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专栏 > 最专栏

高连奎:慈善源于政府福利不足

来源:搜狐财经 作者:高连奎
2011年07月21日17:14

  (专供搜狐财经稿件 请勿转载) 

  慈善从根本上是政府福利不足所致,真正的好社会是不需要慈善存在的。在这方面,无论是中国还是世界,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民政部日前发布《中国慈善事业发展指导纲要(2011年至2015年)》(征求意见稿)。依法推进、平等自愿、公开透明和鼓励创新,将成为未来加快发展慈善事业的基本原则。笔者认为,中国慈善业的发展还应该在“推广直接慈善,做大政府慈善,放开民间慈善,用社会福利取代慈善”等方面做出努力。

  直接慈善好过间接慈善

  对于慈善,我更欣赏“直接慈善”,就是捐赠人直接将钱捐给那些需要帮助的人,尽量减少慈善组织在其中的周转。随着互联网的兴起,这已经成为了可能,而且已经有组织在这样做了,而且做的挺好。浙江金华就有一个“施乐会”,号称是全球首家利用互联网技术的透明慈善组织,他们在自己的网站上公布需要救助人的信息,也将捐赠人的信息公开,并且宣称每笔善款都“公开!透明!直接!即时!全额!”到达受助人手中,他们这种“直接慈善”基本做到了“三公开”,那就是善款来源的公开、被救助人信息的公开、善款到达过程及到达情况的公开。因为有了这“三公开”,因此不会受到任何的质疑。

  长春的“春城志愿服务联盟”等组织,也在推广这种慈善模式。笔者认为,这才是真正的需要大力推广的慈善模式,也是真正的现代化的慈善模式。这一模式必然也应该取代传统的间接慈善,成为世界慈善的主流模式。

  这种做法,如果不是政府的强制,很多慈善组织是不愿意这样做的,他们更喜欢“黑箱操作”。直接慈善在技术上可以说毫无问题,互联网技术已经成熟这么多年了,各大企业也早就普及了信息管理系统,但我们的慈善组织实现透明化的并不多,为什么他们不愿意这样做呢?关键还是利益问题,如果公开透明了,可能会损害到他们的利益。不要以为在慈善组织工作的,就一定是有爱心的人,很多人还是将其当成一个工作,“混口饭吃”而已,而且还不排除慈善组织中存在蛀虫。这就是在技术已经完全成熟,而各大慈善组织就是不愿意进行公开的根源。

  阳光是最好的防腐剂,从这方面来看,直接慈善,更是让人们看到了希望。

  政府慈善优于民间慈善

  中国红十字会等慈善组织受到了民众的监督。这种来自全民的监督是好事,我们需要的是这种全民监督精神,也只有官办的慈善组织才可以得到这种监督,这也是我们坚持慈善官办的理由。不要以为官办慈善有问题,就取消官办慈善,其实民间慈善的问题也不会小,只是他们没有民众的监督,没有暴露而已,千万不要将没暴露问题当成是没问题。坚持慈善官办是为了更好地进行监督,而且理直气壮地进行监督,“官办慈善”为我们的监督树立了合法性。

  慈善不是福利,福利带有普惠的性质,而慈善更需要个性化和针对性。民间慈善选择性太强,导致覆盖面过低。我认为中国应该成立一个政府部门,专门来负责慈善的事情。首先,借助政府的力量,做好需要慈善救助人群的摸底工作;其次,借助政府的信息优势来整合民间慈善力量,帮助与协调社会慈善组织让慈善真正做到位。中国不能让任何一个需要帮助的群体成为慈善盲区,中国慈善业的规模应该以“需要得到帮助的人都得到了帮助”为最终目标。

  设立政府慈善部门,出了问题也容易问责,而现在还没有这样的部门,而是任慈善组织各行其是,导致出了很多问题。

  政府的能力是强大的,政府的号召力和权威性是任何民间组织都不可替代的,中国慈善业需要做大,就需要国家的引导和介入,中国也可以考虑设立“中国慈善日”等,加强全社会的慈善力量。

  当然,做大官办慈善,并不意味着排斥民间慈善活动,民间慈善活动也是官办慈善活动的重要补充。总体的原则应该是“做大官办慈善,放开民间慈善,官办慈善和民间慈善相互补充,互相竞争”的格局。

  慈善不能替代社会福利

  社会福利可以替代慈善,但是慈善绝不能取代社会福利。

  现在中国有一种错误的思潮就是“公民社会”思潮,很多人并不知道公民社会到底是怎么回事,很多人会望文生义的将之理解为促进民主化,或是加强公民权利等,其实这都不是公民社会的本质。公民社会最核心的主张就是“小政府”,即用社会团体来分散政府职能,但实际主张小政府的“公民社会”运行的结果,就是“打着公民的幌子坑害公民”。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越来越小,社会问题越来越多,社会组织替代不了政府,政府的公共服务不是应该缩小,而是应该扩大才对,在没有政府管理的领域必然是“大欺小”、“强欺弱”的丛林社会。

  西方各国的政府,在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经济危机之前都比较小,各国都比较自由。比如美国在经济大萧条当中,顽固的胡佛拒不救济贫民,而是强调应由私人慈善机构来解决失业救济问题,并且接受大富豪摩根的建议实行了现在听起来都很好笑的“邻居互助”计划,强制那些有工作的人去帮助没有工作的邻居,这一计划当然是失败的。现在流传比较广的数据是,美国经济大萧条期间饿死了800万人,这一数据是否确切不得而知,但是当时的惨状是确实存在的,而这样的情况竟然是发生在一个耕地过剩、粮食充足的国家。

  1933年2月15日,还没有正式就职的罗斯福乘车行进在迈阿密的大街上。突然,一个人一边大喊“快要饿死的人太多了”,一边朝罗斯福的汽车开火。虽然罗斯福最终安然无恙,但是他明白,贫民用子弹向未来的总统倾诉饥饿,这意味着什么。而且当时的美国法西斯主义也已经开始泛滥,当时不少人宣称“美国只缺少一个希特勒”。

  在这样的情况下,罗斯福总统过段放弃了自由主义政府,而是加强政府救济,推出了大量的“以工代赈”的措施,美国的经济和民生才慢慢恢复,从罗斯福新政开始,美国也才渐渐确立了福利社会的基础。可以说,美国福利制度是大萧条时期饿死几百万人的生命换来的成果。

  那些指望着用富人的慈善来替代政府福利的人,是对历史愚蠢无知或是别有用心的。无论是官办的慈善组织,还是民办的慈善组织,都不可能对社会起到太大的作用,而用富人慈善来取代政府福利,显然是行不通的。

  慈善从根本上是政府福利不足所致,真正的好社会是不需要慈善存在的。在这方面,无论是中国还是世界,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作者系经济学者,《中国大形势》作者)

  高连奎的微博

  高连奎的其他专栏文章

  高连奎:低成本生存就是最大的福利

  高连奎:大胆地让房价降下来

  高连奎:网络侵权只是出版问题冰山一角

  高连奎:畅销书背后的政治经济学

  高连奎:“中国式通胀”的治理之道

  高连奎:为穷人减税 为富人降税

  高连奎:中国经济的“黄金五年”

  独家声明:搜狐财经独家稿件,版权所有,请勿转载,违者必究。确需使用稿件或更多资料,请与我们联系获得授权,注明版权信息方可转载。联系我们可致电010-62726687

(责任编辑:时平)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