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送GP到6666 随时随地查行情
文章提要:在MBO问题上,我们要走的路还很长。而在如何体现企业家价值、如何保护国资、如何提升国企效率的问题上,我们要走得路或许会更长。这是一场还未完全失控的大戏,聚光灯打到的地方尚只是“唇枪舌剑”,而在聚光灯打不到的地方,“剑拔弩张”便总是难免的了。
两三天之内,四川长虹的大“变脸”让投资者经历了从大悲到大惑的“过山车”经历,可以说,刺激是足够的了!但刺激的“数字游戏”背后到底隐藏了什么,又能折射出什么呢?这是每一个被中国股市和中国上市公司折腾“晕”了的投资者必须认真沉思的问题。
众所周知,上周六,长虹年报爆出其全年亏损36.81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889.23%、每股收益降至-1.701元的“噩耗”!作为投资者和消费者都熟悉而且钟情过的股市龙头,长虹如此巨亏,实在是出乎绝大多数人的意料,以至于经济学家梁小民都主张把长虹这样的公司“请”出股市!但仅仅两天后,长虹新掌门赵勇便“一脸轻松”地在长虹经销商大会上宣布:“长虹最困难的时期终于过去了!”赵勇还宣称:“从去年12月27日长虹发布预亏公告,到今年3月19日再次发布亏损提示,长虹一直在按照国家相关会计制度处理亏损问题。”而且,其一季度已经实现了每股8分的盈利。对此“喜讯”,也有人做了热情洋溢的评价。奥美中国广告事业发展总监杨石头便说:“对长虹品牌来说,想像力远比记忆力更重要。”
悲喜剧发生得如此“环环相扣”,普通投资者一时是难以理解的,但其实,这出戏的玄机也正在于他的连贯性。因为“晕”了的局外人,局内人从来便不曾“晕菜”。作为长虹的掌门赵勇,他自然在“预亏”前便大致知道长虹可以扭亏,而作为赵勇的前任倪润峰,或许在去年卸职前便知道,长虹的“应收账款”迟早会让长虹爆出“变脸”新闻。
事实上,长虹被美国APEX公司“骗走”40亿的新闻,是倪润峰“海外扩张”战略的后果。这是他二次复出后“被逼无奈”后的“杰作”,原因之一是他的“降价”和“背投彩电”策略没能让长虹重振雄风。于是他要实行海外扩张,于是他选择的APEX的的季龙粉,而全然不顾APEX是一家底子薄弱、商誉不佳的代理公司。而其经营模式也主要是通过小额交易建立信誉,然后采用赊账的方式进行大额贸易。结果是,长虹当年便出现42亿的应收账款,而APEX则迅速从一家默默无闻的小公司,在2002年一举成为全美销量第五的彩电供应商,据季龙粉讲,APEX在2003年更是排名第一。
面对市场的质疑,一向“霸气”的倪润峰有他自己的说法:“我们不做赔本的买卖”!但市场人士却也有理由怀疑倪润峰的做法。厦华美国分公司总经理朱国强可以怀疑长虹彩电是否在“赔本赚吆喝”,而老辣尖锐的郎咸平则指出,这是为长虹的MBO作会计铺垫,是倪润峰在对国资悄然实施的“吸星大法!而结合今年来上市公司风起云涌的“MBO”,市场敏感人士如郎咸平者也完全有理由相信,倪润峰先生确实也可能打过这种算盘。
毕竟,倪润峰不仅对长虹的崛起居功至伟,而且,其对长虹的感情也绝非旁人可以比拟。更重要的是,也许倪润峰先生会觉得,在自己的手里,长虹可能会更加大放异彩!如此,倪润峰想把长虹“揽入怀中”岂不是顺理成章?
当然,前提是,倪润峰不想犯“政策”错误。
可以推想的是,如果不想做红塔储时健式的悲剧人物,那么倪润峰最安全的选择便是“顺势MBO”,把自己二次出山后的“CEO"变得名副其实。而如果一个“霸气十足”的高管有了这种打算,那么企业的“亏损”也便可以忽略不计了。因为谁不知道,股价跌下来,收购才廉价方便;公司搞“烂”了,收购才能顺理成章?哪怕只是“收购”了长虹这个品牌,也无异于一场空前伟大的“个人”胜利!
