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狐首页 - 新闻 - 军事 - 体育 - NBA - 娱乐 - 视频 - 财经 - 股票 - IT - 汽车 - 房产 - 家居 - 女人 - 母婴 - 教育 - 健康 - 旅游 - 文化 - BBS - 博客 - 微博
搜狐财经 > 专栏 > 最专栏

吴庆:世行报告警示中国的改革方向

2012年03月07日14:41
来源:搜狐财经 作者:吴庆

  (专供搜狐财经稿件 请勿转载)

  世界银行的《2030年的中国》报告把改革分为两类:一类是高瞻远瞩的决策者主动推动的改革,另一类是危机推动的被动改革。如果说1992年的改革是决策者主动推进的,那么下一次改革有可能需要依靠危机推动。

  在邓小平南巡讲话20周年之际,世界银行和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正式发布了共同完成的报告《2030年的中国》。该报告提出的2030年愿景是:把中国建成“现代、和谐、有创造力的高收入社会”。实现这一愿景的途径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转变的战略建立在六个支柱之上,其中第一个支柱是“通过结构改革巩固市场经济基础”,合理界定政府和市场的关系、以及国有与民营部门在经济中的职能。

  该报告的一大亮点是提出国有资本管理改革目标。包括:国有资本必须严格限定在具有公共产品性质、一般企业不愿意提供的范围内;国有资本应当尽可能采取金融形态而不是产业形态;当地方融资平台资不抵债时,可以通过出售国有资产填补缺口;打破石油、石化、电网、电信等产业部门的垄断和寡头格局。在竞争性行业,国有股权应该分散化并最终转让给非国有部门。到2030年,竞争行业中的国有企业应该基本上变成民营企业。

  无独有偶。吴敬琏先生不久前接受媒体采访时,不仅反思了南巡讲话的历史意义和留下的遗憾,还提出重启改革议程,推进经济改革和政治改革。他说,1988年的经济危机和1989年的政治风波之后,意识形态“回潮”,经济体制“回归”。在这国运攸关的时刻,南方谈话扭转了乾坤,为重新启动市场化改革铺平了道路。但是,吴敬琏指出,1992年重启的改革有一个明显的遗憾,就是只讲经济改革,不提政治改革。

  邓小平在1986年说过,“不搞政治体制改革,经济改革也搞不通”。这是当前中国经济体制改革不彻底并且出现倒退的根本原因。当改革推进到垄断国企和政府职能时,总是遇到很大阻力。“十五大”提出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有进有退”,只在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重要行业和关键领域,国企才保持控制权。可是“十五大”的决定在2004年之后就不再执行了。2006年出现明显的倒退:中国确立了由国有经济保持“绝对控制力”的七大战略产业部门,以及保持“较强控制力”的若干基础性和支柱产业。

  以GDP衡量,中国成绩斐然;但是以体制和增长方式转变来衡量,中国失去了十年。2001年,吴敬琏先生的著作《改革,我们正在过大关》出版。现在11年过去了,我们仍然站在“大关”前面。《2030年的中国》把改革分为两类:一类是高瞻远瞩的决策者主动推动的改革,另一类是危机推动的被动改革。如果说1992年的改革是决策者主动推进的,那么下一次改革有可能需要依靠危机推动。可是,当政府应对危机的时候,不可能分流太多资源用来推进改革,因此,“危机推动的改革”结果难料。当年满清统治者不舍小利,结果错失绝无仅有的立宪机会,丢掉了社稷,平添了战乱,是为前车之鉴。

  中国当前的局面与邓小平南巡之前类似:意识形态“回潮”,经济体制“回归”。在现有体制中受益的群体掌握较多话语权、对决策者有更大影响力;现在受损、但能够从下一步改革中获益的群体拥有的话语权和影响力相对较低。至少在下一次危机来临之前,全能的政府仍然完全拥有掌控全局的能力。

  目前,改革共识似乎正在凝聚。就在“两会”即将开幕之际,厉以宁先生接受记者采访时也一针见血地说:“改革有风险,不改革有危险。”“宁要危言,不要危机,这个观点是对的。改革不能到此为止,否则前功尽弃。”

  在“十八大”之前能否重聚改革共识,可能决定着中国的下一轮改革属于哪一类。

  (作者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研究员、经济学博士。)

  吴庆的微博

  吴庆的其他专栏文章

  吴庆:人民币快速升值已经结束

  吴庆:货币政策不应该只是“微调”

  吴庆:滞胀离我们越来越近

  吴庆:遥望具有中国特色的滞胀

  吴庆:增长速度如期下滑 年底前后又需刺激

  吴庆:警惕房地产数量和价格双重泡沫

  吴庆:未来的刺激政策或将失效

  吴庆:利率上调不能搞区域试点

  吴庆:美国不会彻底改变汇率博弈均衡点

  吴庆:中国利益谁来维护?

  吴庆:天上不可能掉馅饼

  吴庆:“稳健”意味着轻微紧缩

  吴庆:英国农民起义为什么不彻底

  吴庆:不必在保增长和防通胀之间走钢丝

  吴庆:物价指数与货币政策相互矛盾

  吴庆:日本地震对中国经济的四个影响

  吴庆:顺周期调节不如不调节

  吴庆:四季度宏观政策或将转向宽松

  吴庆:港人发财 内地买单?

  吴庆:不要拿"影子银行"当替罪羊

  吴庆:统计数据支持货币政策转向

  吴庆:从经济全球化看“占领华尔街运动”

  吴庆:国有银行改革为何总是短期化碎片化

  独家声明:搜狐财经独家稿件,版权所有,请勿转载,违者必究。确需使用稿件或更多资料,请与我们联系获得授权,注明版权信息方可转载。联系我们可致电010-62726687。

(责任编辑:刘宇翔)
  • 分享到:
上网从搜狗开始
网页  新闻

我要发布

股票行情行情中心|港股实时行情

  • A股
  • B股
  • 基金
  • 港股
  • 美股
近期热点关注
网站地图

财经中心

搜狐 | ChinaRen | 焦点房地产 | 17173 | 搜狗

实用工具