果是,国内垄断资本与国际石油巨头倒极有可能形成新的“利益同盟”……
来源:[中国保险报]
( 责任编辑:胡晓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