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近些年,在各级劳模的评选中存在着一线劳动者被边缘化的倾向,其典型标志便是一线劳动者在劳模中所占比例的下降和其他阶层人员比例的大幅上升。对于劳模评选的健康发展而言,这一现象弊大于利。
何谓“边缘化”?显然,“边缘化”是相对于中心说的,边缘化就是离开中心。曾经,一线劳动者在劳模中占绝对的优势,给人们留下深刻印象的王进喜、时传祥等劳模典型都是一线劳动者。一线劳动者是劳动模范的主流。他们是绝大多数劳动人民觉得可亲、可敬、可学习的榜样。曾几何时,劳模评选出现了许多新的变化,越来越多的非一线劳动者走进各级劳模的队伍。比如:被群众戏称为“官模”、“款模”、“星模”、“洋模”的人在劳模中所占比例越来越高。
诚然,“劳动者”的外延已经扩展。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指出,“要尊重和保护一切有益于人民和社会的劳动,不论是体力劳动还是脑力劳动,不论是简单劳动还是复杂劳动,一切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贡献的劳动,都是光荣的,都应该得到承认和尊重”。从这里我们可以看出,“劳动”概念所涵盖的人群是很广泛的。可以说,这也是“劳动”概念本来含义的回归。今年规定私企人员和进城务工人员可以名正言顺地参评劳模,表明了我们对“劳动”这个传统概念有了更深的理解。为劳模评选赋予新的时代特色,我们应该额首称快。
问题在于,从各阶层在劳模中所占的比例来看,当前的评选对一线劳动者的冲击过大。比如2001年,山西省公示的省特级劳动模范初选公示名单中,带“长”字的候选人占68%,技术人员(工程师、总工)、科员只占14.4%,剩余14.6%是工人,农民等。即便是今年,在国务院明确规定了厅局级以上干部不得参评的情况下,职工(含知识分子)在所有已公示的推荐人选中所占比例也没有超过45%,而真正的一线工人、农民、职工更是不到1/4。更何况,不排除一些干部仍以“技术人员”等知识分子身份计入“职工”比例之中的可能。
毛泽东同志指出:“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不论我们的社会如何变革,经济如何发展,科技如何日新月异,就像金字塔的底座一样,最主要的推动力仍来源于基层一线的劳动者(含知识分子)。他们是我们时代的主要缔造者。所以,应该给予最广大的劳动者以足够的关注。
一线劳动者“边缘化”倾向的产生有许多原因。最主要的原因应该是权利者们“近水楼台”这一效应。“劳模”这个“香饽饽”,现在早已不仅仅是一个精神荣誉了,与它相对应的,还有许多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比如某省设立了劳模荣誉津贴,04年拨款200万元补助劳模,某市补助劳模每人每月35元等等。虽然各地各级不尽相同,但是对于追名逐利一族来说,只要权利可以够得到,就会将其据为己有。另外,劳模评选过分关注和热衷于最主流以外的其它阶层,也是使一线劳动者逐渐边缘化的原因之一。
一线劳动者边缘化倾向的弊端主要有:其一,既严重损害了广大一线劳动者的利益,使他们的社会地位下降,又使人们缺少了能够学习的真正榜样;其二,使人们对劳模的概念越来越模糊、泛化,劳模的评选逐渐流于形式;其三,淡化了劳模的内在精神实质——默默无闻、无私奉献,使劳模的评选失去了实际的社会导向价值。而一旦最主流的一线劳动者的劳动积极性被挫伤,整个社会的经济大厦就会面临倒塌的危险。所以,提到一定高度上来说,“边缘化”不利于构建各阶层劳动者的和谐关系。
“边缘化”现象是在社会经济超常规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是各级劳模评选规范发展进程中的一个“绊脚石”。我们应该看清“边缘化”的本质,坚决从评选机制上、监管上、舆论上予以遏止。应该制止某些地方由领导指定劳模的做法,制定严密的程序以保证劳模自下而上地进行评选;应该加强监管,比如《国务院关于召开 2005年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的通知》就明确指出,评选要面向基层,面向工作一线,面向经济社会发展的各条战线和社会各个阶层,规定厅局级(含)以上党政干部不参加评选,对县处级党政干部要从严掌握,不得超过党政机关(含群众团体)干部推荐人选的25%。另外,这次全国劳模评选首次进行公示也是一种有力的舆论监管方式。
总之,劳模评选应该倾听最广大劳动人民的呼声,真正起到引领时代潮流的作用。这样评出的劳模,劳动人民才真正认可。
( 责任编辑:胡晓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