或许,以上的推断纯属郎咸平或者笔者的“恶人恶猜”,倪润峰先生并未有过这样的“自私”想法。但从经济学“理性人”架设出发,我们确实能得出和郎咸平先生类似的结论。
不管怎样,人性的善恶不是我们讨论的中心,我们更关注的是事情演变的结果。况且,这里还有一个企业家的社会价值如何被承认的问题。
结果如何呢,结果便是季龙粉涉嫌“票据诈骗”在深圳被捕了,所以长虹“被骗”了,倪润峰“下课”了!而更重要的是,自从“郎旋风”去年开始从“会计”分析,得出“MBO”的实质是侵吞国资后,国内的国企改革辩论便一刻没有停止,最后,国资委终于“回过味儿”来,宣布“大型国企不得MBO”!
可以说,虽然国资委一开始的行动并不那么坚决,其内部甚至都还有不同的声音,但从那时起,MBO便和“主流经济学家”们一样,走上了一条越来越坎坷的“改革路”!
或许,这决定并非国资委的“认识”,但正是国资委的这一纸“文件”,让许多心猿意马的上市公司高管暂时熄火了那颗已经跳动不已的心!他们大多数选择了“按部就班”地工作,而有些,则选择了“退休”,如“没犯错误”的倪润峰便退休当了顾问。当然,他们中也有人选择了铤而走险,如被捕了的伊利集团郑俊怀如“蒸发”了一些高管们……
总之,在产权界定不清、所有者缺位明显的中国,MBO已经变味了。而变味儿的MBO,不仅让许多高管犯了“错误”,让许多经济学家成了“权贵代言人”,更几乎断送我国经济改革的“社会主义”方向。有人指出,产权界定不明前提下的私有化思潮,才是中国股市诞生以来便“获得各方青睐”,且上市公司问题不断的主要原因。更有人将其“升华”到了新形势下“阶级斗争”的高度。
到此,我们似乎便可以理解长虹新掌门赵勇的“一脸轻松”了。因为表面上看,一,他扶正了,可以实施其宏图大略了,而且他的班子在半年多时间里还对长虹的“老账老债”做了相对彻底的清理。虽然最后让我们瞬间看到了一个“一地鸡毛”的长虹,但这和赵勇已经没多大关系了;二,大型国企如长虹者,其MBO可能几乎没有了,赵勇便不会再作他想,全部心思可以用在“激活”长虹了。如此“轻装上阵”,年轻的赵勇又怎能不意气风发呢?
可以看到,“变脸”游戏的背后是一次新老班子的彻底“清算”,更是一次“主流”思想认识的根本性转变。但“变脸”后的长虹能否重整雄风,却还是有待考验的。毕竟,“变脸”背后还有不变的市场经济“改革主旋”,还有“没变”的“所有者缺位”,更有通过已经“破题”的股权分置再次“变脸”的可能。
不是吗?“一脸轻松”的赵勇随后便受到了“铁面郎旋风”的质疑,说他的“产权改革”以及与金信系公司朝花科技的全面合作,便意味赵勇依然要走倪润峰的MBO未竟之路!话虽然不中听,但事情向郎咸平预言的方向演变倒也不是完全没有可能。因为只有国企改革、产权改革的方向不变,则在MBO问题上“可绕的弯儿”还很多。但是,如果这样的事成为现实,那么“纯国营企业”(倪润峰语)——四川长虹岂不还需要来一次“变脸”游戏?
而如果“纯国营企业”、一个响当当的民族品牌企业尚有如此追求或者演变可能,那么,其他“不纯”或者“没名儿”的国营企业呢?
看来,在MBO问题上,我们要走的路还很长。因为在如何体现企业家价值、如何保护国资、如何提振国企效率的问题上,我们还有太多理论和实践的困惑。但“困惑”并不能阻止企业改革的步伐,而企业改革的本质便是利益格局的调整。这是一场还未完全失控的大戏,大戏的核心在于“各方的争权夺利”。正因如此,聚光灯打到的地方虽然尚只是“唇枪舌剑”,但在聚光灯打不到的地方,“剑拔弩张”便总是难免的了。
当然,不管是“唇枪舌剑”还是“剑拔弩张”,反映出来的便是国企改革的方向问题,而反映到股市上的,便是公司经营的翻云覆雨和企业信息的零七八碎!这,就是长虹“变脸”表演背后最具“想象力”的“投资”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