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中心 > 专栏 > 最专栏

曾令尉:对待高铁 不应仅仅是指责

2011年09月26日17:41
来源:搜狐财经 作者:曾令尉

  (专供搜狐财经稿件 请勿转载)

  不必过分炒作高铁技术问题,也可以多看看其积极的一面。而且血的教训一定会让麻木的管理者略略清醒,毕竟高铁的车厢里也可能坐着他们的亲人

  高铁开始正式运行后,我往返上海基本上都乘坐京沪高铁。但由于近来对高铁安全性的反复争论,上周去上海出差,对是否乘坐高铁不免犹豫了一下。然而一查天气,预报阴雨天,为了准时到达,最后还是选择了高铁。

  近5个小时的旅程中,车厢前方电子屏显示速度一直在303公里/小时上下。在平稳的车厢里,愉悦地看着书打发时间,看累了则在干净整洁的车厢里走动走动,或把座椅调个方向,欣赏窗外苍翠的原野,尤其是车过南京,刚好又是烟雨迷蒙,一派江南水乡的美丽景色尽收眼底。

  从上海返程,为了消耗以前几张没使用的机票,改签了飞机回京。上了飞机后,被告知由于航路管制的原因,飞机延误时间一小时以上,最后生生地在飞机上干坐了一个半小时才起飞。真懊悔没有乘高铁回京。

  动车追尾事故对民众乘火车安全性的心理影响,使我想起2003年前后飞机事故对航空业的影响。

  记得2003年前后,国内陆续发生了几起飞机坠毁事故,导致大家出差尽量不坐飞机,宁愿去坐那远较现在的动车、高铁慢而且肮脏的火车。即使万不得已需要乘飞机都提心吊胆。并且,乘客还养成一股风气,每次乘飞机都买两到三份保险,以防万一飞机出事,还能给家人多点补偿。于是出现了有趣的一幕:在机场经常听见乘客给家人打电话,提前告知买了几份保险(因为有一架飞机出事据说是一个乘客故意制造的,而此前该乘客买了数份保单,以至于大家还不敢多买,害怕因此被怀疑存有不良目的)。当然,这种恐惧感也就维持不到半年的时间,慢慢地大家又回到正常的轨道,该乘飞机还乘飞机。

  时间会淡化大家的恐惧,灾难也将促进相关运输安全性的技术和管理,使高铁更加安全。公平地讲,近几年铁路的发展,的确彻底改变了中国铁路运输的面貌。

  回想求学年代,在肮脏的绿皮车里,或坐或卧。鼻子里能闻到的除了旅客的汗酸和各色行李物品里散发出来的怪味,就是浓烈的从厕所里飘散出来的粪便的味道。座位基本是不可能的,最多是站得实在受不了了,和旁边的乘客商量挪点位置半个屁股靠一靠,有时则坐到的座位靠背上,窄窄的靠背梁勒得屁股生生地痛。如果是夜间火车,则在肮脏的椅子底下铺几张报纸,和同学轮番钻进去睡上一会。

  此番情景,相信经历过上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中期求学的人都不会忘记。跨度十余年的前后对照,真有恍若隔世之感。

  尽管存在诸多问题,相信中国的高铁也远没有大家所担心的那么不堪。高铁发展过程中确定以市场换技术的策略,为我国高铁发展的技术引进确立了一条很好的路径,大大缩短了我们技术开发和消化吸收的时间进程。

  笔者在2009年曾经考察一家做高铁电接触网的企业。初次考察,本以为作为引进消化德国技术的高科技企业,应该是通过现场能很好的感受到科技的氛围。然而现场的感受却完全不同,简陋的机械,外形“简单”的产品,第一眼的心理落差相当大。后来慢慢听技术总工讲述他们技术引进的曲折历程,以及第一次给高铁供货是由于原来供货的国有企业出现质量事故才给予他们进入的机会,才对其产品有了一个全新的认识。多年从事投资工作的经验,我相信了这看似简单的产品所蕴含的技术含量,因为我们的确有很多基础原料工业还没能满足这样的技术要求。

  此次温州追尾事故,导致几十条鲜活的生命陨落,导致数十个家庭蒙受痛苦。从这个角度讲,对铁路部门的任何指责都不为过。

  然而仅就铁路建设而言,作为一项全新的技术,而且在全球范围内领先建造如此完善的高铁网络,使我们的高铁技术跨越了几十年的进程。如此快速的发展,如此重大的创新之举,要求完美无瑕恐怕是有点苛求的。即使在高铁技术发达、管理先进的德国,其高铁重大安全事故也不是没有发生过。

  至于铁道部官员腐败,现行的体制是很难让官员们靠自觉来保持清廉。民间流传的段子说某官员外调,民众恋恋不舍,采访的人以为该官员为官清廉、深得民意,后来民众说“我们好不容易喂饱了一个,又调一个新的来,还得从头喂起,再刮一层地皮,所以不舍。”这种官场风气恐怕也不是铁道部一个部门。现在的老百姓并不奢望一个海瑞似的清廉官员,2002年朱镕基在“两会”期间答记者问时,面对全世界的新闻媒体说出这样的话语“我只希望在我卸任以后,全国人民能说一句,他是一个清官,不是贪官,我就很满意了。如果他们再慷慨一点,说朱镕基还是办了一点实事,我就谢天谢地了。”相信朱总理说这样一句话,不会是没有来由的。

  高铁出事了,因为官员贪污受贿,导致建造成本上升和技术把关出纰漏;因为官员邀功抢工期,导致施工质量差和管理系统不完善。但高铁的的确确使得全国的人流、物流和资本流更快地流动,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和民生的幸福。

  如此看来,真不必过分炒作高铁技术问题,也可以多看看其积极的一面。而且血的教训一定会让麻木的管理者略略清醒,毕竟高铁的车厢里,也可能坐着他们的亲人。

  (作者系北京领优资本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执行总裁)

  曾令尉的其他专栏文章

  曾令尉:50PE,股市楼市谁安全

  曾令尉:二次调控下的楼市能稳吗?

  曾令尉:从国美之争看公司治理理念

  曾令尉:民营企业到底该不该上市?

  曾令尉:股市火实业凉战略收储并不乐观

  曾令尉:民富的宋朝案例

  曾令尉:通胀蔓延,怎一个干预了得!

  曾令尉:央企利润过万亿,动了谁的奶酪?

  曾令尉:授人以渔才能缩小贫富差距

  曾令尉:股权投资中的道德迷失

  独家声明:搜狐财经独家稿件,版权所有,请勿转载,违者必究。确需使用稿件或更多资料,请与我们联系获得授权,注明版权信息方可转载。联系我们可致电010-62726687

(责任编辑:时平)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