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财经 > 专栏 > 最专栏

吴庆:货币政策不应该只是“微调”

2011年12月05日18:50
来源:搜狐财经 作者:吴庆

  (专供搜狐财经稿件  请勿转载)

  在这一轮货币政策转向之初,中国人民银行首次提出了一个新的口号:要“适时适度进行预调微调”。然而,这一轮调控没有做到“预调”,“微调”因而也不是好选项。

  央行掌握货币政策,和司机掌握方向盘的道理一模一样:如果车头偏向左边了,司机就把方向盘往右转一点;如果车头偏右了,就往左转一点。如果司机在车头偏离正前方的第一时间就出手转动方向盘,那么他只需要转动一点点就行了。如果司机几秒钟之后才出手,那么车头肯定已经偏离了更多,车身甚至也离开了正常的车道。在这种情况下,司机只转动一点点方向盘就是不够的了。他必须加大力度,让方向盘转更大的角度。可见,

  “预调”是“微调”的前提

  货币政策也一样。央行如果做到了“预调”,那么“微调”是最好的选项。如果央行反应迟了,那么“微调”就不再是最好的选项,货币政策应该加大力度。因此,当前央行如何拿捏货币政策转向的力度,取决于对今年货币政策执行情况的评估。特别是评估这一轮转向有没有做到“预调”。

  央行的货币政策总是“反应太慢、力度太猛”。2008年底为了拯救危机后的经济,货币政策力度过大,2009年上半年就应该适度调整。可是过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一直延续到2009年底,整整迟到了三个季度。存款准备金率从2010年初才开始提高。2010年全年,存款准备金率(以下简称“存准率”)提高了6次。其中,大型金融机构存准率提高3%,中小金融机构存准率提高0.5%。

  过度扩张性货币政策的效果,逐渐被物价上涨消耗掉,货币政策调整的结果也从2010年下半年开始逐渐显现出来。到2011年年初,货币政策的力度已经不小,最佳选项是多看少动,“让射出去的子弹飞一会儿再说”(《Let the Bullets Fly》)。

  可是从2011年初开始,货币政策紧缩力度却莫名其妙地加码。仅上半年,存准率就提高了6次,频率比前一年加快了一倍;覆盖面也不仅限于大型金融机构,而是大中小型金融机构全都提高了3%,两类金融机构存准率分别达到21.5%和18%。就这样,当央行让货币政策快速回归“正常化”的时候,货币政策实际上已经矫枉过正了。矫枉过正的典型信号,就是小微企业纯粹因为流动资金困难而关门、跑路。

  如果今年以来一直按照“预调微调”的标准来执行货币政策,那么在存准率的后6次、高达3个百分点的调整当中,可能有半数以上不会发生。如果以我在本专栏两次警示“货币政策过度紧缩风险”的时点来计算(今年2月和4月),这一次货币政策从紧缩转向中性又迟到了三个季度。因此,当前货币政策的转向无论如何都说不上是“预调”。有鉴于当前的货币政策转向再次迟到,因此,

  当前的转向不应该拘泥于“微调”

  “预调”和“微调”是货币政策决策和执行过程应该追求的目标。央行提出这两个目标,说明决策者们不仅已经认识到当前货币政策具有“总是反应太慢、总是力度太猛”的缺陷,而且有愿望改变这种状况。这当然是一件好事,以至于央行提出这个目标已经是一个进步。

  但是,从“太慢太猛”到“预调微调”的转变要有一个过程。在条件不具备的情况下,如果生硬地转变,可能还不如不转变。例如,在当前货币政策转向迟到了三个季度的情况下,如果再拘泥于“微调”教条,结果一定是进一步延误调控的时机,导致货币政策“太晚太乏力”。这比“太迟太猛”还糟糕。

  有鉴于此,为了让市场流动性维持稳定,在未来一个季度,货币政策很可能还需要再次放松存准率一到两次,每次调整半个百分点的幅度。在元旦和春节两节之间,有不少企业及其雇员需要了解债权与债务。因此,市场对流动性的需求会有明显增加。这当然需要兼顾存准率工具与其他货币政策工具的搭配,以及当时跨国资金流动状况。不过,货币政策在转向之初加大力度,总是比几个月之后加大力度更好。

  (作者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

  吴庆的微博

  吴庆的其他专栏文章

  吴庆:滞胀离我们越来越近

  吴庆:遥望具有中国特色的滞胀

  吴庆:增长速度如期下滑 年底前后又需刺激

  吴庆:警惕房地产数量和价格双重泡沫

  吴庆:未来的刺激政策或将失效

  吴庆:利率上调不能搞区域试点

  吴庆:美国不会彻底改变汇率博弈均衡点

  吴庆:中国利益谁来维护?

  吴庆:天上不可能掉馅饼

  吴庆:“稳健”意味着轻微紧缩

  吴庆:英国农民起义为什么不彻底

  吴庆:不必在保增长和防通胀之间走钢丝

  吴庆:物价指数与货币政策相互矛盾

  吴庆:日本地震对中国经济的四个影响

  吴庆:顺周期调节不如不调节

  吴庆:四季度宏观政策或将转向宽松

  吴庆:港人发财 内地买单?

  吴庆:不要拿"影子银行"当替罪羊

  吴庆:统计数据支持货币政策转向

  独家声明:搜狐财经独家稿件,版权所有,请勿转载,违者必究。确需使用稿件或更多资料,请与我们联系获得授权,注明版权信息方可转载。联系我们可致电010-62726687。

(责任编辑:时平)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