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网站
财经中心 > 专栏 > 最专栏

刘海影:减赤计划是奥巴马给自己添堵

来源:搜狐财经 作者:刘海影
2011年09月22日10:46

  (专供搜狐财经稿件 请勿转载)

  美国经济与就业形势难以好转,奥巴马的连任之路布满荆棘。现在来看,奥巴马总统的政策为这条道路增加了更多的障碍,而他有可能为自己的理念与坚持付出代价

  9月19日,美国总统奥巴马提交了最新减赤计划。按照该计划,美国将在未来10年削减3.6万亿美元财政赤字,其中1.5万亿来自增税,1.1万亿来自阿富汗撤军等相关国防开支削减,福利开支削减则只占该计划的较小部分。鉴于这一计划几乎肯定不能得到共和党控制的议会的批准,奥巴马通过这一提案表明,他已经把重点从施政转向了竞选。

  奥巴马计划的一个细节是所谓的巴菲特规则,要求百万富翁们交纳更高的税收。巴菲特在公开文章说,他缴付的税率还不如他的秘书来得高。从表面上看,这一要求似乎无可厚非。然而,巴菲特的主要财富来自其未实现资本利得,而资本利得税率仅为15%;但这并非大部分百万富翁们的情形。按照统计而言,大部分百万富翁所得来自薪水、分红以及企业盈利,其平均税率约为30%左右,高于一般工薪阶层的20%。

  更为关键的因素是对美国问题的不同诊断。从各种迹象看,美国问题的核心在于花销超出了收入,以至于债台高磊、经济增速下滑。提高税率无形中也提高了对成功的惩罚度,打击了小企业主、创业者的风险承担偏好以及创业冲动。

  在全球化的今天,投资意愿本身是流动的,对资本的惩罚导致的是资本的流失以及投资机会的丧失。美国经济之所以陷入增长危机,最重要的因素在于创新与内在增长动力的不足;而扭转乾坤的,亦必是来自于经济体自身、由小企业主导的创新与投资浪潮,政府补贴、或者政府主导的基建投资都无法提供所需要的推动力。

  如果增税无法挽救美国,那么,应该如何降低财政赤字呢?如同奥巴马所言,这是个数学问题,钱必得有地方出。

  正确的答案是降低开支。

  这包括降低国防开支,也包括降低包括医疗保险与医疗资助在内的福利开支。按照美国政府目前的支出结构,增速最快的部分是医疗开支,奥巴马医保方案对此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按照数学计算,如果对这部分支出不做出有意义的改革,美国财政收入注定无法负担。

  然而,医保法案被奥巴马视为自己最大政绩,砍削医疗福利支出对奥巴马与民主党而言,无异于背叛。

  正是在左右为难的情况下,奥巴马放弃了妥协的企图,推出无助经济复苏、也难以获得国会批准的方案。

  很明显,奥巴马的着眼点已经从施政转向了竞选。明年大选日期逐渐逼近,而美国失业率却依然高居不下,奥巴马选情堪忧。新方案将要达到的目的,不是解决经济问题,而是向选民发出清晰的政治信号。显然,奥巴马认为,要赢得明年的大选,他必须得到民主党基础选民的支持,并告诉全体选民——共和党偏袒富人的经济政策,是造成经济困难的根源。

  1996年,当遭遇同样的中期选战失败的时候,克林顿总统做出战略性妥协,其任期内政府开支增长速度降低到3.3%,不足历史平均水平的一半。得益于开支降低与经济繁荣,克林顿总统在其任期结束时带领美国财政重返盈余,其经济业绩受到公众认可,他本人也成为自罗斯福总统以来,第一位连任两届的民主党总统。

  奥巴马总统的选择显然不同于克林顿总统。而他有可能为自己的理念与坚持付出代价。笔者在半年前的分析中曾经指出,美国经济与就业形势难以好转,奥巴马的连任之路布满荆棘。现在来看,奥巴马总统的政策为这条道路增加了更多的障碍。2012年的选战,两党以及两党说代表的治国理念,将展开恶战。

  (作者系国际对冲基金经理,瑞富咨询公司CEOE-maileliu@riskfile.com

  刘海影的微博

  刘海影的其他专栏文章

  刘海影:中国模式VS华盛顿共识(“中国模式:优势、软肋与未来”系列之一)

  刘海影:中国如何取得持续发展?(“中国模式:优势、软肋与未来”系列之二)

  刘海影:中国做对了什么(“中国模式:优势、软肋与未来”系列之三)

  刘海影:中国模式的三大软肋(“中国模式:优势、软肋与未来”系列之四)

  刘海影:产能泡沫与金融风险隐忧(“中国模式:优势、软肋与未来”系列之五)

  刘海影:中国模式如何突围(上)(“中国模式:优势、软肋与未来”系列之六)

  刘海影:中国模式如何突围(下)(“中国模式:优势、软肋与未来”系列之终结篇)

  刘海影:美国倒逼中国进入加息周期

  刘海影:通胀并非货币现象

  刘海影:民主党将在中期选举中惨败

  刘海影:通胀主因并非货币超发

  刘海影:不容错过的改革良机

  刘海影:明年房价易涨难跌

  刘海影:奴役悲剧何时止

  刘海影:中国将告别出口高增长

  刘海影:美国经济反弹难以为继

  刘海影:美元贬值压力仍未消除

  刘海影:大宗商品暴跌刺破乐观预期

  独家声明:搜狐财经独家稿件,版权所有,请勿转载,违者必究。确需使用稿件或更多资料,请与我们联系获得授权,注明版权信息方可转载。联系我们可致电010-62726687

(责任编辑:时平)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